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思想的探析与评价

2010-08-15 00:42邬大伟
文教资料 2010年36期
关键词:利己主义个人利益个人主义

卓 敏 邬大伟

(广东商学院 政治与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个人主义是人们在看待个人问题上的一种价值观念,认为个人本身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体现了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对人生价值的基本看法。对个人主义思想采取简单的批判和否定,或者盲目的迷信和追从,都是不正确的。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个人主义?本文试图追本溯源,理清头绪,从个人主义的历史由来和演变、个人主义的理论内涵和评判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个人主义渊源与发展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作为一个概念,其产生并不是同步的。在中国古代,不存在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自由主义意味的个人主义观念,但在一些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还是生发出了一些以利己为出发点并凸显个人价值和个性解放的自我意识和观念,尽管其并非中国文化的主流,但无疑是揭示个人主义在中国思想观念史中复杂流变的一个不应忽略的侧面。从广泛的意义来看,中国古代的个人主义观念主要有:春秋战国时杨朱等人思想中的贵生重己思想,杨朱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①的思想,可以视为中国古代接近个人主义思想的最早的思想。另外还有法家的利君思想,南北朝时期自利享乐思想,晚明王心斋、颜山农、何心隐、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具有近代启蒙和个性解放意味的个人主义观念,但这些有别于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今天所说的个人主义,是鸦片战争之后与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一起舶来的,而且是通过日本人对西语的翻译(借用了汉字),才形成了今天的个人主义这个术语。

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个人地位与作用的思想,成为西方个人主义最早的发端。伯利克里的“人是第一重要的思想”,树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也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普罗塔哥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把事物客观的尺度转变为主观的个别的尺度,开始把人自身作为衡量事物的原则和标准,强调人的个别性和独立性。“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是与普遍的“逻各斯”原则不同的个人主义原则的最初表达。文艺复兴时期,可视为西方个人主义思想迅速发展的一个准备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人主义思想集中表现为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认为,每一个人都自成一类,鼓励人们要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人生选择。人文主义之父弗兰西斯告诫人们应该只追求尘世的幸福,拉伯雷在 《巨人传》中告诉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表达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要求。如果说古希腊的思想家对人的理解还是整体的人,那么文艺复兴时期则明确以个体的本真存在为本位。以人文主义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对确立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专制主义和禁欲主义起到了历史推动作用。

17、18世纪,是西方个人主义发展得最全面最迅速的时期,17世纪个人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洛克。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人对人是狼”“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基础上,建立了“利维坦”体系②,强调人类利己的本性。霍布斯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的理论前提出发,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在追逐个人利益的赛跑中获胜。他认为要保证人们的私利需要得到满足,人类必须进入社会状态,用道德即自然法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他把人类的各种伦理关系归结为惟一的功利关系,维持功利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开的利己主义,并强调用国家力量、法律、道德来保证个人利己和自私本性的需要。洛克在霍布斯公开的利己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利己主义的观点,主张个人利益的满足,还应与社会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因此,人在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种行动时,一定不看它们是否能引起暂时的快乐或痛苦,一定要看它们是否能引起来生的完全永久的幸福而定。”②洛克不仅提出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是天赋人权,而且认为人的自然人权和个人利益只有通过契约的形式,使国家和社会来担负起保护个人权利和财产的责任才能实现。由此,洛克提出了分权的国家学说,从政治上要求对个人利益的保护。18世纪个人主义思想的代表有孟德斯鸠、休谟、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如爱尔维修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认为判断道德的标准是利益。一方面人的利己本性是不可改变的,是合乎道德的,另一方面,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不要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要看到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促进了公共利益也就增进了个人利益。由此,爱尔维修提出了“合理利己主义”的伦理原则,试图调和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从总体上看,17、18世纪的思想家提出的个人主义思想仍是分散的不系统的,也没能与利己主义严格区分开来。

19、20世纪是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系统化、理论化的成熟时期。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使用了“个人主义”这一术语。明确提出与利己主义相区别的“个人主义”这一术语的思想家是托克维尔,他说:“个人主义是一种新的观念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我们的祖先只知道利己主义。”③“个人主义”这个词表示了与利己主义相区别的思想体系。他认为个人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产物,它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发展。20世纪实用主义思想家杜威,试图在个人主义面临困惑的形势下寻求个人主义新的发展动力,提出用“新个人主义”代替“旧个人主义”。他指出新个人主义就是要在首创性、发明力和有力的进取方面表现出来。当代著名思想家哈耶克指出:“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④如果说17、18世纪的资本主义时期是利己主义的个人主义,那么,19、20世纪的资本主义时期则是合理利己主义的个人主义。这时期的有关权利的观念和制度状况是:权利设定的宗旨没有改变,即个人主义原则没有改变。这时个人主义虽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但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是不矛盾的。个人主义原则始终是与私人财产制度相适应的道德理论。在经济领域就是要求保障个人财产,肯定个人追求物质利益的正当性,在政治领域强调个人自由与平等,反对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过多干预,在生活交往中主张个人奋斗、自己的行为选择应由自己负责。

二、个人主义的理论内涵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完整形态的伦理思潮和价值观念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认识个人主义的理论内涵应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从多角度去探究。

首先,应当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认识个人主义。所谓广义来理解个人主义,就是在整个西方文化的历史链条中,来把握个人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广义的个人主义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一个核心,便是讴歌人的个性的解放,这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家看来,乃是个人主义的一个根本问题。广义的个人主义,包括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其代表人物就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他充分阐述的所谓“契约论”,从“自然法”的角度,系统论证了个人的平等、自由、权利及其价值,这些观点,为近现代个人主义奠定了完备的政治哲学基础。再一位是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的个人利益将人们引向社会幸福的“看不见的手”的经济思想,为近现代个人主义奠定了完备的经济哲学基础。所谓从狭义来理解个人主义,就是从个人主义这个词正式被用以概括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起,来把握个人主义的实质。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指“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一句话,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⑤《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来定义个人主义的:“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和自我。这种政治和社会哲学,包含着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⑥

其次,应当从伦理学意义和社会意识形态意义两个方面,来认识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最核心的伦理道德原则,其基本理论,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所定义的是个人本位、个人中心和个人至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观念,意味着“道德、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的源泉、道德评价标准的创造者是个人:个人成了道德(也包含了其他)价值的最高仲裁者,在最基本的意义上,个人成了最终的道德权威”。⑦这样一种伦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直接来源于启蒙时代的伦理利己主义思想,并在19世纪以后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述。个人主义不仅是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原则,而且是资产阶级整个意识形态最集中的表现,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经济财产思想及文化思想的基础。

最后,应当从一般的个人主义与极端的个人主义两个方面,来认识个人主义。所谓一般的个人主义,就是由洛克、斯密、托克维尔等人所阐述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从人性理论和伦理道德学说方面来看,是一种 “温和”的利己主义,它强调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至上,当然也强调人都是利己的、自私的,但相对而言,它带有“合理”利己主义的特征,即所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这在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近代思想史上,激进个人主义或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始于霍布斯。所谓极端的个人主义,不但强调和突出个人,而且完全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从绝对的意义上理解个人的自由、平等、价值、利益、权利等,甚至不惜采用损人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

三、个人主义的正确评价

对个人主义思想采取简单的批判和否定,或者盲目的迷信和追从,都是不正确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个人主义?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对个人主义的评价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积极方面是“从羁绊中获得的解放,使个人精力旺盛而富于创造力,从而便产生了极其罕见的天才的奔放”。⑧哈耶克也说了个人主义传统创造了西方文明。⑨个人主义在其产生之初,是作为时代的一种新兴思潮涌上来的,因而具有符合产生它的那个时代要求的进步意义。古希腊普罗泰戈拉的个人主义思想,造成了西方早期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从而在西方文化中结出了苏格拉底思想这样丰硕的果实。个人主义在历史上,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统治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个人主义的思想肯定个人具有最高的价值,鼓励人对物质利益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激发了人自身中的一切潜在力量,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外,个人主义还内含着一些积极合理的因素,比如重视人的利益,尊重人的权利,发展人的独立性,鼓励独立自由、自行负责、个人奋斗,等等。

第二,消极方面是“缺乏社会团结力”。⑩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提出过,马克思对个人主义的评价是“个人的所谓的那些权利没有一项超出利己之人的,作为市民一员之人,即是缩回进他自身内部、他的自私利益和私自兴趣中并且与共同体疏离的个人”。他们的批评,不论是“缺乏社会团结力”也好,还是“与共同体疏离”也罢,直指个人主义关于人类本质的目的论核心:只管自己,不顾社会。这也恰恰反映了个人主义更为核心的思想原则——个人本位观念,个人本位导致了人的极度自私和团体意识的淡漠、传统集体道德伦理的丧失和溃败,个人主义从个人本位出发,以个人为中心必定导致自私自利,缺乏协作的精神,否定社会和团体的存在,威胁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利益。

总而言之,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精神的内在构成要素,始终贯穿渗透于西方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但是西方的文化传统和国情与中国是不同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个人主义,我们应该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对于个人主义思想中某些合理因素应积极吸收,对于个人主义思想中消极不合理的因素应加以坚决摒弃和反对。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社会主义个人观,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主义积极的一面,避免其消极面的不良影响。

注释:

①列子·杨朱篇.

②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③[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43.

④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25.

⑤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42.

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3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06.

⑦[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74,94.

⑧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

⑨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7.

⑩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

[1]夏伟东.李颖.杨宗元.个人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罗伯特·贝拉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的困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罗素.张作成编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猜你喜欢
利己主义个人利益个人主义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精致利己主义的欺骗性及其批判
论精致利己主义对青年使命担当意识培养的危害及化解策略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漫画哲理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个人主义能不能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