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批煤质乙二醇在通辽面世

2010-08-15 00:56
当代化工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通辽煤质乙二醇

元旦前夕,全球第一批用褐煤制成的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乙二醇在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正式下线,结束了目前世界各国只能采用石油技术路线生产乙二醇的历史。

乙二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产品、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对乙二醇的年需求量为2000多万吨,其中我国需求量就占到三分之一。而目前国内乙二醇生产总量只有200多万吨,仅能满足20%——30%的市场需求,缺口的400多万吨只能依赖进口。

通辽金煤化工采用的“煤质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是一套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其推广应有可代替传统的石油技术路线生产乙二醇,将有效缓解我国乙二醇产品供需矛盾。据专家测算,用石油技术路线没生产1吨乙二醇约需用2.5吨石油,如果采用“煤质乙二醇”生产技术,全球每年节省下来的石油就相当于新开发一个年产5000万吨石油的大油田。

据了解,通辽金煤化工乙二醇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设计生产能力为120吨。目前,一期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年可转化褐煤130万吨。二期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今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

东盟自贸区形成巨大农资市场

中国-东盟自贸区正逐步形成一个拥有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其中巨大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市场潜力为业内人士所看好。

据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小凤介绍,中国与多数东盟国家一样,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对化肥、农药等农资的需求日益增长。农资市场的供应和保障特别引人关注。近年来,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化肥、农用机械、农药原材料等产品。来自中国江浙的农药、塑料薄膜、喷雾器、柴油机,广东、广西的尿素、农药、农机具等,在东盟不少国家也有着很好的销路。

目前,中国化肥等农资产品已经在东盟国家形成相对良好的市场口碑。伴随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的增多,双方在化肥、农药、柴油、煤炭、种子等方面的贸易往来也迅速增加。

国家农药质检中心通过GLP评审

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日前通过农业部GLP实验室现场评审。该中心是国内农药标准化和质量检测的权威单位,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原药全组分分析试验单位。

这个国家级农药检验机构设在沈阳化工研究院。农业部GLP检查专家一行3人日前来到该院,按照《农药良好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和《农药理化分析良好实验室规范准则》对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检查。

GLP即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是指通常所说的新药上市前药物安全性评价动物实验。继2004年全面推行GMP和GSP之后,GLP的强制认证再次表明了国家在药品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管理决心。建立GLP实验室意义重大,它不仅能提高试验数据的质量,保证试验数据质量的可比性,促进国际化学品危害性评价数据的相互认可,减少重复试验,节省时间和资源,还能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更好地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猜你喜欢
通辽煤质乙二醇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高中生生涯规划需求与现状调查——以通辽地区为例
乙二醇:需求端内忧外患 疫情期乱了节奏
论通辽地区蒙汉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意义
电化工程通辽枢纽GSM-R网建设方案研究
努力把乙二醇项目建成行业示范工程——写在中盐红四方公司二期3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之际
关于通辽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影响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