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灌区工程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2010-08-15 00:47吴美玲板桥水库管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8期
关键词:板桥干渠水闸

□吴美玲 □张 帆(板桥水库管理局)

板桥灌区工程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吴美玲 □张 帆(板桥水库管理局)

目前板桥灌区干渠工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板桥灌区工程现状,干渠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成因:如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建筑物老化破损、干渠渗漏严重等,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处理措施。对灌区今后的发展,自动化建设,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水费改革等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板桥灌区;建筑物工程;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一、板桥灌区现状

板桥水库灌区1958年开始兴建,规划灌溉面积为73000hm2,灌溉保证率为50%,并于当年起开挖南北两条干渠。1960年春完成北干渠32.9km,南干渠48km,1961年在泌阳境开始灌溉。

灌区在“75.8”特大洪水中,水库漫溢垮坝,灌区工程水毁,建筑物80%以上损毁,田间工程已不存在。1976年水利部原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板桥水库复建工程进行了规划设计。1988年经水利部批准,调整灌溉面积为30000hm2,其中南灌区16147hm2,北灌区13853hm2,驻马店市供水 1.5m3/s,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0.65,灌溉保证率72%。

板桥灌区尽管已复建十多年,但由于工程经费紧张等诸多原因,距灌区设计的目标相差甚远,有些已复建工程由于灌区面上工程没配套,不能发挥效益,加之农村体制变动,对灌区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工程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渠系工程因长年城市供水和农业抗旱放水,堤防冲刷、坍塌、渗水较为严重。

二、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老化

工程兴建于非常年代,缺乏必要的监督和验收机制,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投入运行后部分渠段存在渗漏现象,渠内冲刷、滑坡、淤积严重。

北干渠部分渠段堤身单薄,堤顶达不到设计高程,存在着漫水决堤的危险,渠系建筑物工程老化失修,自然或人为损毁严重,明渠倒虹、渡槽的上下游连接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集中渗漏现象,有的已形成漏水通道,危及工程的安全运行。近年来,每年春末夏初,渠道内特别是河里王节制闸至大王庄生产桥段水草生长旺盛,渠道内秸秆淤积,堵塞桥孔,严重影响过水能力,有漫堤决口的危险。

(二)主要建筑物施工质量差

由于这些水闸大多都是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时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加之经济实力、施工技术条件、施工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所限,以及对洪水认识上的不足,致使很多建筑物混凝土强度、浆砌石砂浆强度等均偏低,建筑物内配置钢筋很多均为圆钢。经过多年运行,建筑物表面碳化及裂纹、裂缝严重,甚至产生露筋现象;止水及观测设施老化损害严重;启闭设备老化,缺乏防护装置,钢丝绳老化,闸门锈蚀严重,启闭时甚至有卡阻现象,电气设备老化严重,绝缘差,损耗大,尤其在汛期,由于闸门不能正常启闭,给工程度汛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处理措施

(一)水闸治漏

主要有点渗漏、线渗漏及面渗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先降低渗漏水位,减小渗漏水压力,然后再进行渗漏处理。对于点渗漏,当渗漏压力比较小时,可采用快凝止水灰浆或化学浆液直接堵漏;当压力较大时,可先用塑料导管插入孔中,使水顺管导出,然后用快凝止水灰浆沿导管四周封堵。对于面渗漏,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表面涂抹防水材料、表面浇筑钢筋混凝土护面等方式进行处理。线渗漏包括变形缝渗漏和裂缝渗漏,处理时应先清除缝内的杂物,对于变形缝,可采用嵌填膨胀橡胶或其他密封材料法,也可沿缝凿一条宽20cm、深4cm左右的规则平槽,粘贴橡胶止水板的方法进行加固。机电及金属结构更换,对于六七十年代的水闸,机电及金属结构均已达到报废标准,且自动化程度低,应考虑全部更换较为合适,但更换时应注意与原水工结构的协调问题。

(二)堤防加固

按照设计标准对堤防进行除险加固。

(三)建筑物修筑

针对于渠系建筑物上下游连接段翼墙渗漏水现象,加大上游各管理所的安全泄洪量,在满足供水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控泄洪水,最大限度地降低渠内水位。在塌陷空洞的土体内抛填砂砾石,排水滤土。在背水面土体上开沟导渗,在坡脚处修筑透水支撑,临时加固渠坡,必要时在堤脚上打入防塌排桩,以增强堤坡土体的稳定性。对于倒虹洞身河床下切,覆盖层剥离,洞身裸露,两岸裹头基础淘刷,浆砌石松动、脱落等情况,应在两岸裹头基础部位和洞身上下游侧抛填铅丝笼块石。

四、建议

(一)建立健全信息自动化系统

由于这些水闸的观测设施陈旧,设备老化,缺少自动化监测系统,观测设施不完善,不能准确掌握水闸运行情况,对水闸调度、控制运用极其不利,因此,必须对观测设施进行彻底更新改造,使之满足现代水利管理的需要。

(二)利用技术信息

利用远程控制技术,自动量水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等新兴技术,建立起灌区现代化的用水信息调度骨干框架,打好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基础。

(三)利用续建配套设施

依托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工程基础,利用续建配套资金完成灌区骨干渠道配套建设。

(四)深化改革

深化灌区管理体制、运行体制改革和水费改革,建立高效统一的灌区管理机制,保证水费足额按时收取,使灌区管理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

2010-07-09

猜你喜欢
板桥干渠水闸
板桥情(外一首)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板桥村扶贫精准在哪里?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水闸数量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黄基支涌水闸泵站泄洪水闸弧形闸门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