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8-15 00:49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肖扬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应用性国际贸易实训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肖扬

国际贸易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肖扬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贸易额的进一步扩大,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从分析高校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我国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应用性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应用性人才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虽然国内许多院校都设了国际贸易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高校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因此,我国出现了社会招不到专业人才,又有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结合市场需求来加强国际贸易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目前我国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国际贸易方面的专门人才,为我国外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外贸企业和跨国公司急需的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具有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一进企业马上就能独立操作,为企业服务的人才。出现这种需要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外贸企业主要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企业刚进入国际市场,或者尚未进入国际市场,由于他们的经验不足,因此急需理论基础、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都较强的人才来开拓市场。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侧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动手能力为辅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掌握,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即使有些高校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但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不能很好衔接,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也是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企业招不到人才,而又有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1.2 国际商务技能不熟练

我国企业急需的人才,要求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其中包括精通报关、报检、结算等操作。我国高校目前的培养方式,培养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外贸操作技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专业教师实践技能不足

高等院校的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多少实践经验,本身无较强的动手能力,加上学校专业教师相对缺少,专业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无法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或进入企业实践,缺乏应有的外贸实践操作技能。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正是由于教师实践技能的欠缺,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教师想参与技能培训或进入企业实践,但是由于学校机制的不允许,也无法实现。

(2)教学设备缺乏,实验软件更新慢

由于资金缺乏,许多高校教学设备、软件等建设严重落后于教学要求,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为了弥补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不足,国内许多企业开发了相应的国际贸易专业操作软件,许多高校也购买了实验实训软件,学生在实验室或学校实训基地即可训练自己的操作技能,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学校资金短缺,实验软件比较陈旧,跟不上更新步伐,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实习基地不足,专业实习机会不多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的涉外性,一般企业由于涉及客户等商业秘密,对于实习生的接收都采取了拒绝的态度。因此,学校对于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存在比较大的困难。由于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学生想进行专业实习比较困难,同时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实习单位容纳的实习学生有限,要想组织学生进行集中专业实习比较困难;而由于受社会关系的局限,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困难比较大,也不利于实习的管理。专业实习机会欠缺,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1.3 课程内容陈旧,不利于学生知识更新,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出现,而我们的教材编写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而且很多教材都是沿用了前面教材的成果,当教材编写好以后,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由于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陈旧,学生无法更新知识,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2 加强我国应用性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培养出与社会相对应的人才,因此高校应改变过去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比重,注意学习并吸收国外人才培养已有的成功经验,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来探索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2 加强学生国际贸易操作各项技能培养

国际贸易操作,涉及多方面,如涉及商务谈判、合同、报关、报检、运输、保险、单证、跟单、结算等多方面,这些仅靠课本的内容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加强学生实务技能的培养,这些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

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状况,我们可以学习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一是走出去,让教师出外培训或实习。首先我们可以采取定期派专业教师进行国际贸易操作能力的培训。其次还可以派老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实习一般每个流程以两个月为限,以加强教师对单个环节的能力的培养;二是请进来,请相关单位的专家到学校讲授该门课程。如报关和报检,可以请海关或报关行的有关专家为学生讲授报关的相关理论以及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特点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国际贸易专业不仅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现时更要注意在校创办专业实体,因此,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进行:

①加强校企沟通。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就业情况,结合当地企业发展,一方面加强与当地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尽可能安排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这个资源,加强与已毕业学生的联系,尽可能安排学生参加专业实习。②创办专业实体,建立教、产、学相结合的专业实体。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及市场需求,将国际商务教研室的职能加以延伸扩展,要校内建立专业实体。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实体的建设,指导学生在专业实体内完成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环节的实践,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保障学生的实训效果,以培养适应国际贸易专业需要的,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3)加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实训的多元化模式

加强与外部企业联系,将外部企业引入校内生产经营,建设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学生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以国际商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基础,将模拟公司教学法、专业软件实训法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开展实训进行有效的整合,构建综合实训的多元化模式,形成一个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多元化综合实训模式。

2.3 更新教学内容,将实践案例引入课堂教学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目前本学科前沿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动态引入日常教学中,根据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来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保持一致,才能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及时运用到实践。同时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由专业老师自编教材。

(2)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教师参与的场景,根据教学章节需要进行选择、组合引入课堂,尤其是学生实践过程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案例,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让参与实践学生现场示范整个实践过程,让没参与实习的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工作场景,能够真实融入到模拟场景中来,并且让学生参与分析、评价整个实践过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更贴近社会需求。而这样做同时又可以补充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1]王克春,冯军,任志宇.新形式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2003,(3).

[2]张立英,赵慧娥.论应用性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3).

F241

A

1005-5800(2010)10(c)-205-02

猜你喜欢
应用性国际贸易实训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对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探析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既有检测技术在老旧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