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

2010-08-15 00:50贡迪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3期
关键词:财权公司财务相关者

□文/贡迪

论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

□文/贡迪

现代企业财务治理从一味地关注股东利益发展到力图合理分配财权以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财务关系,这种变化无疑为各方利益相关者谋福,但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务治理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对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相关问题进行浅析。

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

一、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的理念

(一)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源于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的一份备忘录:那些没有其支持,组织便不复存在的集团。之后,学者们对利益相关者的解释有很多版本,迄今为止,对利益相关者定义的共识是:利益相关者就是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被公司目标所影响的集团或个人。

(二)财务治理。随着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目前,财务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的内涵研究得比较少,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并没有给出明确完整的财务治理定义。本文借鉴《北方经贸》2006年第2期战略观点对财务治理加以定义,即倾向广义财务治理:指公司财务共同治理,即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对公司财务进行治理。可定义为用以协调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平衡财务权利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

(三)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影响关系,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影响公司的财务决策、政策实施手段、财务监管策略等等;另一方面公司的财务活动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收益或者造成损失。

二、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治理

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权的合理配置,而公司财权分为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治理权,在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中,股东、债权人、经营者与员工属于公司的财务主体,享有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治理权。

(一)股东与公司财务治理。股东为公司投入权益资本,是公司的出资者,包括国家、公司出资者以及自然人三种类型,无论是哪种出资者,股东都有权利参与公司财务治理。

作为出资者,股东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所发挥的作用包括:1、股东以严格的监督,约束经营者财务行为,来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通过投入的权益资本实现价值增值;2、股东参与财务治理可以起到调控的作用。

(二)债权人与公司财务治理。现实生活中债权人的利益时常受到侵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公司财务治理权配置中没有债权人的位置,债权人无法有效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治理的作用主要有:1、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2、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道德风险;3、重塑银企关系。

(三)经营者与公司财务治理。经营者包括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公司的财务决策尤其是长期财务决策一般由经营者制定。

经营者参与公司财务治理的意义在于:1、经营者在公司中居于特殊的地位,他们可以凭借在信息占有上的绝对优势,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促使财务治理科学高效;2、经营者在公司成败中担负特殊责任,他们控制公司经营,监督股东行为,保障利益相关者利益。

(四)员工与公司财务治理。就我国而言,公司让员工参与财务治理的途径是通过员工监事制模式,即员工代表进入具有财务监督功能的监事会,分享部分财务监督职能和权限。

员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关注公司管理的学者认为员工必须被定位成公司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不仅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财务效率,还有利于财富分配的公平化。

三、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务治理实践中的问题

(一)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普遍,各利益相关者在财权配置方面缺乏约束,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对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外部力量的干预能力很弱,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造成大股东滥用职权、经营者决策随意等问题,侵害利益相关者利益,使其参与财务治理成为空谈。

2、财务治理权配置有失公平。财务治理权是对公司资金进行计划、调配、使用、监督和控制的权力,如果股权高度集中,会使得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在缺乏外部力量约束的情况下,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无法保证。

(二)公司财务治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司财权安排是通过财务治理机制来实现的,要使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能够现实,就必须在公司财务方面建立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1、公司财务共同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共同治理机制的问题包括:①财务经营者的报酬结构单一,缺少长期激励项目,可能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②员工董事所占比例仅为1/10左右,无法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③银企实行“两业分离”,阻碍银行参与公司财务决策,不利于稳定银企关系,无法保障小股东利益。

2、公司财务相机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在现实公司中,监事会虚化现象严重、债权人在财务治理权配置中没有地位以及员工无法对公司财务产生控制,种种弊端使公司经营出现危机时,财务相机治理机制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无法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四、缓解或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的基石:财务治理目标的确定。考虑到我国国情,最适合作为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目标的是实现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即: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市场竞争为导向,力求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如果将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治理目标,则可以有效地建立公司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解决公司目标与国家目标的统一问题,同时对于解决我国公司经营者及员工的隐性收入问题也会有所帮助。

(二)公司财务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对策。从根本上来说,为了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使企业财务活动更理性化,更符合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首先需要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

1、完善资本结构。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仅是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依据财务治理目标,公司通过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协调好他们的财务关系,建立有效的财务治理结构。

2、合理配置财权。公司财权配置就是把公司财权在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加以分配,以发挥公司财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合理地配置公司财权,对于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促进公司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以财务治理机制为出发点的解决途径。财务治理机制的安排,决定于利益相关者为公司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力量格局,这种格局又依赖于特定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因此,提高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效率的途径需沿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这条主线来探寻。

1、完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①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行为;②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

2、建立健全财务相机治理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由监事会中的股东代表行使事前和事中监督职能,一旦监事会无法制止董事和经理的不良行为时,则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表决。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利益相关者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热点话题,利益相关者是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而且盈利的公司的宝贵资源,因而在财务治理中建立创造财富的合作关系是为了公司的长期利益,只有认识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他们对公司长期的贡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财务治理。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

[1]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

[2]吕洪雁.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对策研究[D].http://www.studa.net.

[3]周仁俊.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J].会计研究,2005.11.

F23

A

猜你喜欢
财权公司财务相关者
带您了解上市公司财务资助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证券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建设与完善
为什么要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实证研究
财权的经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