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哲学之家族相似

2010-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0年32期
关键词:因缘佛学知性

唐 程

一、引论:中德家族,相似何处

中国哲学儒释道三足鼎立,西方哲学也大致可分为带有科学主义倾向的英美哲学和带有人本主义倾向的大陆哲学。前人多就儒道两家来论述中西哲学的异同,所以笔者取佛学与属大陆哲学之德国哲学来比照中德哲学的家族相似。其中,选取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康德和德国现代哲学之宗师的海德格尔的哲学观来与佛学作比照。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家族相似”,以反对“某类个体必须具有本质特征”的传统思维方式。这种相似并非简单的整体相似或者细节相似,它不是单向递进、自然垂坠的,而是在相互投映、莫名缠绕中吃不呈现家族相似。

二、分论:康海与佛学,相似知多少

(一)五蕴与康德第一批判之比照。

佛学中的五蕴是“佛学用以总括世间万法者”,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乃将一切精神、物质之法,归纳于此五类中也”。即说,五蕴是我们人所触及的整个世界,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

与此对应,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现象分为质料和形式:“在现象中,我把那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而把那种使得现象的杂多能在某种关系中得到整理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形式。”世间万象五蕴中的色蕴是质料,是“后天被给予的”,受想行识四蕴是形式,是“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下面我们领略和分析这四种形式。

康德说:“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做感性。”而受蕴就是对于万物的感受、领纳。“对象被给予我们,且只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出直观;但这些直观通过知性而被思维,而从知性产生出概念”。而想蕴即是对色受后之想,即是对对象领受后的思维。判断“就是把事物归摄到规则之下”①。行不是行动而是属于思,意指迫使人不由自主地顺之而滚。想蕴和行蕴都是属于思维,属于知性。二者不同的是,想之后,要用人先天的知性不由自主地行决断,才是行。识蕴是“了别义,即了别外境、变出外境之本体”。此时知性就僭越到了理性的范围,但并非真正之理性。

综上,五蕴与康德第一批判可作出如下比照:色—对象、受—感性、想—概念、行—判断(概念和判断同属知性之范畴)、识—理性。因此康德所描述的认识过程,用五蕴来说,就是“由外境色,而感着种种受;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由种种行,而熏习内心之识”。

(二)缘起性空与因果关系之比照。

康德写第一批判的直接动因就是要重建被休谟摧毁的因果性。因果性是西方哲学认识论的根基。而佛学中最讲究因果、缘分。诸法空相、众生平等,报应循环皆源于此。“邪正善恶人生,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缘的关系才有的,因为是从因缘而产生,所以依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实体,所以叫空”。这是由因果而到诸法空相,即“缘起性空”。但是“云空未必空”,虽是诸法空相,但法界仍有实相。法界实相“是指一切法的生起,非是无因而有,乃是以如来藏为一切法生起之第一因,是一切法生起之根源”。康德由因果关系看到现象界之空,一切现象都是在关系因缘之中。于是康德区分了本体界与现象界,提出了不可认识的、知性之外的“物自体”。

但是,由此亦见二者之分歧,康德之“空”,仍然有“物自体”打底,“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而佛学的空从根本上取消了这个问题,“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由此,法界实相如来藏要越过“物自体”之古典哲学,比照于“此在”之现代哲学。

(三)存在与因缘、真如与此在。

于此,前人多拿道家开刀,而本文则以佛学和海德格尔哲学来作比照。

海德格尔区分了“存在”和“存在者”,由此发现千百年来形而上学不能说的秘密。存在者比照于诸法,是空相,而存在比照于法界实相。存在比存在者更根本、更本体。由此,揭示出存在者之空,揭示出形而上学之误。即说,存在者不能脱离因缘而孤立存在,正如佛家偈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学的真如就是“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哲学家所欲了知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也”。佛法讲人心中的佛性亲证真如,海德格尔讲唯此在可通达存在。

虽人人皆有佛性,虽然唯有此在才能领悟存在,然而人生在世的日常现时过程就是沉沦,那么此在应当怎样来度这“一切苦厄”呢?首先我们来比照此在在世和佛法的出世间。此在并非孤立主体,它就是人生在世,就是在世界中存在。而“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世间并非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也并非到另外什么地方去,出世间也还在这个世界”,“出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行佛法,有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心里清净,没有烦恼,体验永恒真理就叫出世”②。所以无论“在世界中存在”还是“出世间”,我们都不在世界之内也不在世界之外存在,而是在世界之间。

再来比照“此在如何成佛”。《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空,即破除我们对有的执着,倘能明见五蕴皆空,此在自然能够度脱一切烦恼痛苦。佛学的“向空而在”比照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生的欲望,使人生在世走向沉沦;死的畏惧,又使人生在世走向澄明,使人生摆脱此在在世的非本真状态,而达致本真的在世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自由,就是跳出沉沦的苦海,摆脱存在者的羁绊,达到存在的澄明境界。人向死而去,由生而来。在这生死之间,在这来去之间,佛学和海德格尔哲学莫名缠绕。

三、结语:世界哲学,共住地球村

如上诉述,康德哲学和佛学的相似止于认识论,而海德格尔哲学与佛学则在更为根本和基础的存在论层面上家族相似。造成二者与佛学家族相似的差异在于“物自体”的设定与取消,也是由于二者本身的哲学差异,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哲学和近代哲学的差别,也反映了当代哲学从认识论到存在论路向的转变。不论是佛学还是德国哲学,其实都设定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理想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并且论定了从此岸泅渡至彼岸的路途。中德哲学一直都在路上,区别只在于二者所走的路不一样,但殊途同归,二者都为人类的幸福与美好理想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方式。佛学普度众生,通过现世此岸的修为到达彼岸乐土;德国哲学,通过美而完成向善的过渡(康德);通过存在与时间,人诗意地栖居于世(海德格尔)。这是二者整体上的家族相似。李叔同说哲学家都在盲人摸象,不同哲学不过是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所以,要跳出中德哲学各自的狭小格局,我们才能观其全象,才能真正通达哲学本身。毕竟就算最远的地方,天空依然相连,况且中德两君子,共住地球村。中和德,心连心,永远一家人,We are family(所谓家族相似)最后,以弘一法师的遗言作为本文的结束:“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注释:

①本段康德的话均引自:康德.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P83-84,149.

②李叔同.李叔同解经[M].P143.

猜你喜欢
因缘佛学知性
只一缘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蕅益智旭对《论语》的佛学解读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从“以意逆志”到“知性知天”——孟子认知方法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