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草变宝:福建大力发展菌草业

2010-08-15 00:53本刊编辑部
食药用菌 2010年6期
关键词:菌草产值食用菌

2010年10月9日,福州闽清县丰达生态农业大观园迎来了参加福建省菌草产业技术骨干培训班的近百名学员。眼前的山坡上,连绵不绝的草山草海,芦苇荡般随风起伏。庄主陈谟凑告诉记者:“这就是福建省菌草生物工程中心种植的巨菌草,共40公顷。今年5月下旬刚刚种下,你看,不到5个月时间,草棵已经长到4米多高。”

这40公顷巨菌草,每年可收割1.35万吨青草。福建太阳草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每年用这些草养鹅3万只,生产饲料3 000吨。另外,帮助丰达生态农业大观园种植食用菌500万袋;养牛2 000多头,鹅5 000多只,小羚羊3 000多头等。“因为纯生态养殖,这里提供的畜禽很受福州各大宾馆酒楼欢迎。”他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但长期以来,食用菌栽培与森林保护的矛盾一直无法解决。上世纪80年代,仅福建省栽培香菇一年 “吃掉”的木材就达到100万立方米以上。80年代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火喜研究员开始研究利用草本植物替代阔叶树及木屑栽培食用菌新技术并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食(药)用菌 “吃”林的矛盾,从而为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开拓了一条新路。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应用,菌草技术日趋成熟并不断向菌业生产及深加工、畜禽养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物能源等领域延伸拓展。专家们认为,菌草一次种植可长年收割,种植养护成本低;使用菌草栽培食用菌,比使用棉籽壳、玉米芯可缩短栽培周期20天左右,提高产量10%~15%,节约成本20%左右;用菌草饲养草食型畜禽,可节约饲养成本1/3;菌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生长周期短 (菌草的光利用率比阔叶树高4~6倍),在护坡固堤、保持水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重灾区在种植菌草后,地表径流量减少了30%,土壤侵蚀量减少78%。近两年来,宁夏、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各省先后从福建省大量引种菌草,用于食用菌栽培及生态保护。

“菌草循环产业”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功能得到了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两年,福建省财政每年都安排500多万元用于扶持推广菌草种植和利用,全省菌草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 300余公顷。据统计,每667平方米草地一年可产菌草2.5万~3万千克,能生产4 000千克鲜菇,产值3~4万元。去年福建10个试点县仅利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一项产值就达4 200多万元,今年菌草试点县扩大到18个,预计产值将超过2亿元,为农民带来巨大效益。据了解,菌草技术还作为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项目,使成千上万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广受宁夏农户的欢迎。

猜你喜欢
菌草产值食用菌
林占熺:让“中国菌草”造福世界
种植与处理菌草的机械现状探析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我国循环经济产值已达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