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水泥稳定类材料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2010-08-15 00:46孙立新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辊轴整平摊铺

孙立新

(杜蒙县公路管理站)

1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

1.1 施工前的准备

材料必须按《技术规范》进行各种试验,基层采用 32.5#水泥,必须弃用快硬、早强、受潮变质水泥;粒料最大料径不超过 31.5mm并符合《技术规范》里对颗料细范围要求,同时要使组成设计符合抗压强度要求。

1.2 施工要求

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要求分述如下。

(1)拌和与运输

①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厂拌法。

②厂拌的拌和设备在配调试时应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使拌和的混拿来料颗料组成、水泥含量达到规定要求。

③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必须配备足够装运,且要注意装载均匀和防止离析。

④当摊铺现场距拦和场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水份蒸发。

(2)摊铺整型

①混合料的摊铺采用摊铺机全幅摊铺,摊铺时要设定松铺厚度,使混合料均匀摊铺在要求宽度上。

②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 0.5%~2%(视气候面定)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水合损失。

(3)碾压①混合料的碾压程序应按照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进行。②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基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分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适量的水。

③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末碾压层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④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控制。

(4)接缝和“调头”的处理

施工接缝和压路机“调头”,应按交通部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处理。

(5)养生

碾压达到要求压实度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 7 d时间,养生主要采用 2台洒水车洒水养护,养生期间禁止其它车辆通行,养生期达到后及时下封,使基层表面免遭破坏,确保基层质量。

(6)取样和试验

水泥稳定施工现场,应每天或 2 000m2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配比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按《公路工程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抚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层上按《公路路面路基现场测试规程》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 000m2检查 6次以上。

2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2.1 施工方法及要求

(1)施工准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电子计量拌和机场拌,用 8 t自卸车运输,自行式排架振捣机振实,三轴混凝土摊铺整平机摊铺整平。施工中所用材料都必须严格按交通部规进行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较设计应按GBJ97-87有关规定进行。

(2)施工要求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计划、进度等,组建试验机构等。

①基层检验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基层进行复核,基层检验中,如有破坏有基层用 C10以上混凝土填补,低出部分用 C10混凝土料填料。

②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中线和边线,沿模板中心每隔5m测一高程,并检查基层标高和路拱横坡在路中心线上每20m设一中心桩。在胀缝、缩缝、曲线起点和纵坡转折点处加设中心桩。临时水准点设于路线两旁固定的建筑物另设临时水准桩,每隔 100m左右设置一个,以便于施工时就近路面进行复核,所有检查、测量放样都应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或监督下进行,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进行下道工序。

③安设模板

模板采用国标钢模板,模板在使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部检测,如果有变形或损坏,应核正后方可使用,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应小于设计要求,内侧不得有错位和不平整情况。模板立好后,应每隔 5m在两模板间拉一细线,检查每一点厚度。

④混凝土混和料的拌制和运输

拌和采用带电子计量的拌和机拌和,混凝土运输采用自卸车运输,运输车辆偿漏浆,并应防止离析。

⑤钢筋布置

钢筋网片按设计图纸要求安放,安放时禁止踩踏网片,安放单层钢筋网片时,应在底部先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和物,等钢筋网片安放就位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安放双层钢筋网片时上下层钢筋可用架立扎成骨架后一次安放就位。

⑥混凝土的摊铺

混凝土摊铺成型采用三辊轴混凝土摊铺整平机,摊铺混凝土前检查模板位置、高程、支架稳固、模板双侧面涂脱模剂。铺筑混凝土前,基层顶面必须清扫干净并保持湿润状态,不得有积水。三辊轴机组铺筑面层工艺流程宜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规定顺序施工。应有专人指挥车辆均匀卸料,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不适应时应配备适当的布料机械。坍落度为 10~40mm拌和物,松辅系数为 1.12~1.25。混凝土拌和物布料长度大于 10m时,可开始振捣作业。密排振捣棒组间歇插入振实时,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 1.5倍,并不得大于 500mm,振捣时间宜为 15~30 s。排式振捣机连续拖行振实时,作业速度宜控制在 4m/min以内。面板振实后,应随即安装纵缝拉杆。单车道摊铺的混凝土路面,在侧模预留孔中应按设计要求插入拉杆;一次摊铺双车道路面时,除应在侧模孔中插入拉杆外,还应在中间纵缝部位,使用拉杆插入机在 1/2板厚处插入拉杆,插入机每次移支的距离应与拉杆间距相同。三辊轴整平机按作业单元分段整平,作业单元长度宜为 20~30m,振捣机振实与三辊轴整平两道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15min。三辊轴滚压振实料位高差宜高于模板顶面 5~20mm,过高时应铲除,过低应及时补料。三辊轴整平机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应采用前进振动、后退静滚方式作业,宜分别滚压 2~3遍。最佳滚压遍数应经过试铺确定。在三辊轴整平面作业时,应专人处理轴前料位的高低情况,过高时,应铺以人工铲除,轴下有间隙时,应使用混凝土找补。滚压完成后,将振动辊轴抬离模板,用整平轴前后静滚整平,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砂浆厚度均匀为止。表面砂浆厚度宜控制在4±1mm,三辊轴整平机前方表面过厚、过稀的砂浆必须刮除丢弃。应采用 3~5m刮尺,在纵、横两个方向进行精平饰面每个方向不少于两遍。也可采用旋转抹面机密实精平饰面两遍。刮尺、刮板、抹面机、抹刀饰面的最迟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⑦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自行式排架振捣机,振捣器在每位置振捣的保持时间,应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不宜过振。

⑧表面修整

振实后的混凝土应适时整平抹完,拉压槽等工作,整平工作由人工修整、抹面,并用 3m直尺加强检查,做面时,严禁在混凝土面板上洒水、撤水泥粉,当烈日曝晒或干旱风吹时,宜遮阴棚下进行,拉槽器制作纹理时,严格控制纹理走向至路边前进方向垂直,相邻的纹理相衔接,槽向邻板的纹理应贯通,以利排水。

⑨接缝施工

本经理部在开始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28 d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接缝位置平面图,在施工中严格施工设计图进行横、纵缝和胀缝的施工。

2.2 质量检查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查项目及标准应按照下表要求进行。

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有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规定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质量要求。

(1)弯拉强度(MPa)100%符合(JTGF30-2003)中附录A.1的规定,按附录 C检查。

(2)板厚度(mm)

代表值为 -5按附录 H检查,每 200m每车道 2处,20极值为 -10。

(3)平整度 σ(mm)≤1.2≤1.2,利用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 100m计算 σ、IRI为 15、IRI(m/km)≤2.0≤2.0。最大间隙:h(mm)≤3(合格率≥90%),利用 3m直尺:半幅车道板带,每 200 m抽纵、横缝各 2条,每条2点。

(4)抗滑构造深度(mm)0.6~1.1 0.6~1.1,利用砂铺法:每 200m测 8处。

(5)相邻板高差(mm)≤2≤2,抽检量:每条胀缝 2点,每 200m抽纵、横缝各 2条,每条 2点。

(6)纵横缝顺直度(mm)≤10,纵横 20拉线,横缝沿线板宽拉线,每 200m 4处,每 200m 4条。

(7)中线平面偏差(mm)≤20,利用经纬仪:每 200m测4点。

(8)路面宽度(mm)≤ ±20,抽查量:每 200m 4处。

(9)纵断高程(mm) ±10±15,利用水准仪:每 200 m测 4断面。

(10)横坡(%)±0.15±0.25,利用水准仪:每 200 m测 4断面。

猜你喜欢
辊轴整平摊铺
大连湾海底隧道地基处理及基床整平关键技术
整平船高程系统的校核对施工精度的影响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石灰石骨料生产线给料机辊轴筛改造
矫直机支承辊轴承失效分析和优化对策
第二代高温辊式破碎机用辊轴的研究
磨粉机磨辊辊轴弯曲变形振动特性研究
沉箱抛石基床整平施工技术
悬架式高速提浆整平机快速铺装混凝土桥面施工技术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