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2010-08-15 00:47苏甫林英健文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校友就业指导困难

苏甫林 英健文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2009年是充满压力和挑战的一年,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2009届毕业生有5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共947人,较2008届人数翻了近1倍,加上席卷全球的经济金融风暴,经济低迷对各大企业的影响,市场的需求量相对缩小,在这样的形势下,本届毕业就业工作面临了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院师生群策群力,积极开拓思路,多管齐下,全力做好2009届毕业生的毕业就业工作。截至2009年7月,毕业生就业率达83.12%;9月达88.55%,基本达到往年同期水平,至12月底最终就业率为98.19%。

一、学院全员参与就业工作

成立了由院长、书记一把手负责,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联合实施的就业工作小组,制定教学、科研兼顾就业工作开展的具体方案。并在如何拓展就业渠道、开辟新的就业市场、转变学生就业观等方面下大工夫。专门召开了系、专业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的毕业就业专题工作会议;同时召开2009届党员、学生干部大会,在学年伊始就形成了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师生共同参与,全院上下并肩打好09届就业这场硬仗的共识。

二、理论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从2009年10月拉开“毕业生就业指导系列讲座”的序幕,对2009届毕业生给予具体实操、理论与观念的具体指导。分别就“就业流程、就业准备与出路、出色面试全攻略,从就业观念、就业程序、就业的出路及准备、求职应聘技巧及面试常遇问题”等方面给毕业生做了详细的辅导。帮助毕业生做好自我定位,更新就业观念,把握一切就业机会,争取及早就业,高质量就业。

三、整合资源,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学院重视为学生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工作。学院一方面通过校友和学院教师的关系,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另一方面,科学安排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认真做好毕业就业的服务工作。在平时的就业信息传递中,充分利用学院的网页、年级和班级的QQ群,发布就业相关信息、通知和就业注意事项等,保证了毕业就业各类信息的畅通。

四、助困解难,做好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在就业工作当中,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学院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通过各班级登记就业困难学生,列出重点关注的困难就业学生名单。学院通过座谈、单独面谈等方式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个体交流、指导,从实际上关心他们的毕业与就业情况。充分发挥班干、党团干部的作用,成立各班、各党支部就业帮扶小组,对就业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手拉手式的帮扶。其次,对部分欠交学费及有贷款的学生进行专门交谈,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并对他们还款和毕业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指导。特别向一些企业、公司推荐家庭困难学生,优先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还关注平时心理素质不高、求职有困难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方面做好他们对于就业压力的心理健康辅导,一方面做好应聘技巧指导,尽量把就业工作做深入,不让任何一个就业弱势的学生落下。

五、制定切实有效的促进就业措施

1.拓展就业信息源,充分利用学院校友理事会的作用,广开门路。通过电话、电邮、访谈等方式主动联络各地校友代表,并统一寄信给校友,邀请校友进校招聘或者推荐毕业生,通过这个途径提供了超过30个岗位。

2.教工推荐就业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学科老师等人脉优势,把本专业、本学院的毕业生化整为零,个别推荐,全院共成功推荐就业116例,占成功就业人数的12.25%。

3.建立扶助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库。包括学习成绩不佳、缺乏求职技巧、家庭贫困学生。通过了解学生就业动态,全面摸查,及时掌握困难学生的就业情况,对重点对象给予及时关怀、帮助和个别辅导。在切实摸清每一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完善就业帮扶机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4.成立班、党支部就业帮扶小组。以班和党支部为单位,发挥班干部、党团干部和党员的积极作用,由已落实单位的干部或者党员负责,对有就业困难的同学或者党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进行求职技巧的传授,

5.建立学院就业信息工作网。把学院接收的就业信息、就业相关政策、通知和各种单位的招聘信息发布在学校的就业工作网上,让学生能以最便利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就业相关的政策和单位招聘信息,把握先机。

6.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发布网。各班各专业成立招聘信息交流群,以QQ、飞信、博客等为媒介,将手头上拥有的招聘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招聘信息的作用。

7.举办各式的就业讲座和指导课,给予学生就业政策的解析、形势分析与面试技巧等。从学生进入大四第一个学期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就业状态,督促各班举办写简历活动,建立招聘信息共享网络等,并邀请学院、学校相关老师来学院举行就业方面的指导讲座近20场次。

六、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

为保证就业,促进就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非师范生农村从教”、“山区志愿者服务计划”及“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参加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财政代为偿还,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加分等其他优惠政策。通过解读这些国家优惠政策及大力宣传,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处处可建功、行行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最后学院有11名同学成功通过挑选,参加了西部计划和农村支教项目。

[1]李军.金融危机视野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2]王婷.浅谈金融危机下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9,(16).

[3]王东.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4]肖秋芳.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J].世纪桥,2009,(18).

猜你喜欢
校友就业指导困难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校友风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校友风采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