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2010-08-15 00:51本刊评论员
资源导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集约国土资源矿产资源

□本刊评论员 学 文

切实做好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本刊评论员 学 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战略任务。据此,徐绍史部长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要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把稳增长与调结构、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更加主动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应认真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部的决策与部署上来。

应当看到,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土地和矿产资源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表面上是资源供应总量不足的压力,实质上是对现有的资源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的冲击,是对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是国土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长期以来积存矛盾的集中体现和激化。因此,缓解压力、破解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创新,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那么,在实现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中,我们应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

第一,要加强规划引导。要按照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三合一”的要求,合理引导生产力空间布局,推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带、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镇集中。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工作,统筹“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总之,要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第二,要深化资源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此,一方面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实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要规范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督;要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和市场调节。另一方面,要深化重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要抓紧建立重要的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第三,要创新利用方式,积极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地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引导。要进一步完善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经济指标体系,鼓励贫富兼采、综合回收、拉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四,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把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到实处;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保护耕地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要加大地质环境保护力度,争取经过5至10年的时间,使各地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此外,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提升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完善土地预算及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探索构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研究落实“两保一高”激励约束机制,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

大量事实表明,要实现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我们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有大的转变,尤其重要的是要树立对党对人民的高度政治责任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只有站在党性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才有可能做好这项工作。让我们满怀激情,团结一致,在实现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大显身手吧!

猜你喜欢
集约国土资源矿产资源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