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体会

2010-08-15 00:42王亚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脑心瞳孔尿管

王亚敏

急性颅脑损伤是指因受外力所造成的头部损伤,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上致残率、死亡率高,引起临床上高度的重视,患者大多有意思障碍,处于昏迷及深昏迷状态病情险恶具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率,我们总结回顾2005年10月至2008年1月62例重型颅脑损伤护理措施,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龄9~78(35±15)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10例及重物打击伤11例,跌打伤10例;广泛脑挫裂伤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外血肿8例,多发性颅内血肿1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脑室内出血8例,患者入院后均行脑CT或MRI检查。

1.2 结果 本组病例痊愈31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样生存1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19.35%。

2 护理措施

2.1 体位 将患者抬高头部15°~30°,可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出血,预防脑水肿。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大多数患者颅内压增高引起呕吐,应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中的呕吐物、异物、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给氧 一般采取持续有效吸氧氧流量1~2 L/min。由于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为改善缺氧缺血状况,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常规进行低流量吸氧改善脑缺氧。

2.4 建立静脉通道 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选择较粗的静脉,并使用静脉留置针,以方便抢救用药;可以使脱水剂快速输入,有效的提高短暂的药物浓度减少脑组织的水分,缩小脑体积,降低颅内压。对合并出血性休克,可以进行快速输液等抗休克处理。

2.5 基础生命体征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瞳孔、意识、尿量的变化。

2.5.1 血压观察 血压观察尤为重要,可以显示循环情况,也可以提示颅内病变;由于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时,初期可以引起反射性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宽,脉搏增快增强,当颅内压升到一定程度而不能保证脑部血液供给时,血压可以迅速下降,通常提示疾病加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5.2 呼吸观察 呼吸是表现病情恶化的童要标志。呼吸观察对重型颅脑损伤至关重要,由于颅内压增高是可以引起脑疝,可以出现呼吸不规则或潮式呼吸、抽漓样呼吸等呼吸模式,常常提示病情变化。

2.5.3 意识的观察 对意识的观察很重要,意识变化可以提示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升高的重要指征,临床观察中如意识逐渐恢复,神志逐渐减轻是疾病好转的征象;如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昏迷,清醒,再昏迷,则提示硬膜外血肿的可能;如患者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应高度的引起重视,说明病情进一步加剧,可能是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出血增加,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2.5.4 瞳孔的观察 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同侧脑组织受压或脑疝;如双侧瞳孔大小多变,提示有脑干损伤;如果先一侧瞳孔散大,后双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患者呈深昏迷,是病情危重,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1]。

2.5.5 体温观察 一般测量体温1次/4 h;重型颅脑损伤后较早出现高热,多因脑干损伤或丘脑下部损伤所致,称中枢性高热。伤后或术后数日高热,则表示由感染引起。

2.5.6 呕吐物观察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可以反射性引起呕吐,多呈喷射性呕吐;如呕吐物为咖啡色并有腥臭味,提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或应激性胃溃疡[2]。

2.6 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2.6.1 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6% ~50%,临床上较轻者表现为黑便,出血量较大者则出现呕血,甚至失血性休克[3]。对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留置胃管,可以定期抽取胃液观察有无再出血。若胃管抽取大量咖啡色液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冰盐水500 mL加肾上腺素2 mg灌洗,并持续胃肠减压。

2.6.3 脑心综合征的监测及护理[4]脑心综合征是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的并发症,应对颅脑损伤后进行持续心电监护,血流动力的监护可以及时发现心电图的变化,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如发现脑心综合征可表现,应及时报告医师,针对脑心综合征临床表现应用强心、抗心律失常及营养心肌的药物。

2.6.4 泌尿系统护理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常伴有意识障碍,常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对会阴区和尿管近段1~2次/d用1∶10的碘伏稀释液清洗,并用手轻轻旋转尿管,以防止尿管与黏膜粘连。训练排尿功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即给患者夹闭导尿管,待患者有尿意或膀胱胀时再放开尿管,必要时可用手轻轻按摩膀胱区协助患者排尿[5]。

[1]王秀红.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和护理.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6(7):75-76.

[2]孔响方.气管切开患着气道持续湿化与间断湿化的比较研究.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47.

[3]赵洪洋.神经外科学新进展.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4.

[4]赵钗,于妍.急性颅脑损伤与脑心综合征.中国急救医学,2001,21(4):248.

[5]耿晓增,张晓彪,王一镗.严重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与预后评价.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56-57.

猜你喜欢
脑心瞳孔尿管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