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2010-08-15 00:49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肖跃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贸易顺差价格指数进出口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肖跃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肖跃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试将本次汇改与2005年汇改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作一比较,并利用我国进出口数据分析一个基本问题:人民币汇率变动能否对贸易顺差起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由于两次汇改时,我国贸易结构不同,汇改的具体部署也不一样,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进口影响不显著,因此升值对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不确定。

人民币升值 外贸 影响 分析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文试将本次汇改与2005年汇改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作一比较,并利用我国进出口数据分析一个基本问题:人民币汇率变动能否对贸易顺差起调节作用。

1 2005年汇改与本次汇改内容的对比

(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5年汇改: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揽子货币。

2010年汇改: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

(2)我国最主要贸易伙伴

2005年汇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是中国最主要贸易伙伴。

2010年汇改:今年首5个月我国前五位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和香港。

(3)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2005年汇改: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

2010年汇改: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目前中国进出口渐趋平衡。

(4)汇率变动对企业和就业的影响

2005年汇改: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

2010年汇改:有利于增加就业,特别是服务业;促使出口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和精加工转变,拉长生产链,细化分工。

(5)如何发挥汇率政策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2005年汇改:没有涉及。

2010年汇改:经济结构性等问题不可能单靠汇率解决;要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内需;加快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

2 本次汇改特点分析

首先,与2005年汇改相比,我国的贸易政策取向发生变化。2005年汇改后,我国致力寻求贸易平衡,正如我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在稳定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协调及可持续发展。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显著下降,国际收支向均衡状况进一步趋近。

更重要的是,现在美国已不是中国惟一可依靠的出口市场。2005年人民币升值时,中国对外贸易比重最多的国家或地区主要为美国、欧盟、日本及韩国,时至今日,今年首7个月我国前五位贸易伙伴为欧盟(16.3%)、日本(10.0%)、东盟(10.0%)、美国(9.4%)及香港(7.4%),反映我国的贸易伙伴已改变,中国外贸不再只依靠欧美国家消费。单单亚洲区内的日本、东盟与香港已超过欧美。尤其是东盟这个新兴市场,一直是我国贸易关系发展的重点。根据海关数据,首7月,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达161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激增49.6%。东盟更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一转变,与今年1月1日生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关系至深。根据协议内容,我国对区内九成贸易商品及服务实施零关税,协议生效前,关税平均达9.8%。此外,今年首7月,我国对东盟贸易逆差高达75.3亿美元,去年同期贸易逆差仅为1.5亿美元,显示中国采取扩大内需政策后,逐步成为区内主要消费者,令区内成员继续互惠互利。

3 汇率变动对贸易顺差影响的数据分析

汇率变动主要通过支出转换效应对贸易顺差产生影响。以汇率升值为例,升值后外国产品价格较国内产品低,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贸易顺差收窄。但汇率变动要产生支出转换效应,需满足两个前提:一是汇率变动向进出口价格充分传导,汇率变动改变进出口产品在目标市场的定价;二是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也就是说,进出口需求对产品价格的变动也要有足够的反应。

(1)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传导

由于数据不足,我们无法准确计算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传导弹性,但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估算。以出口为例,在一般情况下,假如汇率变动向出口价格充分传导,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价格指数变动应约等于汇率变动与生产价格指数变动之和。因此,可通过分析出口价格指数、汇率变动与生产价格指数之间的变化关系探讨出口价格的传导弹性。

以2006年至2008年我国出口变动为例。按照海关统计数据网数据,2006年我国出口价格指数同比上升2.38%,而同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2%,国内生产价格指数上升3.0%;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4%,国内生产价格指数上升3.1%,而同期海关出口价格指数只上升5.5%;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4%,国内生产价格指数上升6.9%,同期海关出口价格指数只上升8.7%。

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变动并没有完全向出口价格传导。我国汇率的出口传导弹性较低的原因有二:一是在加工贸易占近一半的贸易结构下,汇率变动同时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产生影响,导致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不敏感。例如,广东东莞市外向型经济主要的贸易方式是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大部分生产企业在进口规模和出口规模上较为均衡,由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也相对较小。二是在传统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情况下,企业议价能力不高,将汇率风险通过定价转移给外方的能力不足。

另外,汇率变动对出口产品的传导弹性在不同行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资源开采行业可以将汇率变动的风险向外转移,例如2006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出口价格指数同比升幅为28.9%,但制造业的出口价格传导弹性则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的传导弹性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显示随着汇率不断上升,对出口企业定价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进口方面,汇率升值应具有压抑进口价格的作用。数据显示,尽管在2006年至2008年人民币逐年升值,但没有降低我国的进口成本,2006年至2008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上升3.2%、6.5%和14.8%,显示汇率升值对进口价格变动的影响不明显。

(2)我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

进出口需求弹性可通过采集进出口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估算取得。我们采集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海关统计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并计算其月度变化,然后对进(出)口数量指数月度变化值和进(出)口价格指数月度变化值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出口价格指数变化和出口数量指数的变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进口价格指数变化和进口数量指数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难以确定,因此进出口价格变动对贸易顺差的变动影响亦难以确定。

(3)结语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出口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与进口变动关系不密切。如2005年汇改后,2005年至2008年广东出口(按美元统计)增速分别为24.3%、26.8%、22.2%和9.5%,而进口增速为14.7%、18.7、17.6%和5.4%,显示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升值对广东出口增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但对进口并未有体现支出转换的影响。因此,总体来说,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否收窄我国贸易顺差,要视进口的变动而定,而影响我国进口变动的因素除汇率变动产生支出转换效应外,还可能涉及由于出口收入下降带来进口需求减少的收入效应;假如收入效应大于支出转换效应,则汇率升值反而可能导致进口下降,贸易顺差扩大。

[1]Chang Shu,Raymond Yip.Impact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the Mainland Economy[M].China Economic Issues,2006-03-06,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2006.

F741.1

A

1005-5800(2010)10(bc)-184-02

猜你喜欢
贸易顺差价格指数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春市营销环比回升 价格指数环比小涨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8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6个月上涨
7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5个月上涨
各种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