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银行侵权类型分析

2010-08-15 00:51王俊翔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责任法银行责任

王俊翔

(吉林银行 法律合规部,吉林 长春 130033)

一、侵权责任法简介

200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的法律。该法对产品缺陷、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环境污染、网络侵权、动物致人损害等11种侵权行为进行了系统规定,改变了过去关于侵权的规定见诸不同法律法规的局面,不仅有利于维权,也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维护司法权威。侵权责任法还确立了产品召回制度、公共场所管理人的安全保障义务、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不封顶的惩罚性赔偿原则等多项制度创新。在大陆法系民法理论中,侵权是债发生的原因之一,侵权与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共同归属民法债编,构成民法典的重要支架。可以说,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向形成完整的民法典又迈进了重要一步,该法的通过及实施对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化解社会矛盾,提高民众权利意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侵权与违约的区别与联系

要了解侵权责任法,首先应明确“侵权责任”的概念。所谓“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而侵权行为是指因不法侵害他人权益,依法律规定,应对所生损害负赔偿责任的行为。[1]侵权行为首先一定是违法行为,其次必须存在损害,再次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还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最后侵权人一般还应当具有主观上的过错(无过错责任及公平责任除外)。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是两种主要的民事责任。两者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归责原则不同

侵权责任以过错责任为原则,兼有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违约责任则以无过错为原则,以过错责任为例外。侵权之诉中,侵权行为的被害人一般应证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法律规定无需证明的除外),但在违约之诉中,债权人无需证明债务人的故意或过失,仅需证明因违约而造成损害即可。

(二)诉讼时效不同

侵权的诉讼时效,在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情况下是一年,其他情况下一般是两年。违约的诉讼时效也有特殊的情况,如延付和拒付租金的,寄存财务被丢失或毁损的是一年,其他的一般是两年。

(三)赔偿范围不同

对于侵权责任来说,损害赔偿不仅包括财产损失的赔偿,而且包括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的赔偿,其赔偿范围包括与侵权行为有相当因果关系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违约责任主要是财产损失的赔偿,不包括对人身伤害的赔偿和精神损害的赔偿,且法律常常采取“可预见性”标准来限定赔偿的范围。[2]

(四)第三人责任不同

在违约责任中,如果因第三人的过错致合同债务不能履行,债务人首先应向债权人负责,然后才能向第三人追偿,这就是所谓的合同相对性原则。而在侵权责任中,贯彻了责任自负的原则,行为人仅因自己的过错导致他人损害的后果负责,如果第三人有责任,由第三人负责。

(五)抵销的规定不同

故意实施侵权行为的债务人,不得主张抵销侵权损害赔偿之债。而在合同之债中,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

尽管存在诸多不同,侵权与违约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会发生竞合,此时当事人的行为除构成违约以外,还侵犯了相对人的其他合法权利,造成相对人合同利益之外的损失。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出售的货物因质量问题损害买方健康,此时买方可以选择依违约或侵权要求卖方承担责任,从而形成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在实际诉讼中,当事人究竟是选择侵权之诉还是违约之诉,则应在明确侵权与违约之异同的基础上,结合案情实际、举证难度、当事人诉求等具体情况决定。

三、银行侵权的主要类型及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与社会经济联系密切,侵权案件时有发生,除造成经济损失外,还损害了银行的声誉。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法律对客户权利的保护将更加周延,客户的权利意识也会随之提高,这对银行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只有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客户权益,才能降低侵权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与客户满意度的双重提升。下面就银行常见的侵权类型及应对措施予以简要分析。

(一)服务质量侵权

服务质量侵权是由于服务质量存在缺陷导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侵权形式。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至四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由于流程设计缺陷、违背流程要求、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造成客户财产受损的情况极为常见,如因操作失误造成的长短款、因系统安全漏洞造成客户资金损失、在客户办理业务时未及时提示风险而导致客户损失等。银行要避免服务质量侵权,首先要对服务流程进行改造,充分考虑客户利益,修补缺陷,提高合规性以涵盖全部侵权风险;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教育员工严格按照流程操作,降低人为原因造成的侵权;另外还应当完善针对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主动维护客户利益并得到客户好评的应予以奖励,违反规定侵犯客户权利的应予以惩戒。

(二)侵犯名誉权、隐私权

名誉权、隐私权侵权行为多与银行管理的客户信息有关。出于“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的要求,银行记录并保有大量客户个人信息,如保管不当被第三人知晓,则可能构成侵权。尽管“为储户保密”早已被银行业视为基本准则,但泄露客户信息的情况依然广泛存在,例如对记录客户信息的用纸未予以妥善处理,甚至直接当成废纸出售;将客户信息提供给无查询权的单位或个人;内部员工泄露客户账户信息、信用记录等。另外,银行会定期将贷款客户的还款记录上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如果还款记录的记载出错或更新不及时,就会使客户的征信报告失实,影响客户办理新的贷款或信用卡,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损害客户名誉。

(三)银行作为公共场所管理人的安全保障义务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因此,银行在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务必确保其尽到经营场所管理人的附随义务,如注意在易滑路面安放警示牌、在透明玻璃门上张贴明显标志等。

(四)知识产权侵权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银行在产品营销、广告宣传、集中采购、合同签订、软件使用过程中均涉及知识产权。由于银行员工对作品的权利属性普遍认识不足,加上作品无形无体,易于复制传播,银行认为属于合理使用的情况,实际上已经构成侵权。另外如果银行将广告设计、软件制作等工作外包,则外包商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也可能间接造成银行侵权,由银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五)侵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控制侵权风险,首先,应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修正流程中可能引发侵权风险的各类缺陷,充分考虑客户利益,维护客户权益。其次,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侵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银行整体风险体系的组成部分,应纳入银行整体风险控制战略,应与其他风险控制体系形成互补与衔接机制,完善侵权风险监测制度、侵权风险控制激励制度、侵权问责制度、侵权风险危机处理机制等。最后,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努力提高三个方面的意识: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切实将客户的需求作为服务的着力点,及时向客户披露银行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不欺诈,不隐瞒。二是应提高权利意识,应认识到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所有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股权、继承权等均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害。侵权行为本质上是行为人违反了本应由其遵守的某项义务,从而损害他人权力,应提高权利意识,明确自身所负义务,维护他人正当权益。三是应提高合规意识,“合规”就是指员工的行为应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章的要求。侵权行为必是违法行为,坚持守法合规,则能有效避免侵权的发生。银行员工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法律、法规、规章的最新要求并以此指导自身工作,保证行为合法合规。

[1]王泽鉴.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邱寒.试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兼评《合同法》第122条[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猜你喜欢
责任法银行责任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侵权责任法》保护范围及其特色之研究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知识产权对侵权责任法的冲击及回应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