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构建初探

2010-08-15 00:5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9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资产

曹 萍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构建初探

曹 萍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为了管理好、使用好高校国有资产,使其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益与作用,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是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构建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必须要从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审计监督等诸多方面考虑。探求构建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思路和途径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高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高校国有资产是保障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的必要物质条件和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大力实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规模日益庞大,国有资产数量增长迅速;同时由于高校各项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国有资产呈现出来源上的广泛性、性质上的多元性和管理上的复杂性等特点。如何管理好使用好现有资产,并使其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益与作用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完善、监督管理缺失等问题的存在是导致近些年高校经济案件的频发的原因之一。基于此,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应进一步认清当前形势和挑战,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本着优质服务为先,制度建设为本,监督管理为重的原则,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构建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

一、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大部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多部门归口管理体制,如设备处管理仪器设备和家具、后勤处管理房屋土地、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财务处管理资产的价值核算,这些国有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均代表学校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但这种管理体制由于集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于一体,很难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运行机制,因此看似每个部门都在管理国有资产,实际上谁都负不了责任,职责不清必然导致管理混乱。同时,现有各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由于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机构,从而造成各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不足,导致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口径不一,数据失实等问题的存在。

2.管理机制不健全

(1)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分离

在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活动中,存在着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总认为预算是财政和财务部门的事,与资产管理部门无关。因而,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活动缺乏资产管理的预算观念,没有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为造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分离。

第一,资产购置经费的安排与现有资产存量状况脱钩。由于多年来资产管理信息体系不健全,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事业单位之间资产存量信息不对称,致使预算安排往往陷于被动,难以有效控制资产重复购置和超实际需求购置。第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完善。目前,在高校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合理的、有约束力的资产配置标准、有效的预算管理体制和资产合理流动的机制,以及高校资产购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使得各单位国有资产的随意购置现象比较普遍,资产配置不合理。同时,由于资产管理职能和资产配置职能脱节,造成资产管理与配置管理脱节,导致资产的“出口”管理与“入口”管理相互脱节,影响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第三,对与资产配置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缺乏有效地跟踪监督。有些单位不按预算规定的用途和标准配置资产,巧立名目、挪作他用,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政策性。

(2)内控机制缺乏约束力

在高校资产的管理中,各单位对资产管理的一些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认识不足,内部控制的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存在内部控制的弱点和盲点,同时在现行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对业务规程的控制制度多,对人员责任的控制少,尤其对管理层的控制更少,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力的缺乏。

(3)对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力

目前高校对领导干部的任职、调离只进行财务审计,不进行资产移交审计,没有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客观上导致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此外,高校资产管理也缺乏相应的监督考核和测评的标准体系,导致对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力。

3.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缺乏和滞后,是造成事业资产管理现存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审批制度缺乏。没有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审批制度,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采购、使用到处置等资产管理的全过程缺乏约束,造成盲目购置资产,擅自利用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或提供担保,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时有发生。第二,有关资产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滞后。如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就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弱项,这两方面资产的流失也比较严重,在制度上需要予以完善。第三,事业单位资产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高校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重预算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和实物资产定期清查制度不健全,缺乏资产管理管理责任制。第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考核制度空白。由于对由预算资金所形成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缺乏相应的责任考核要求,对资产的完整性和使用的有效性缺乏客观公正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因而造成事业单位没有树立起成本意识,把占有的资产当作“免费午餐”,只顾要钱,不想节支;只顾花钱,不问效益;只重购置,不重管理,这样很不利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二、构建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

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国有资产的监督考核和测评的标准体系,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完善体制监督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资产体制监督,首先要针对目前高校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上成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由主管校领导主抓,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层层负责,具体到人”的原则,代表学校对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和宏观控制,同时在学校财务部门和物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按照统一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体制,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学校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2.健全机制监督

(1)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

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需要。为了使高校的资产管理活动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必须使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要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第一,要转变观念,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实现资产的预算管理。高校资产预算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求高校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强化民主决策的观念,为体制机制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资产预算是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必须加强各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这是做好资产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提。第二,尽快制定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并以高校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为突破口,着力完善有利于高校资产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尽快研究制定高校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费用定额、财政预算定额等有关标准,为科学核定高校有关资产配置预算提供依据,为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资产管理模式奠定基础。第三,增强资产绩效管理意识。通过对资产绩效管理的研究,结合财政部门绩效预算管理的要求,探索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资产实行绩效管理。

(2)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资产监督管理的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它要求对资产管理各岗位明确分工,在此基础上将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并确定资产管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形成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它可以通过岗位间轮换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的建立来实施,通过增加不同岗位间的相互约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资产的查询、监督及督导系统,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主要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动资产管理制度和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等。其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预算制度、购置计划审批制度,采购验收制度、登记与审核制度,保管、使用及养护制度,资产变动与调拨制度,资产清查制度,损失、丢失赔偿与报废制度以及具体的业务管理规范、管理流程等。

(3)明确职责,建立资产监管责任体系

高校法人代表对资产管理工作负全责、分管资产管理工作的各级领导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全校固定资产招投标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的审批、固定资产的验收及固定资产实物账的核对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购置经费的预算安排、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审核、固定资产数量与金额总账的设置,并进行总量控制。资产使用单位领导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并配备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账的基础性录入,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将实物落实到具体使用人员名下,保管、养护本单位固定资产,参与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与清查工作。以上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对发生的工作失误,违法违纪行为追究责任。

3.强化审计和专项监督检查

高校内部审计是对学校内部经济活动的再监督,也是高校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注重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日常审计

高校内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审计法规和学校审计的有关制度,致力于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学校内部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的实施做好监督和检查,并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质量给予审计测试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高校的内部审计逐步由差错防弊型的监督转变为防范风险、促进管理型的监督,保证高校内部审计确实起到对学校国有资产监管的作用。

(2)加强对高校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专项审计

高校要建立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内部审核机制,强化资产预算管理,完善工作流程,对新增资产配置的预算执行情况跟踪监督,强化预算的刚性和严肃性,逐步做到审核机制程序化,工作流程制度化。

(3)重视各类专项检查

各级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及各相关单位应密切配合,对高校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各高校不执行有关制度、超预算项目、超标准配置资产和未经审批擅自购置国有资产等违规、违纪行为,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结束语

总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是国家经济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既有利于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更能维护国家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高校国有资产在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朱宇.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财会研究,2009,10

[2]王晓峰.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国有资产管理,2009,6

[3]杨德芹.高校财务监管体系构建[J].财会研究,2009,14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building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state-owned asse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Cao Ping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must be strengthened and kept in check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and make the best use of state-owned assets in various undertakings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s an outstanding issue for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regulatory mechanism of state-owned assets must build on a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on the improvement of audit and supervision.Exploring avenues to building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state-owned assets is the responsibility unshirkable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rs.

higher education;state-owned assets;regulatory mechanism

book=8,ebook=33

2009-11-27

曹萍,硕士,设备处副处长。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