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科学院水土保研究所在长江上游典型区建设小流域监测重点站

2010-08-15 00:52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污染监测三峡工程面源

近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在长江上游典型区建设小流域监测重点站,并正式签订合同。按照合同内容,水土保持研究所 2010年将在长江上游岷江流域、赤水河流域和乌江流域各建立一个小流域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监测站,长期开展气象要素、坡面、流域径流、泥沙和面源污染等要素监测,以期为长江上游典型区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物来源及负荷提供依据。

本项目属于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23个类别中的一个。项目实施后,不仅可全面掌握长江上游典型区水土流失动态和面源污染状况,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可全面提升流域水土保持、面源污染监测能力和水平,推动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污染监测三峡工程面源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全球污染监测站搜寻隐秘杀手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保护的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省气象局关于青海省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方案的通知
郑守仁:大洪水可以检验三峡工程的“成色”
现代工业技术在农田重金属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