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

2010-08-15 00:51宋常铁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公平校园文化

宋常铁

(三江学院 党委宣传部,江苏 南京 210012)

高校人才、知识密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之源,应该使其成为所在社区、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面旗帜。当前,与公办高校相比,发展迅猛的民办高校在产权关系、人员构成、物质条件、校园文化、生源状况和社会评价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在促进并规范民办高校发展的同时,积极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别意义。

一、正确处理和谐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是确保民办高校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点。一方面,多数民办高校自身存在诸多产权形式和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这就内生了许多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尤其是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民办高校急于扩大规模,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质量管理,更忽视了和谐校园的全面构建,这一现状对于民办高校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作用正在逐渐显露出来。正确处理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应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助发展。和谐需要发展的保障,而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又依赖于动态的、积极的、持久的和谐。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当前更应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敏感。

二、多角度、多层次构建和谐校园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指出: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主要是四点:“①刚健有为;②和谐与中庸;③崇德利用;④天人协调”,[1]指明了中式和谐的要点。基于此,结合对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和政治文明的理解,以及民办高校的发展实际,我认为,和谐的校园应当是稳定而秩序井然、开放而充满活力的校园,是在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教育功能上相互补充的校园,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团结、宽容祥和的校园。

(一)构建教育主体的和谐

首先,要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加强管理层治理,这在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过程中居于基础地位。现有的民办高校往往存在着先天的产权和制度缺陷,有的产权不清导致长期内耗,有的产权明晰但又事权不清,董事会(理事会)制度不够完善,董事会(理事会)及其成员与校长职责区分不清,行政运转的各环节缺少有效制衡。为此,要尽快历史地、科学地厘清利益关系,明确经济权属和经济性质,分清职责,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夯实增进和谐的基础。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观念,让民主、平等、自由和法制在校园生根。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尽快成立工会并把它建设成真正的职工之家,真正的凝心聚力的组织。培育教职工乃至学生的参政意识,积极创造参政机会,提高参政水平。知识分子和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实现人性化管理就要求管理者和投资者不把职工当机器看,尊重教职工和学生正当的利益和精神诉求,营造公平、公正、宽松、自由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环境。要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激励引导,把他们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结为一体。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必须以温和、科学的善政克服人治弊端,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理顺各部门、岗位间的决策传导机制,以责任驱动代替私谊驱动,以避免腐败的滋生和“大企业病”的感染。

再次,要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2]公平是和谐的前提,但只有公平的公平只能是低水平的公平。解决的关键是首先确保权利、机会和规则公平这些具有前提意义的公平,力争把公平绑在效率的车轮上,以发展追求高水平的公平。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应该为每个成员提供多种上升渠道,应该努力使全体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利益差距尽量控制在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底线上,让师生共议学校发展的同时,实现共创、共享、共有发展的成果。对于存在投资者主体的高校,为发挥投资者的办学积极性,在发展初期应该满足其投资回报诉求,但必须掌握在适当尺度。

最后,要增进师生以及学生间的人际和谐。“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运行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无公平即无所谓和谐,公平正义在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3]然而,即使实现了所有的公平,精神层面的人际和谐也未必全面建立,根本上还是需要伦理层面和人际关系技巧层面的调理。在知识分子聚集的高校,要提倡“文人”相敬,而非“文人”相倾。网络时代和独生子女时代已经到来,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都有许多变迁,应当在提倡师生人格的平等的同时,重整新时期的师生礼仪,在学生和教职工中提倡尊长爱幼,弘扬比才学、比品德、比贡献、比声誉的好风气。在民办高校也要理直气壮地倡导集体主义道德风尚,以公心遏制和调节私欲的过度膨胀。

(二)构建校园文化的和谐

文化是大学之根,大学要有文化的自觉,迈过初始积累阶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民办高校尤当如此。高校长兴,说到底源于文化的长兴。美国课程学家杰克逊更直接把校园文化称作隐性课程。“西方发达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非智力因素’热潮,与隐性课程相似;我们的德育,含有丰富的隐性课程内容;再就是环境育人和校园文化。”[4]从此来看,如果我们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淀与提升,那么,即使发展问题短期内得到解决,但粗放式的速进却将暗暗积累下一系列问题,最终拖住发展的步伐。

首先,要有包容的情怀。对于人类的发展、存续来说,文化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史学、人类学和生态学研究表明,文化只有差别,并无优劣。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地位,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北大的演讲更以当代的话语阐述了这一方针的意义:“这就是多元与包容,这就是互助与双赢”。网络资讯时代是文化多元的时代,包容也就显得更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多种文化融入、冲突、整合的过程,既然文化的多元、开放已成定势,我们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文化开放的主动权,巩固当前校园文化中积极的方面,同时,关注并引导外来文化的融入,让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次,要有宽广的视野和眼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定位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才能正确处理传承与借鉴的关系。

再次,构建校园文化的和谐,不能把一系列校园文化行为孤立地处理,而应着眼于一个文化圈的构建,提升自己的整体文化力,促进一种学校精神的形成。要避免校园文化建设中“千校一面”的现象,充分发掘自身历史渊源和学科优势,本着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的理念,建设具有鲜明特征和体现较高层次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载体系统,重视人文底蕴的积淀、传承和学校整体人格的完善。

最后,发挥校园道德建设的力量。一个校园的和谐,首先是学校成员精神和心理的和谐与安宁,而这主要靠道德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应是提高师生的道德能力,然而,学风建设也好,教风建设也好,多年来,我们对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别和他们思想变化的渐进性、过程性认识不够,道德说教多,道德实训少,批评教育多,交心动情少,长篇大论多,细节育人少,从而导致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效果不甚理想。其实,道德对于现实社会的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一种判别、评价、行动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应是提高师生的这些能力。我们应发挥道德能力的导向功能,努力使师生自觉适应学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演进。应发挥道德能力的激励功能,在学校的发展中凝聚起师生的心血和斗志。还应发挥道德能力的自我调控功能,及时疏导、缓解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生矛盾,增强学校应变和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

(三)构建学科生态的和谐

千百年来,是文、史、哲、政、经、理、工、农、医、艺等各种学科共同携手,带领人类走向文明。任何社会的腾飞或复兴,都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双盛,而不是偏废。上个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导致理工类院校师生人文素质和文科院校师生科学素质的弱化。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人文知识与社会知识、社科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等大类之间的跨越,对对方学科发展乃至人的才学、思维与性情的影响都决不只是简单的加法,而常常是倍数。这样的学科间的合力必将促成一种更本质的、更高层次的隐性和谐。当前,民办高校尤其是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民办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科的单调和偏向,没有恰当的措施予以调节、补缺,从近期看,会影响人才的全面健康成长,从长远看,则会使人才的长远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形成先天缺陷。如何构建学科生态的和谐?当前高校盲目追大求全的倾向固然不可取,但我们可以不以规模为出发点,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诸领域有侧重地分别建设一些学科专业,并促进这些学科专业的相互影响、交融。也可以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和教职工学缘背景、统筹安排各种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等系科设置之外的方式促进学科生态的多样化,促进不同学科的互渗和相融,逐渐形成开放、深入、持久的学科和谐氛围。构建学科生态和谐,要充分重视校内外学术性社团的作用,要符合自身实际,倡导不同知识结构和思维特性的理解和沟通。

(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生于自然而亲于自然,美丽和谐的校园可以陶冶性情,舒解工作、学习的疲劳,进而促进师生对校园的亲近和依恋。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日益引起广泛担忧,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在国内外引起广泛注目。“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新的现代性观念吸收了这一思想,力求把发展中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同时减少到最低,成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双盛双赢的现代性。高校校园是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的有机整合,在校园规划中不能偏重任何一方,应有美学、文化学和生态学的观念。校园规划应力求体现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尊重原有绿地、树木、水体的配置,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依托现有自然禀赋,精心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互为背景、暗地呼应,形成和谐的景观空间。让校园的配色和谐悦目并为更多的人喜欢,让建筑天际线更加优美,建筑风格及其承载的精神内核与周边的自然和谐相称。让天然、人工的山水得到充分协调,让校园生物圈的食物链尽可能完整,注重校园植被的层接与共生。在校园生活中,倡导现代生态伦理,保持对自然的足够敬重,关爱自然,培育自然,与校园动植物和谐相处、共同繁荣。

“福善之门莫过于和谐,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5]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注重内涵发展的稳定增长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终端,民办高校把速度优先、规模至上的发展思路提升到民办高校和谐校园的高度,这不只是提法的简单更替,而是暗含着一系列发展观、人才观的进步。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A].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辑)[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2]许文胜.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N].解放军报,2007-02-20.

[3]王群.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5).

[4]徐亚康.把校园文化当隐性课程来建[N].中国教育报,2010-02-02.

[5]班固.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公平校园文化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