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护理

2010-08-15 00:42王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椎间隙腰背椎间盘

王丽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文献报道[1]发生率为0.2% ~4%。表现为原有的神经痛、腰腿痛症状消失1~2周后,再次出现腰腿抽筋样疼痛,腹部胀痛,不能翻身,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我院1988年10月至2005年6月对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旋切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冲洗治疗取得良好效果,PLD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创技术对病变椎间盘实行病灶清除,既可以作诊断性穿刺,又可行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且无开放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2]。现就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8~64岁,平均38.5岁。开窗髓核摘除术后2例,椎间盘内胶原酶注射术后2例,PLD术后1例。感染椎间隙:L4~L52例,L5~S13例。本院发生1例,外院转入4例。出现椎间隙感染症状在术后7~22 d,平均13 d。5例均有剧烈难以忍受的痉挛性腰部疼痛,性质与原有症状不同,向下腹部、双下肢及腹股沟区放射,呈持续性,有阵发性抽搐样痛,严重时呈强迫体位,夜间明显,任何轻微刺激包括翻身、咳嗽、碰撞病床、移动被子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1.2 手术方法 侧卧位(原手术侧在上)。在C形臂X线机下定位病变椎间隙后,在局麻下常规行PLD穿刺,透视证实导针在病变椎间隙后,沿导针方向由小号到大号分次旋入扩张套管,直至工作套管,取出扩张套管,在工作套管内取病变组织送细菌培养,然后连接旋切仪进行旋切冲洗,冲洗液为生理盐水1000 ml加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U和洁霉素注射液3.6 g,直至切吸液变清。置入自制双腔管(管外径为3 mm脑室引流管,内芯为硬膜外导管)1根,硬膜外导管接500 ml生理盐水加16万U庆大霉素,以10滴/min的速度持续冲洗,脑室引流管接负压引流。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由分管护士对患者的情感、精神状态、疾病认识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进行心理疏导,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此次手术的目的、治疗效果、说明PLD冲洗治疗的优点:①手术中清醒状态下进行,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体征缓解情况;②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少;③由于减压和清除病灶同时进行,能迅速缓解症状、控制感染;④抗生素直接进入病变椎间隙,杀菌效果好;⑤对椎管无直接影响,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可能引起的神经根、硬膜损伤以及蛛网膜下腔感染等并发症。从而消除患者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体位护理 术后6 h内使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6 h后方可侧卧,翻身时指导和协助家属保持患者胸部、腰部、臀部为一直线,即“轴样”翻身法[3],以防脊柱扭曲而影响疗效,白天2~3 h翻身一次,夜间3~4 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骨隆突处给予按摩,术后严格卧床休息2~3 d,3 d内不能坐起,4~6周后方可下床活动。

2.3 病情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常规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体温变化每4 h测量一次,至正常范围时停止。询问患者有无腰及下肢疼痛等症状,观察腰腿症状、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直腿抬高试验等并与术前比较。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敷料潮湿时应及时更换,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2.4 切口引流管护理 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引流量,术后继续冲洗引流,4~7 d后引液变清,细菌培养阴性,先拔除冲洗管,24 h后若引流液<10 ml,再拔除引流管。术后先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再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2周。

2.5 饮食护理 术后6 h后,可进少量半流质饮食,予以清淡、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以防腹胀,逐渐过渡到普食,对老年体弱的患者要注意多饮水,加强功能锻炼,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6 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可使腰背肌力对脊柱内外的平衡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使腰背肌起到肌肉夹板作用,有利于腰背功能的恢复[4]。开始先五点式,即头、双肘、双足跟为着力点,使躯干和下肢离开床面,10次/d,每次5~10下,根据患者的体力及锻炼情况逐渐减少支撑点。也可采取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两上肢后伸,两下肢及胸部同时离开床面,作背伸运动,维持数秒后恢复俯卧位休息片刻,3~4次/d,每次5~10下。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锻炼的重要性,使其长期坚持。

2.7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3个月内尽可能以卧床休息为主,睡硬板床,活动时戴腰围。避免长久站立等姿势和体力劳动,3周内在腰围保护下活动,避免弯腰、久坐、久蹲,注意保护腰部,继续加强腰背肌的锻炼,运动量以腰部无不适为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观察下肢活动情况,并于1、3、6个月定期复查,有不适随时复诊。

本院5例椎间隙感染的患者在经皮穿刺旋切术前着重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术后充分的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切口引流管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通过以上的临床护理,提高了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吴煜.腰椎术后脑脊液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3(5):545-546.

[2]李健,朱文雄,肖祥池.经皮穿刺椎间盘病灶清除术治疗椎间盘炎的探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4):205-207.

[3]毛艳君,许秀芳,杨继金.介入治疗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11.

[4]董连青,张杰,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新正骨法治疗后功能锻炼的指导.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2.

猜你喜欢
椎间隙腰背椎间盘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治疗后MRI影像学疗效评价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