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如何利用影视手段挖掘整理民间体育文化遗产
——以陕西省为例

2010-08-15 00:44姜蔚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资料室影视民间

姜蔚丽

(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 陕西 咸阳 712000)

0 引言

民间体育文化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价值,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文化遗产,它的存在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种民间体育形式就像民族传统文化种质库中的基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而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民间体育的文化、习俗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保护民间体育文化遗产使之得以延续,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在世称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的陕西这块“自古秦中帝王都”之地,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民间体育文化,其文化传承有着影响整个华夏民族的意义.但是由于缺乏传承体系,随着民间体育艺人年龄老化和相继去世,一些民间体育项目目前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加之民间体育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大多以民间老艺人的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受传播地点和方式的影响使得民间体育没有正规的传播途径,同时缺乏整体收藏.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民间体育的抢救、保护、研究、利用几乎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1 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目前的现状

民间体育文化主阵地主要集中在农村,并根植于农村,但是由于受农村落后文化的限制而缺乏组织性、连续性.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的组织指导及有效搜集整理,导致民间体育文化一直处于口传心授、自生自灭的边缘状态,几乎没有文字记载的东西,更谈不上升华,加之人们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使民间体育得不到积极的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其破坏和毁灭.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批具有很高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民间体育失去市场而消亡,许多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也在不断消失.例如,地处古丝绸之路重镇临泾驿所在地陕西泾阳县的枣坪竹马,是一种融艺术表演与体育锻炼为一体的民间文化项目,辈辈相传,经久不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是回荡在泾阳这个文化大县的历史乐章,是民间文化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尽管枣坪竹马这一艺术形式曾经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但它目前却濒临没落的境地.由于社会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化,竹马这一艺术形式日渐式微,首先是人才青黄不接,愿意出大力气完整地将这一艺术形式传承下来的人越来越少;其次由于表演机会太少,竹马这门艺术正在淡出枣坪人的生活,竹马艺术表演程式被日渐淡忘.枣坪人老几辈创造的这门艺术,也许将在下两代人手中失传.同时,对这一民间体育的物力、人力和时间的投入也不甚理想,随着老一代艺人的渐渐谢世,该艺术面临断代的窘境.此外,宝鸡的社火、安塞的腰鼓、镇安花鼓、乾县的“蛟龙转鼓”及陕北秧歌等很多陕西民间体育文化目前均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老艺人手艺失传的严重危机.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民间体育文化遗产如清明节的踏青远足、端午节的划龙舟、重阳节的登高、那达慕的赛马等也正在逐渐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年事已高,普遍面临技艺失传、授艺无徒等难题.针对民间体育文化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严重危机,作为一个地区最高学府的高校,有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鼓励相关的专业教师和资料室对民间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收藏和传承,为民间体育这一平民文化提供一条向精英文化传播的现实而且可行的通道.

2 高校专业资料室对民间体育文化挖掘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继承民间体育文化遗产,避免它走向消亡,最好的办法是让它继续活在生活中,而后继有人就必须不断有一代代的年轻人掌握它、从事它.正像饶远教授建议的那样,学校作为集体教学的场所,最适合民间体育的学习和开展.在民族地区,当地教育部门可以考虑将民间体育内容融入日常的体育教学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很多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而造成学校体育设施匮乏的局面,同时也使学生们了解了本民族的民间体育文化,进而避免民间体育文化的链条出现断裂[1].

高校图书馆及专业资料室具有对精英知识与大众信息兼容并包的特质,可以为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一条现实而可行的通道.作为各种专业人才和设备最专业、最完备的地方高校,特别是体育专业资料室,除了服务于本专业的体育教学科研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优势,搜集本区域民间体育文化遗产,为当地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挽救做出贡献.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专业知识和有利的资源条件,对相关的民间体育文化遗产通过传统纸质资料收集整理及利用现代录音、摄像、三维影视手段等方法进行搜集整理,挖掘民间体育文化遗产中最厚重、最完整的文化底蕴,为传统民间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主要媒介,提高地方民间体育文化的地位和知名度,从而达到挖掘和传承我国优秀体育文化的目的.如地处陕西关中的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资料室就可以对享有我国13朝故都盛誉的西安和咸阳进行民间体育文化深层次的挖掘和整理,使陕西的民间体育文化遗产跨出国门,走向世界[2].

3 高校专业资料室利用影视手段对民间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3.1 充分利用三维影视等的手段抢救发掘老艺人的“独门绝技”

许多民间艺人已进入人生的暮年,他们或体衰力弱,或疾病缠身而只能闲居在家,已不能像过去那样从事民间体育活动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一技之长没能传给下一辈,因此面临失传的危险,为此我们应该拿起摄像机,从我们身边拍起,使那些抽象的文字性的灰色文献转化成直观的影视资料及片段,使其更易懂易学.要积极动员各地方的高校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和专业资料室依托得天独厚的高校教育资源,利用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影视手段对这些老艺人加紧采录、记述、整理他们的艺术技能、经验、经历,把潜藏在他们大脑中的艺术记忆挖掘出来,使这一份份的民间体育文化瑰宝作为遗产留传下来.

3.2 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是民间体育文化重要的信息知识宣传场所

民间体育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本身就是抽象的文化形态,通过诉诸文字并传承记录是最经典的保护方式.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作为藏书之处,自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转站.另一方面,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作为书刊查询、资料搜集的重要场所,能经常性的为科研人员提供所需,从而带动关于民间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保护民间体育文化最重要的一环莫过于加强全民的“民间体育文化意识”,所以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仅仅是相关研究机构的责任,更是整个文化系统中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3].而适当地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宣传,对体育人及体育专业资料室而言,既是责任也是义务.首先,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有绝佳的馆藏文献资源,能成为宣传的媒介和工具;其次,现在专业资料室一般都配有相关的影视设备、表演厅等,而影视在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中通过释放形象和声音信息让观众了解影片内容,可以让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都能看懂画面的形象语言,大大减少了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及文化层次不一的障碍,能拥有广泛的观众,从而有利于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加之专业资料室涉及很多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文献知识,其工作人员都是具有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因此在民间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过程中拥有不可多得的信息与人力资源.

3.3 借助影视手段设立专柜,对民间体育文化进行有形的、专业的收藏

高校院系资料室应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一些本专业承担的课题所需资料系资料室都应该具备,因为高校院系资料室是本学科资料最专业、最权威且最全面、最前沿的地方,因而也更应该搜集民间体育文化中那些原生态的东西,为此应组织专业教师下乡走访,到那些民间体育文化的聚居区和发源地去,调查民间体育文化的种类和数量,搜集整理民间体育文化的精华,将那些处于濒危状态、“瘫痪”状态的自生自灭的民间体育文化利用摄像机、录像机等影视方式抢救性地挖掘出来,并收集那些原始素材,将其保存于专业资料室,以备后继者学习和传承,像咸阳的牛拉鼓、陕北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渭南的皮影戏等等.对于那些可以存留下来的素材,还可以将其制成拓片,或者通过摄像机、录像机将其拍摄下来加以保存.对于那些不能留存下来的素村,应当将其记录下来,留下它的影子和形态[4].

3.4 利用现代影视技术和手段对民间体育文化进行收藏与传承

由于民间体育文化根植于农村,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民间老艺人几乎都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那些艺术只能靠他们口传心授,没有统一的文字性的资料,所以这些东西在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受个人感情和喜好的影响而改变了“原汁原味”,并很容易遗失.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老艺人的手艺进行文字记录或录音、录像,利用现代三维影视手段直观、再现、动作连贯的优势将其完成过程拍摄成短片,因为影视具有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影像和再现民间艺术原型的特点,所以可以将那些快要消逝的民间体育较为完整地予以再现,将现场发生的一切原始地记录下来,制作成影像资料,有利于进行专业收藏和保存,从而充分发挥资料室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挖掘出来的民间体育文化遗产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及时地传承,为此我们可以利用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的现代影视手段对民间体育文化遗产进行正规、广泛的宣传,整合民间体育文化遗产,并对挖掘整理出来的民间体育文化的纸质、影像资料建立档案,使挖掘出来的成果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下来,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遗存.此外,还应该尽可能在大学设置相关的民间体育课程,将传统民间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下去.在全国高校中,湖南吉首大学在这方面的工作就做的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设了陀螺、秋千、抢花炮、高脚马等民间传统项目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并组织了民族传统体育代表队[5].此外,陕西科技大学将陕北的秧歌设为课外活动项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传承陕西民间体育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地,可以在高校组织民间体育项目比赛,激发学生对民间体育文化的热情,以达到民间体育文化受众意识的提高.

3.5 利用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的宣传平台,让民间体育文化落地生根

民间体育文化遗产挖掘出来容易,但是让其落地生根却还存在很多困难,比如资金、专业技术人员、后辈继承人员等,所以把民间体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保护、继承与发展,让其落地并生根是非常必要的.这方面国家应该拿出专门资金,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间体育文化的普查工作,并在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建立民间体育文化数据库;对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人应给予命名和扶持;鼓励和支持各民族恢复相关的民俗活动,将其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继续办好民族体育运动会,扩大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加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和成果运用,让民间体育文化为当代人的生活服务;在适合的各级学校适当开设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课程,使青少年能够继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并在运用中、在活动中、在人群中加以保护,使其代代相传.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已刻不容缓,因为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速度远远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体育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叹息的那样:“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因此我们要积极、及时地充分利用高校体育专业资料室的有利资源和条件,组织专家、专业体育教师对民间体育文化进行专业的、及时的挖掘整理和挽救.众所周知影视媒体的逼真再现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对受众意识的震撼和体育精神的激发也是任何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影视视听复合信息作用于人耳的深层刺激,通过影视手段将体育比赛、网络、学校和高校体育资料室相结合,提高民间体育的地位和知名度,以实现专业资料室参与民间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功能和使命.

[1] 赵 文, 胡小明.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考[J]. 体育与科学,2000,(5):18-20.

[2]张东秀,顾晓艳,王雅琼.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2):14-20.

[3]陈颖川.东方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变[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3):57.

[4]王亚琼.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育[J].黔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3):66-69.

[5]姜蔚丽.影视手段在挖掘整理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中的意义和作用[J].兰台世界,2009,(10):53-54.

猜你喜欢
资料室影视民间
影视展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院校资料室发挥主要作用方式的探讨①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影视风起
影视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