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思考

2010-08-15 00:49赖菁菁
大众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职业院校计算机

赖菁菁

(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江西 新余 338015)

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思考

赖菁菁

(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江西 新余 338015)

职业院校计算机学科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化多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领域.因此,课程系统的创新是创新教育的根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及培养方向;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一般文字、数据处理到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处理;从单机方式运行的个人计算机到网络互联,只不过经历了短短的几年时间。由于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的更新和推出,使得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及家庭的应用更加普及。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改革。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及存在的问题

现在世界上计算机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而计算机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与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差距逐步在加大,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各种行业对计算机专业化多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有些专业在开设课程时极不合理,所学的专业课程中,相当部分对学生进入社会后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用处,而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却又没有学到。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简单程序设计和一般的操作外,缺乏最新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方法,特别是新的计算机软件和专业化、行业化软件的应用技能的培训。计算机专业是目前各种专业中,知识变化最多、更新最快的一个专业,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由于学校缺少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向他们提供与外界的接触的机会、以及教师本身没有对自己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进行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知识和观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这是无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素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主要培养方向

目前普遍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如电脑录入员、电脑初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基本饱和,而行业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广告设计员、网页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的社会需求十分看好的实际情况,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主要有以下培养方向并围绕其进行课程设置。1.计算机应用技术。基本按原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以计算机基础应用和程序设计为主,加强计算机基本操作应用能力培养,增加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课程。2.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并掌握网络规划设计基础知识,掌握国际互联网络知识。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应用设计,对学生有较高的程序设计能力要求。4.计算机广告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设计,广告的创意和设计,要求学生最好有一定的美工基础。5.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机械、电子等行业,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完成各种设计图纸的输入输出。6.办公自动化。培养中级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维护和操作技术人员。教学上应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对各种不同的专业课程项目进行分类,除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就业准入的技能考试中所确定的项目外,再按以上专业(以及形势需要增设更新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增加新的教学模块,每个专业都应至少要有一个自己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变化,灵活的设置和改变专业以及课程内容。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

与大学生相比,职校生的职业要求特点更为明显,大学生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职校生则应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所以在专业的化分和课程设置上,应注意考虑职业的需求。对于职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知识面不要求太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计算机现在已成为各个行业的必备工具,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除了应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之外,要按其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

(四)计算机教学改革建议

1.授课方法。计算机教学应改变板书+讲解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授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课件。

2.实践训练。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课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注重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础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在实践课程中除了完成作业外,应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加课程设计内容,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考核办法。除笔试外,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的考核。可分成三部分:笔试考核,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核;实践基础考核,对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题的理解程度进行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对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核。

4.硬件建设。由于许多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功能在不断地完善和扩展,对计算机的机型档次、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建设规划。学校还应建立综合性多媒体教室,用于计算机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教学之用,多媒体教室不仅适合计算机的教学,也适合其他各种专业的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开扩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使教师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增加许多在黑板上无法进行教学的课程。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可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5.软件建设。计算机专业软件建设指的是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计算机教学模式,现在仍然与其他学科一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影响尤其严重,应该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识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由于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快,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不断淘汰更新,以及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专业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在学术上要强烈的进取精神,在事业上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注意计算机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学校要注意组织对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应用软件。除了教师的专业侧重外,要求每一个计算机教师都必须具备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能力,都能完成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模块的所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指导,同时至少要能完成一门以上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或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指导,还要能完成一门以上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实践应用指导的课程教学,这是对计算机教师的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基础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程序设计任课教师应能完成一般的应用程序设计,承担学校教学管理等应用软件的设计;其他应用软件任课教师应能使用应用软件进行一般的设计和制作。在条件许可时,要求教师必须在计算机上进行备课、出试卷、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并要求每个教师的每一门课程,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对学生进行授课。

(五)总结

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实用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G712

A

1008-1151(2010)04-0132-02

2010-01-09

赖菁菁(1983-),男,江西新余人,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职业院校计算机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