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绿色革命和责任分担
——从生态批评审视《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2010-08-15 00:43洪满意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绿色革命能源责任

洪满意

(黎明职业大学外语系,福建泉州362000)

生态危机、绿色革命和责任分担
——从生态批评审视《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洪满意

(黎明职业大学外语系,福建泉州362000)

在新世纪全球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国作家托马斯·L·弗里德曼的新著《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应运而生。作品提出地球面临着严重困扰,即“又热又平又挤”,并由此衍生出深刻影响全球的五大趋势。文章立足生态批判,分别从生态整体主义批判全球生态危机,从生态责任角度阐释绿色革命,从生态正义视野剖析责任分担,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审视作品蕴涵的生态思想,进而探讨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生态批评;生态危机;绿色革命;又热又平又挤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生态功能退化日益严重,生态系统失衡日趋恶化,生态危机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诚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即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年鉴2009》(UNEP Year Book 2009)中指出“地球环境急剧变化不可避免危及人类幸福。年鉴从六个视角审视新科技发展,探讨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的认识,并且预测各种初见端倪的可能性。年鉴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态系统退化,排放有害物质危及生态系统和人类本身,气候变化酿成苦果,天灾人祸此起彼伏导致地球人财两失,过度开发资源,凡此种种蓄势而发,将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年鉴警告,全球生态危机即将到达危急的引爆点,呼吁各国政府事态紧迫应该立即行动加强治理。”[1]众所周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73年成立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积极引导鼓励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倡导在不危害人类子孙后代的同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生态危机国际化全球化势不可挡,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亟待世界各国齐心协力,然而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雷声大雨点小,无异于坐以待毙。值得庆幸,不少有识之士对生态危机痛心疾首奔走呼号。美国著名作家托马斯·L·弗里德曼(ThomasL Friedman)便是其一。弗里德曼1953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现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和新闻记者。弗里德曼对环境问题、全球贸易和中东问题颇有见地,先后三次荣膺美国普利策奖。

2008年9月,弗里德曼的新书《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为何我们需要绿色革命-以及绿色革命如何使美国获得新生》(Hot,Flat and Crowded:WhyWe Need a Green Revolution-and How It Can Renew America)付梓面世。此书对气候变化、能源竞争和人口激增造成的生态危机忧心忡忡,为全人类敲响了警钟,希冀人类在日暮途穷前能悬崖勒马。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而言,此书不愧为一部蕴涵生态思想的力作。

生态批评研究文学和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批评用跨学科的观点全方位审视文学和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探索人类如何摆脱生态危机。生态批评倡导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对资本主义现代性造成的种种后果是一个强有力的反拨。面对全球化时代生态和文化环境的污染、商品经济大潮下的物欲横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不得不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进行反思”。[2]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堪称触目惊心,该书体现的生态思想着实振聋发聩。

作品开宗明义地提出,地球面临着严重困扰,即“又热又平又挤”。何为“又热又平又挤”?全球变暖,是为“热”;全球化背景下中产阶级剧增,是为“平”;全球人口激增,是为“挤”。从生态批评角度而言,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导致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思想生态危机,不容小觑。

全球变暖:人类活动频繁,尤其是大规模生产制造,地球正经历着超出正常幅度的变暖趋势。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形形色色的生产活动愈加频繁,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到地球大气层。这些温室气体集结在地球大气层,使地球日渐变暖。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岛屿消失、极端气候和疾病肆虐等生态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和地球生态平衡。

全球化下中产阶级剧增:20世纪末,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化,世界各地愈来愈多的人参与全球化竞争,跻身于中产阶级。个人计算机激增及互联网壮大,信息流动加速,世界因此越发开放透明平坦,地域差别越发其次。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着力于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安全,必将使矿物、水和森林等能源资源竞争白热化。将来40年,随着这些地区中产阶级的壮大,能源资源需求问题将雪上加霜。

人口激增:目前,全球人口约68亿。但是,根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90亿。而且,2050年之前净增的25亿人几乎在发展中国家,即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预计将由55亿增加到2050年的79亿以上。相反,发达国家人口有望保持12亿不变。

总之,世界变热变平变挤导致了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

1 从生态整体主义批判全球生态危机

生态整体主义(ecological holism)着重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对地球的征服改造。数千年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以人类为中心和尺度,只顾及眼前蝇头微利而忽视生态整体价值,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置之度外。毫无疑问,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生态危机着实触目惊心,“今后,如果人类还要继续以自己的意愿为惟一判断标准,则必将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甚至自己走向灭亡。”[3]56正如作品继而警告,“世界变热变平变挤共同加剧了以下五个趋势:能源资源供应紧张、生物多样性损失、能源匮乏、石油生产国垄断和气候变化。”[4]

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全球人口激增,人口愈多消耗愈多,而且中产阶级迅速庞大,导致能源资源供应紧张趋势进一步加剧。值得反思的是,中产阶级日益壮大导致了席卷全球的“富裕病”。众多中产阶级追名逐利穷奢极侈,对物质财富和生活享受穷追不舍,结果债务累累压力重重而痛苦不堪。人类的欲望和追求永无止境,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不断地向地球索取,导致能源资源供应越发紧张。[5]

生物多样性损失:世界“变平变挤”,为了确保经济增加和维持生活水平,人类不得不向大自然过度采掘过度捕捞,于是珊瑚森林惨遭蹂躏,江河湖海枯竭干涸,从而导致生物种类加速灭绝,生态系统越发紊乱。大自然是各种动植物的栖息之地,是人类抵抗自然灾害的屏障,为人类提供淡水食物,为人类滤除污染物质控制土壤侵蚀,还消化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然而,世界变平变挤,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无度,反过来又加速了生物灭绝。

能源匮乏:电力,对现代人类生活极其重要,尤其在“变平”的世界更加不可或缺。没电,电脑和手机形同虚设,因此就被置身于互联网之外,也就被全球化排除在外。然而,在“变挤”的世界,许多地方依旧电力短缺灯火管制,对经济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人们收入锐减失业遽增,遑论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教育创新、参与合作竞争从而脱贫致富。在可预料的时间内,能源还会匮乏,因为无法建立足够的电站,为亟待入网的地区供电。可见,能源匮乏影响人类生存发展,同时阻碍全球化进程。

石油生产国垄断:世界严重依赖石油对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石油价格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巨额财富从石油消费国转移到石油生产国。就此,弗里德曼从美国立场指出,石油生产国实力得以增强,领导人权位得以巩固。但是,其中一些领导者作风不够民主,无心建设经济,也不想发展教育。在某些情况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国家甚至还金援穆斯林世界领导实行保守、强硬路线。当然,作者在此处的见解有一定局限性,值得商榷。

气候变化:地球温度持续上升,气候变化可以逆转的时代,酸雨、臭氧空洞和常规污染可以控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报告中警告,人类使用矿物燃料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假如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没有显著减少,气候变化势必将给空气、海洋、冰川、陆地、物种等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6]当然,在一个气候异常的世界,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的贫苦百姓首当其冲。可见,气候变化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事关人类生死存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工业革命以来这五个趋势日积月累,到了21世纪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时刻。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驱使下,生态危机已经对人类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当务之急,为了摆脱全球生态危机,应该摈弃影响人类几千年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努力去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系统……作为人类一切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3]56,对人类缓解生态危机意义深远。换言之,应该坚持生态整体价值和生态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尊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尊重生态系统内在的客观规律。

总之,只有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用生态整体主义去衡量和约束人类的所有活动,才能摆脱全球生态危机。

2 从生态责任角度阐释绿色革命

如上所述,世界变热变平变挤引发的五大趋势使全球生态危机无以复加,把地球逼到了危险的引爆点。从生态责任角度而言,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担当相应的生态责任,而不是殚精竭虑为所欲为想法设法推卸责任。人类与地球万物共处生态系统之中,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难辞其咎,因此摆脱生态危机人类义不容辞。只有解决生态危机,人类自身方能永久存在、持续发展。

作品进一步指出,这五大趋势标志着新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崭新的“能源气候时代”。在能源气候时代,要解决地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必须进行一场重大的革命,即“绿色革命”。那么,如何从生态责任角度阐释绿色革命?

科学技术可充当人类承担生态责任的手段,而政策扶持不异于人类进行绿色革命的后盾,两者缺一不可,紧密结合在绿色革命中。众所周知,人类能源生产领域最近一次重大革新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核能。但是,半个世纪以来,人类能源生产创新几乎停滞不前。看来,人类只有勇担生态责任,进行绿色革命,才能彻底摆脱危及生态平衡的矿物燃料时代。在能源气候时代,人类承担生态责任进行绿色革命,需要“绿色法则”保驾护航。绿色法则着眼于开发新能源,保护大自然,摆脱生态危机。作品还强调,新能源计划须和新环境方案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在能源气候时代,人类如何承担生态责任,进行绿色革命,作者着墨甚多。

首先,必须减少使用矿物燃料这个全球气候变化的元凶,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型清洁能源。作品比较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能源:其一为“地狱能源”,指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地狱能源”来自地底下,迟早要被人类耗尽,而且燃烧时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质;其二为“天堂能源”,指的是风力、水电、潮汐、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天堂能源”来自地面上,可以循环再生,而且不会排放有害物质。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因此,人类承担生态责任进行绿色革命,必须借助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

其次,应该出台有利于改革的扶持政策,即价格体制。目前,“绿色技术”革命方面的投资与“信息技术”革命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绿色技术市场不足,亟待相关政策扶持。因为没有市场信号,大公司害怕石油价格即使涨到一加仑4.5美元,也将回落到3美元,那么他们的绿色投资将化为乌有。碳排放不征税,汽油或石油底价不设限制,绿色技术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便徒有曲高和寡的绿色习革命口号。另外,作品还提议给予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运营商及硅谷生态投资者资金补偿。因此,人类承担生态责任进行绿色革命,必须建立生态导向性政策机制。

最后,需要发展一个“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可以把智能化电网连接到智能化家庭、智能化汽车和其他智能化设备,还可以方便用户从事网上业务。倘若不是能源互联网把清洁电能连接到智能化家庭和智能化汽车等设备,便无法达到期待的规模。只有获取充足、便宜和清洁的电能,方能遏制上述五大趋势。当然,人类承担生态责任发展能源互联网,同时需要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

在以这五大趋势为标志的能源气候时代,生态危机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业已没有缓冲的余地。人类饱尝自身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果,这五大趋势以及人类为之付出的种种代价显而易见,而且无从逃避。绿色革命,不是备选答案,也不是昙花一现的时尚,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明智之举。人类活动的一举一动,不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建设制造,都应该和绿色革命息息相关。生态批评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如果不顾及生态整体利益,如果不制定生态导向政策,如果不担当生态义务责任,而仍然肆无忌惮地征服和改造地球,那么生态危机将无可挽回,人类最终将走向灭亡。尤其令人担心的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科学应当成为人类承担生态责任解决生态危机的帮手,而不是人类危害生态整体利益的工具。科学技术“得到正确恰当的使用,则给人类带来福音……没有得到合理恰当的运用反而滥用,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危及自然界……带来严重的后果——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出现。”[7]

总之,人类如果要恢复生态平衡,摆脱生态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承担生态责任,进行绿色革命。

3 从生态正义视野剖析责任分担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绿色革命呼之欲出。在新世纪,领导绿色革命的政府和公司将具有无可匹敌的竞争优势。在作者看来,谁能担此重任呢?作者期待美国借助绿色革命,恢复经济活力保持领先地位。

从国际上说,美国做为世界头号强国,理所当然要引导绿色革命。作者批判,美国政府对绿色革命还举棋不定,缺乏详尽考虑。难以置信,美国在能源方面最大的突破是1955年的核能。在绿色革命面前,应该尽快摈弃坚持了半个多世纪的意识形态纷争,即“红色革命”。美国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协同其他国家,破旧立新实现清洁能源技术突破。

从国内来说,美国政府应该广泛动员,从法律法规、市场干预和个人习惯着手,引导全社会简单生活减少碳排放从而控制全球变暖,解决生态危机。当然绿色革命工程庞大,不亚于重塑美国。但是,作者由于自身思想的局限性,无法全面而客观地解答全球如何合作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生态正义,为人类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带来了曙光。

从生态正义角度而言,“要真正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就必须解决人与人、制度与制度、社会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以及责任与利益的平衡。”[3]71-72简而言之,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国际社会应该遵循“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首先,全球的生态利益,不论国家大小、强弱和贫富,均由世界各国共同享有。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人类整体福祉和全球生态平衡,需要所有国家添砖加瓦通力合作方能胜任。因此,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理所当然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其次,全球生态危机由来已久,各个国家在生态历史责任、生态现实责任和生态治理能力方面相去甚远,因此不同国家的责任是有区别的。综观人类历史,发达国家是生态价值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生态危机主要制造者,因此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发达国际应当承担更多的生态义务和生态责任。另外,世界各个国家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西方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第三世界国家还在为温饱而奋斗,因此形成了有所差异的生态历史债务,如果用单一的标准衡量不同国家的生态责任,显而易见有失公允。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应当在国际合作中起表率和示范作用,主动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因此,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必须通力合作的“有区别责任”。唯其如此,人类才能遏制生态危机恶化趋势,共享生态利益。

总之,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国际社会应该在“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基础上通力合作。

综上所述,作家托马斯·L·弗里德曼新书《世界又热又平又挤》虽然存在某些局限性,但是仍然瑕不掩瑜。从生态批评角度审视,著作闪耀着生态思想的光辉,在生态危机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新世纪,为人类提出了生态警告,对人类进行绿色革命摆脱生态危机实现科学发展颇有借鉴意义。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年鉴2009[EB/ OL].http://www.unep.org/yearbook/2009/,2009-02-16/2010-02-01.

[2]王宁.生态批评与文学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建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7.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6 -72.

[4]Friedman LT.Hot,Flat and Crowded:Why We Need a Green Revolution-and How It Can Renew America[M]. 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08:5.

[5]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31-132.

[6]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EB/OL].http://www.ipcc.ch/pdf/assess ment-report/ar4/syr/ar4_syr_cn.pdf,2007-11-17/2010-02 -02.

[7]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7, (6):36.

[责任编辑 姜仁达]

Ecological Crisis,Green Revolu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D ivision-Hot,Flat and Crowded in an Ecocritical Perspective

HONGMan-yi
(Foreign LanguagesDepartment,Li ming Vocational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American author ThomasL Friedman’s new work,Hot,Flat and Crowded is presented in face of 21st’sworsening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The work points out that the world is troubled with a hot,flat and crowded convergence,resulting in five trends of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arth.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ecological thoughts of the work in three perspectives:ecological crisis from ecological holism,green revolution from ecological commitment and responsibilities division from ecological justice,then explores the urgency and practicability of undertaking a green revolution and breaching ecological crisis.

ecocriticis m;ecological crisis;green revolution;hot;flat and crowded

book=8,ebook=149

I06

A

1008-9128(2010)04-0028-04

2010-04-28

洪满意(1980-),男,福建晋江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绿色革命能源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庄稼的绿色革命
自行车的“绿色革命”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