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
——兼谈中小学教研活动

2010-08-15 00:44付友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教研组教研制度

付友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黄冈 43800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
——兼谈中小学教研活动

付友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黄冈 438000)

因体制不顺、应试压力、制度松弛、功能模糊等原因,中小学教研组出现了教研组织名不副实,活动流于形式,教研游离课改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必须健全组织,务实研讨学习,使之成为“研究团队”、“学习之家”;完善制度,开展校本研究,使教研具有“保障机制”,使课改成为“集体行动”。

教研组织;教研活动;课程改革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凸显,教育教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性和自主性被重视,中小学教研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是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顾泠沅先生认为“提升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智慧,教研组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1]。因此,强化教研组建设,回归教研组功能,创建学习型的教研共同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组建设及其活动的矛盾与问题

(一)体制关系不顺——使教研组织“形同虚设” 1.重年级组织,轻教研组织。目前在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中,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年级组的管理,而轻视了教研组的管理,学校领导对教研组的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有效指导,对教研组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对教研组的管理只是停留在面上,学校领导并未深入到课改第一线,了解教学教研情况。教研一体化,以科研促教学、促课改,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上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制度的保障和具体的落实措施,太多的应急工作,使得很多教学、教研工作往往直接由学校这一层组织布置、实施,而教研组形同虚设。教研组长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而是由领导任命,一些教研组长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功能模糊,职能错位。教研组作为一个学术性、专业性、研究型的组织,是教师互通信息、交流体会、相互切磋、分享经验的平台,是教师提升教研素养的主阵地。但目前有很多学校把教研组当作管理组织,把教研职能错位为管理职能,经常做一些行政性、事务性的工作,如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填写表格、学科测试、竞赛等;学校重常规教学的管理,忽视教研组的研究职能,教研组尚未成为教师继续学习和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

(二)管理制度松弛——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1.制度不健全,未能形成教研活动规范体系。要使教研组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既便于操作又为教师认可的制度作为保障。学校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制定规范、高效的运行制度,确保教研活动的扎实有效。如理论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课改专题研究制度、奖励与惩罚制度等。很多学校教研组也有计划、有总结,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作保障,因而教研活动是有计划无行动、有会议无研讨、有活动无成果。

2.管理不严格,教师受益甚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引发出来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变革,很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困惑,是前所未有的,教研组作为教师交流研讨的平台,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学校领导,尤其是分管教学的校长应该深入到课改第一线,共同体验课改、研究课改,了解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指导、督促教研活动的开展。但是由于应试压力的影响,学校领导对教研组的重要性及其功能缺乏必要的认识,对教研组的管理不重视、不到位,不督促、不检查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使得教研活动针对性不强,收效不大,效率不高,一些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浪费时间,表面文章,毫无收获 ”[2]。

(三)教研目标模糊——使教研活动“游离课改” 教研组建设依靠的是一个团队,而一个团队的提升,要有明确的方向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愿景目标。然而,现阶段的很多教研组教研目标模糊,教研计划主要是常规教学的管理流程。活动内容过于单一,一般都是安排本组几位老师轮流开课,然后听课、评课。碍于情面,评课时基本都是讲优点多,评缺点少,不讲真话,不愿意说实话。教研活动针对性不强,很少开展针对教育教学改革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研究,活动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教研组的研究职能。开展的活动普遍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工作布置多,问题探讨少;讨论“教”的问题多,研究“学”的问题少;对教学问题现象描述多,实质分析少;教学经验总结多,课题研究成果少。教研活动缺乏“研”的成分,尚未形成合作研究教学课题的氛围,大部分教研活动仍停留在教材分析、教法指导和教学观摩上,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距甚远[3]。

(四)应试教育挤压——使教研活动“名存实亡” 当前,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在很多地方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还是看这所学校中考、高考的录取人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学校、教师、学生等都把分数看得非常重,教师只能拼命地抓教学,压学生,想方设法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加上教师面对大班化条件下的“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常规教学都疲于应付,自身的专业成长只能搁置一旁,教研活动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另外,一部分教师专业成长意识淡薄,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不深,没能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很少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行为,他们对教研组的活动不主动、不热心,基本上持一种应付的态度,导致教研活动名存实亡。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务实教研组活动,促进新课程改革

(一)健全组织,回归功能,使教研群体成为课改“研究团队”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管理重心的下移,年级组和教研组都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但是分工和侧重各不相同。年级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组织,主要协助学校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管理协调年级各班级的事务,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教研组是教师进行学习、研究、交流的教研组织,它侧重负责同一学科老师的学习、研究、培训等,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新课程背景下,负责课程标准的解读、研究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学科发展的趋向等。教研组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研究,它是一个教研实体。可以说,学校教研组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健全教研组织,回归教研组研究职能,是促进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组的研究功能,首先,选好组长是关键。教研组长教学水平的高低、组织能力及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研组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新课改要求教研组长不但要有独立的学科钻研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主动参与教研的工作热情、不断提升教育素养的意识以及交流和共享的团队精神。这样的教研组长才能带领整个团队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探索,奋力前行,把教研组建设成为一个紧密型的学术团队、一个“教研共同体”。其次,教研组成员结构要合理,要注意骨干教师的搭配,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发挥出最佳效用并自觉履行起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另外,还要注意教师学历、职称、教育所长及研究所长等方面,做到合理组配,有机整合,真正做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使教研群体成为课改“研究团队”。

(二)围绕课改,校本研究,使教研活动成为课改“集体行动” 当前,“校本研究”正作为中小学推进课改进程的首选策略。校本教研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效最为直接、最为显著的教研层面,它是以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者,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校本研究之所以倍受青睐与推崇,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因校而异、因人而异,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每个学校的发展。为此教研组建设应以“校本研究”为载体,使教研活动成为课改的专题研究活动。活动,是教研组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教研组活力的源泉。只有科学设置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有效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从中体验教学与研究的乐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已成为新的研究聚点。教研组活动直接针对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作为教研内容,变无中心议题的“闲谈式”教研为主题明确的专题教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教学和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研习课改,促进交流,使教研组织成为课改“学习之家” 课改涉及到课程、教材、理念、教育行为,其中关键是新的理念。要引导教师将课改新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学习”则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学科经验学习、案例研究学习、专题感悟学习是学校要着力做好的一项工作。教研组应当成为教师最基本的、现实的、主要的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每个教师秉持专业成长的意愿,围绕共同的目标营造出一种开拓进取、勤奋学习、民主开放、合作共享的学习氛围,使之成为一个能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学习大家庭”。

如何使教研组织成为课改“学习之家”呢?第一,要有一个安定的“家”。“研”无定所将大大打击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学校应为教研组提供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给予教研活动在时空上有效的保证。第二,学校应划拨一定经费支持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订阅专业杂志,以此来引导教师的业务读书活动。第三,就教师个人而言,身处信息爆炸的特殊时代,面对迅速发展着、成长着的学生,往往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职业危机感。“一桶水”应对“一碗水”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教师需要扮演的是“活水源”的角色,需要为学生的进步充当帮助者、促进者、同行者的角色,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习终身化、学习生活化,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研组这块学习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把教研组当作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成长发展的平台。

(四)完善制度,规范教研,使教研制度成为课改“行为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应以课改为核心,教研计划目标必须明确,即根据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或出现的难点和疑点,切实解决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专业,教学在“研究”中提升质量。要使教研组能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保证教研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健全教研制度,构建促进教学、教研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并将教研管理制度亮相于教研活动室,时时提醒、督促教师增强教研意识,规范教研行为,在相互追问逐渐形成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深度研讨的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要使教研制度成为课改“行为习惯”,一是要把教研活动中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提升为可操作的制度。比如说关于公开课的备课、听课、评课制度要不断地调整、补充和完善,使之成为一个操作性强、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制度,为教研组建设和可持续性研讨提供有力的保证。二是要形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办法。教研组既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反思、写作的平台,也依靠学校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案确保教研资源与信息的积累,同时巧妙地促成教师个人学习与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实践——自我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教师个人学习与反思习惯的养成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要实施教研组的捆绑式评价。学校在建立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评价机制的同时,应为教研组的评价保留一份独立性——变教师的个体评价为教研组的整体捆绑式评价,设立先进教研组、优秀课题等表彰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团队评价方式,促使教师个体在参与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工作中不断测量自身专业成长的步伐,及时地调整专业前行的目标和节奏,跟随课改的节拍实现自我跟进。

[1]顾泠沅.教研组: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阵地 [J].现代教学,2007,(3).

[2]刘明华,王必闩.教研组现状及功能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8,(4).

[3]张来春.教研组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变革和转型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9,(10).

G424.2

A

1003-8078(2010)01-149-03

2009-11-15

付友华 (1964-),女,湖北团风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教师。

责任编辑 袁小鹏

猜你喜欢
教研组教研制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