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渔父,别样的情怀
——从宋代渔父词探究宋代文人的心态

2010-08-15 00:48张冬梅
关键词:渔父词作词人

张冬梅

(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长春 130012)

同样的渔父,别样的情怀
——从宋代渔父词探究宋代文人的心态

张冬梅

(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长春 130012)

渔父词是宋代文学重要的创作领地,但在两宋 300多年的进程中,因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者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渔父词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本文通过分析苏轼、朱敦儒、陆游、张炎为代表的四个不同时期的渔父词作,揭示在同样的渔父身上所隐含的宋代文人的不同心态。

宋代;渔父词;文人心态

渔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原型形象,自先秦以来,这一形象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成为隐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到了宋代,描写渔父生活、讴歌渔父隐逸情趣的渔父词的创作蔚然成风。除文人之外,创作者还有帝王、大臣、隐士、僧侣及无名氏等各种身份的人;同时,这种创作从北宋初期到南宋灭亡始终没有间断。因此,渔父词已经成为宋代婉约和豪放这两种主流词派之外不容忽视的研究领地。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整体,宋代渔父词体现出了宋代文人寄情渔钓的共性特征。但在 300多年的进程中,因创作者所处历史环境、自身经历及个性气质等方面的不同,同样的渔父词,展现出了不同的精神风貌;作为隐逸情感表达的载体,在同样的渔父身上,隐含着宋代文人不同的思想情感与心态。

一、潇洒超脱、乐观旷达的人生思考

北宋后期,渔父词的创作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俞紫芝、徐积等人都写下了不少表达归隐情趣、无意功名、忘怀荣辱的渔父词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苏轼。

苏轼一生创作了为数众多的渔父词,试以《渔父》和《行香子·过七里濑》为例作分析: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渔父》)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过七里濑》)

第一首词的四段文字,气息淳朴、幽默,词人以最具特征的饮、醉、醒、笑描写了一组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画面:钱多少都不再重要了,只以喝醉为标准,醉后就在小船上躺下,顺水而流。这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没有官场束缚,没有案牍劳神,没有雨中江边骑马的官人的无奈,偶尔一笑还会惊起一群海鸥,人与自然已然融为一体。而后一首词中的“老严陵”即历史上渔父的原型之一、东汉光武帝时期的严光。当年严光的居游之地严陵獭与作者经过的七里獭相接。严陵獭美景引发今昔之感,当年君臣盛遇的盖世荣名统归子虚,惟有水边沙洲、点点白鹭不改旧容。这首词在清溪明月的静谧中露出一派生机,体现了作者虽参透生活却热爱生活的情趣。

苏轼渔父词的创作与他自身经历直接相关。在北宋中期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苏轼倍受打击与诬陷,但他能以乐观旷达的心胸面对磨难,始终也没有放弃“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这种随缘自适、超然达观正是苏轼思想超越前人所在,也是苏词重要的精神内核。这些渔父词中的渔父形象既是苏轼理想化的自我写照,也是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自由生活的生动注解。

苏派门人黄庭坚也创作了多首渔父词。由于受佛道观念影响较深,黄庭坚看破红尘的出世思想要浓厚于苏轼,因此在他的词作中渔父的旷达风姿也随处可见。其中被苏轼认为“真得渔父家风”的《浣溪纱》尤为有名:

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

这首词是取张志和、顾况的《渔父词》合而改写而成,词的上片着力写女子之美,下片着力写渔父的心态和行为,词中的渔父为什么在“斜风细雨”中掉转船头?词人欲说还休。而词人这种憧憬世外、向往渔父隐逸生活的思想,在《鹧鸪天》、《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拨棹子·退居》等作品中也反复流露。

除苏、黄外,这一时期,苏辙、晁补之、俞紫芝、净端和尚、惠洪等人也创作了数十首渔父词,这些作品共同折射出潇洒超脱、恬淡自适的出世情怀。从本质来看,苏轼等人的出世之思并非意味着他们是漠然不关世事的“独善其身”,而是在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后,以超然的襟怀平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在纷纭世态中保持住超越于是非利害之上的清澈坦荡的胸襟、自由洒脱的个性、潇洒自如的气度和乐观旷达的情怀;他们在坚守意气操守的同时,努力营造使自我生命保持纯洁的存在方式,在自我世界的建构中完成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一次飞跃。

二、颓放出世、勉作旷达的隐逸感伤

继苏轼等人清旷飘逸的北宋渔父词后,南宋前期,渔父词的创作更是蓬勃兴盛起来。这一时期涉足渔父题材的词人数量增多且出现名家,如朱敦儒、向子諲、李纲、李弥逊、苏庠、周紫芝等人的创作使渔父词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以“世外希真”的隐逸词闻名于世的朱敦儒,早年隐居故里,不屑功名富贵;后因国难“幡然而起”,但投降派的诬陷使他再次归隐。一系列的渔父词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寄情寰外、求得解脱的思想,《好事近·渔父》无疑是其中佳作: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在一弯新月和千里水天之间有一绿蓑青笠的老翁悠闲安静地垂钓其中,任凭日升月落,只是沉醉在自然之中,仿佛已经成为了画中的人物。实际上,这位颇具神仙风姿的渔父形象就是朱敦儒自己的化身,是词人形象的外化,他将欲有为而无所为的不得志一同放浪山水,在“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的境界中休憩苦闷彷徨的心。而他的另一首《好事近·渔父》中“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也毫无掩饰地坦露着萧散冲淡的隐逸情怀。

与身为封建士大夫的朱敦儒不同,向子諲曾是抗金名将。他在金人攻城如破竹的危难情况下,死守孤城八日,失守后退守子城与金人巷战,“军于湘西,郡人咸从,公以忠义自奋,无一降者。”这给当时爱国军民极大鼓舞。可惜在宦海浮沉了 30年后,向子諲远害全身,于绍兴九年致仕归隐,这不能不说是一出悲剧。

下面两首词真实反映了向子諲“挂冠神武,作烟波主”(《蓦山溪》)的出世之情。

乐在烟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梢梢新月几回弯。

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浣溪沙》)

见处莫教认著,无心慎勿沉空。本无背面与初终。说了还同说梦。

欲识芗林居士,真成渔父家风。收丝垂钓月明中。总是神通妙用。

(《西江月》)

前词隐括唐代张松龄《渔父》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浩然思归之意溢于言表。后词神往于渔父家风,极言归心之切。

从这些词作中,我们发现,朱敦儒、向子諲等人所表达的忘怀世事的渔父情怀与苏轼、黄庭坚不同。苏、黄等人始终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情,他们是在以出世情怀做入世之事,以超旷胸襟很好地平衡了入世与出世,也始终努力坚守人格操守、营造个体价值的劲拔之气;而朱敦儒等人则是消解了这一努力,颓放的心态使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外族入侵的危急局势和朝廷内部的和战之争使南宋的社会局面更加险恶,因此像朱敦儒等大批忠直之士愤然归隐山林,追求超然独处的闲逸之趣:“休问六朝兴废事,白蘋红蓼正凝愁,千古一渔舟。”(李纲《望江南》)面对出处进退的激烈的思想矛盾,他们或隐身避世,遁迹山林,或随缘自任,消极颓废。词人的心态是软弱而伤感的,他们已然失去了入世的热情,时代的苦难似乎都与他们毫无干涉,他们的隐逸遁入颓放空虚。

三、身在江湖、心系魏阙的英雄浩叹

南宋中后期,渔父词的创作达到了鼎盛阶段,这一时期作品的思想情感更为复杂丰富,艺术手法更为成熟精湛。主要词人有陆游、刘克庄、张元干等,其中陆游的渔父词数量多、质量高,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试以一首《鹊桥仙》为例: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发端两句,是对自己一生中最难忘的戎马生涯做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可是这种激昂豪迈的生活还不到一年,陆游就转官成都,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如今更有谁还记得?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那个“独”字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词的下片承“江边渔父”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声情激昂,浩歌不绝。

这首词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又如《渔歌子》(三首)、《长相思》、《采桑子》等词中,表面上在对“我自是、无名渔父”(《鹊桥仙》)的悠闲生活的咏叹和向往,实则于啸傲烟雨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那种虽身寄湖山而心存河岳的英雄失志的感慨,常常不由得溢于笔端。

这种英雄的悲壮情怀与隐士的旷达胸襟同样交织在张元干的渔父词中。张元干本是一位抱负远大、才略出众的英雄志士,但屡遭诽谤,绍兴元年(1131),他因不屑与奸佞同朝而飘然挂冠,但他并未遁迹山林,与世隔绝,中原故国始终萦绕于怀。其《水调歌头·追和》: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

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

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上片写心境,前二句以“钓鳌客”和“种瓜侯”分别道出生活的豪放不羁和内心的隐逸自足。但作者本意并不在单纯寓隐逸之思,从第五句起以“功名飘忽”、“故国愁”等句愤言关心国事却报国无门。所以虽起首以放逸归隐为言,结句却全属壮心犹在之意。下篇就此发挥,从“梦中原”、“挥老泪”、“壮心在”等句中,表达了自己闲隐实非所愿、壮心至今仍在的情怀。

与之相近的,刘克庄的数首《渔父词》、李刚的三首《望江南》等作品,在济世之志无法实现的借酒消愁中,表达的是与陆游、张元干同样的情感。

上述英雄词人的渔父词为恬静淡逸的宋代渔父词坛吹进了一阵强劲之风,词中处处充溢着挥之不去的社稷之痛和壮志未酬的苦恨;这些人尽管同样过着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但这种“身闲”并不能消除“心之不平”,悠然世外只是对壮志未酬的苦闷情怀的暂时慰藉,怨愤之气伴随词人一生,忧国忧民的入世情怀没有在隐逸生活中沉沦。这正是爱国词人不同于其他词人隐逸情怀所在。

四、黍离之悲、漂泊思隐的遗民哀歌

南宋后期至南宋灭亡后,渔父词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颓。在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张炎、郭新、王沂孙等一批遗民词人。

张炎是南渡大将张浚之后,早年过着承平贵公子的生活,自谓能道玄真子之乐。元军攻陷临安,张炎家破人亡,从此落魄王孙东飘西荡。43岁时,他被迫应召赴元都,但家仇国恨使他次年便慨然而归,晚境潦倒凄凉。在元朝暴虐统治下,安定的隐居生活已是不可能的了:“渔舟何似莫归来,想桃源、路通人世。危栏静倚,千年事,都消一醉。”(《西子妆慢》)“待去隐,怕如今,不似晋时。”(《声声慢·为高菊墅赋》)此时,隐居只不过是一种企盼,异族的统治使他无处可隐。又如《南楼令·送黄一峰游灵隐》:

重整旧渔蓑。江湖风雨多。好襟怀、近日消磨。流水桃花随处有,终不似、隐烟萝。

南浦又渔歌。桃云泛远波。想孤山、山下经过。见说梅花都老尽,凭为问、是如何。

易代之变给词人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但此时的漂流之身只能如一舸之于江湖,在异族统治下,虽然高洁如梅花,但也只能在迁徙漂泊中走向暮年。

家园残破之恸、身世飘零之感也体现在郭新的渔父词中。郭新,咸淳四年 (1267)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他在《渔父》中写道:

山光清,水色绿。春风澹荡看不足。草绵芊,花扑蔌。渔艇移歌相续。

信浮沉,无拘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樽,云满屋。不见世间荣辱。

这些渔父词作很少单纯只写山林泉石之情,其思归之意与黍离之悲、飘零之感郁结一起,把张炎、郭新等遗民词人不愿屈志新朝、宁愿穷愁以死的高洁情怀曲折隐晦地表达出来。但总的看来,他们的渔父词作哀怨有余激愤不足。这些无力抗争又不能忘怀家国的遗民词人在渔父词中吐露着在异族统治下悲恨难言的苦衷,为宋代唱了一曲凄凉的挽歌。

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作品后我们发现,在宋代渔父词波澜起伏的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相同的题材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人手中获得了不同的阐释,词人对烟波垂钓的渔父生活虽然表现出同样的向往,但这种向往的背后却隐含着他们各异的心态。但从整体上说,两宋时期数量众多的反映隐逸思想的渔父词,正是当时社会生活在词人心里的特殊升华,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我们看到,命运多舛的打击,壮志未酬的苦闷,使宋代文人在渔父的形象中,既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寄托了自己政治失意后的欲超脱痛苦的心理。因此,在这些渔父词作中,虽然我们处处能够嗅到张志和所描绘的烟波气息,但却空有超尘绝俗、清空澄澈的境界,而缺少了玄真子般的气定神闲、优游自在,我们在渔父词中体味不到真正的渔父之乐,而是较前人更为复杂的苦涩与无奈。

[1]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唐圭璋.宋词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 薛砺若.宋词通论[M].上海:上海书店,1985.

[4] 刘尊明.唐宋词综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田耕宇.“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剖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203-207.

[6] 赵汇万.苏轼渔父词研究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4(3):145-147.

[7] 赵山林.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 [J].河北学刊, 2002,(9):98-103.

[8] 郭铁娜.论朱敦儒的隐逸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1:4

[9] 王伟伟.论宋代隐逸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2:4.

Same fisherman,different feelings——The study on the mentality of Song Dynasty literati through the poem s on fisherman

ZHANGDong-mei
(Dept.of Social Science,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130012,China)

The Poems on Fisherman is an important territory of literary cre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However,in the 300 years'process of Song Dynasty,the Poems on Fisher man shows different styles and features since the differences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creators.Through anglicizing the Poems on Fisherman in different periodswhich created by Su Shi,ZhuDunru,Lu You and Zhang Yan,the article reveals the different mentalities of Song Dynasty liberators which conceal on the mentality of the same fisher men.

Song dynasty;poemson fisherman;mentality of the literati

book=3,ebook=204

I207.23

A

1009-8976(2010)03-0063-04

2010-03-08

张冬梅(1970—),女(汉),吉林松原,副教授主要研究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渔父词作词人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词人的职业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林逋梅妻鹤子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