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玉米高产栽培的做法与经验

2010-08-15 00:51严永德任厚连王陆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6期
关键词:盖膜宣汉县农家肥

□李 涛 严永德 任厚连 王陆军

在四川省农科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宣汉县玉米单产连年增加,连续创造了我省玉米单产纪录。1995年在峰城镇138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701.5kg,1997年1.3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1010.8kg,创造了当时我省玉米百亩片和单个田块最高单产记录,被誉为“峰城经验”。2008年,12 080亩的玉米示范片平均亩产727.73kg,比全县玉米平均单产(527kg)增产200.73kg,增38.09%。超高产田块亩产达到1181.6kg,刷新了西南山地玉米高产纪录。2009年15 023亩玉米实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800.35kg,比全县平均亩产531kg亩增产269.35kg,增50.7%。取得上述高产纪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规范留行

规范留行是促进玉米与小春作物协调生长,提高玉米单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项目区为了实现留行规范化,组织专业队统一拉绳放线,改1.67m开厢宽窄行种植为1.33m对开,种双行。窝距13cm,缩行密株,使栽植密度达到7 500株/亩。

二、高产良种

项目区主要推广株型较紧凑、耐密性好、中偏大穗、中熟、广适、抗性强、抗倒、产量潜力大的杂交良种如登海605、成单30、高玉79。

三、机制肥团

一是肥土准备。1亩本地取菜园土400~500kg,加腐熟优质粪水 100kg,三元复合肥5kg,锌肥1kg拌匀,堆沤10~15天。二是使用南充生产的一种肥团机来制作肥团。三是整办标准苗床(长5m,宽1.2m),将肥团整齐排放在苗床中,每个肥团按1粒饱满种子,再薄盖细土,盖严种子为宜,然后起拱盖膜。盖膜要求是:选择2m长竹块(所插竹块间间距40~50cm,拱高33cm)起拱,盖膜时用细土将四周压实压严,保温保湿,促早出苗。

四、地膜覆盖

栽后10~15天,及早松行,在预留行中间掏挖施肥沟(沟宽23~26cm,沟深17~20cm),将农家肥施于沟的下层,化学肥料匀撒在农家肥上,再覆土做成低度瓦背型厢面,做到厢面土块细碎、平整。等下雨后及时抢湿盖膜。盖膜标准:膜面光滑整洁,四周细土压严压实,采光面达70%左右,达到保温、保肥、保水的效果。

五、增密移栽

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增加移栽密度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在移栽时使用“定位打孔器”进行定位打孔,单株双行,定向错窝移栽,确保移栽质量。大面积采取1.67m对开,宽行1.27~1.33m,窄行33~40cm。山区株距18~20cm,亩植株数4200~4800株。坝区株距23~25cm,亩植3 200~3 500株。坝区高产攻关田选用株型较好的中偏大穗型品种高玉79,1.5m对开,距株22cm,亩植4 000株。山区选用紧凑型品种登海605,1.33m对开,株距13cm,亩植株数7 500株。

定距移栽:制作好定位打孔器后,根据窝距确定横担(8号铁丝)长度,在盖好膜的两边顺膜打孔。当打好第一个移栽孔,前方铁丝就定下了下一个移栽点,如法炮制,就能确保移栽密度。

六、平衡施肥

对示范片进行取样土进行化验,准确了解土壤养分,根据玉米需肥种类和需肥量,针对性进行施肥。同时,为了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项目区主要采取了改传统肥料一底二追3次施用方法为长效缓控肥+复合肥料一次性底施技术。亩施玉米专用肥150kg,氮∶磷∶钾 =14∶7∶4,农家肥 2 500kg,锌肥1kg。追肥是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kg,底肥是在预留行中间掏一条施肥沟,将农家肥施于沟底,化学肥料匀撒在有机肥上,再作厢形成低度瓦背型。追肥用化肥深器深施。

七、绿色防控

项目区对玉米螟虫采取频振灯和生物导弹进行防治,具体方法按产品说明。大小斑病和纹枯病使用低毒高效的多菌灵和井冈霉素进行防治,实现了绿色无公害化生产。

八、化控防倒

当田间玉米抽雄2%~3%时,亩用30ml玉米健壮素对水15kg,均匀喷施,降低植株高度,防止玉米倒伏,促大穗,增粒重。

(通联:四川省宣汉县农业局636150)

猜你喜欢
盖膜宣汉县农家肥
背负式盖膜器与人工盖膜田间对比试验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保鲜膜能保几成鲜
浅谈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论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要点
四川省宣汉县招商引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