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浅析

2010-08-15 00:51罗宏京
山西建筑 2010年20期
关键词:密集工程管理

罗宏京

0 引言

激烈的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迫切的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而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要求我们探索合适的途径对其加以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是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管理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多承揽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总承包工程项目,在这个层次上的竞争是直接在知识能力基础上的竞争。企业竞争优势从某种程度上就体现在企业长期运营积累的工程经验和外部关系、员工创造性的和高质量的知识体系、企业的专利或先进技术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资源的能力等。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突显,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经营和发展不能仅依赖于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资源,而需更多的依赖于知识资源。创造、传播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借鉴国外大型承包商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本文首先讨论了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特点以及国内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不足,并提出了工程总承包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框架和实施要点。

1 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特点与现状

我国目前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企业主要是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发展而来的。根据对工程总承包企业定位的分析,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具有知识密集的特征,具体表现在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管理密集三个方面,这些特点反映出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为主阶段的一般施工企业是不同的[1]。智力密集要求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技术密集要求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管理密集则要求企业能利用管理和组织知识对企业和项目运作所涉及的资源要素进行有效管理。

从我国建筑业面临的挑战来看,我国现在要培育发展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是具有很强竞争实力的建筑企业,与国外大型建筑企业相比,目前,我国工程总承包主体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智力密集程度不高、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知名度不高、营销渠道不畅等方面,要缩小这些差距,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相关政策的配套改革外,还迫切的要求企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探索合适的途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 工程总承包企业知识管理实施对策

工程总承包企业应通过组织创新、塑造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为知识管理搭建技术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等措施,从组织、技术、人才、文化几方面培育知识管理所需要的运作环境,并通过建立企业知识库,获取、积累、整合知识资源;通过有效的界面管理,促进知识传递、交流与共享;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2,3]。

2.1 建立学习型组织

知识组织创新是知识资源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对企业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必然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知识活动的要求相匹配。针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可以在此基础上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形成一种网络层次结构,它同时具有网络和层次两个方面的特点。信息在各个级别、各个专业能够充分的流动,不再受中间环节的干扰。

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以从激活员工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团体学习、建立共同愿景和系统思维五个方面着手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的过程可以用组织学习模型来抽象地描述,主要包括对知识的识别、搜集、组织、共享、应用、反馈、创新这一循环过程。同时这一学习过程还有赖于其他内外因素的支撑,诸如稳定可靠的技术保证、良好的沟通手段、合理的规划组织以及合作学习的文化氛围等则是组织学习的外围环境保证。

2.2 塑造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

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建立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新型企业文化。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鼓励学习和创新,鼓励新思想和尝试,要求培育一种共享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通过营造一种高度评价、重视和支持学习与知识共享的氛围,促使员工将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首先应培植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形成自然而然的共享行为;其次应完善内部知识网络,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再者应建立知识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共享,形成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导向明确的典型示范机制。

2.3 建设企业知识库、构建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知识财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应对这些知识加以积累和保护,使之充分共享并积极利用,把知识优势转化为利润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建立知识库。知识库的建立将对提高知识管理效率发挥较大的作用。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知识来自于项目中的积累,根据总承包企业的业务范围可以把知识库中的显性知识按照设计类、招投标报价、管理、资源和专利等分类存储。

总承包企业构建知识管理技术平台时要特别注意构建内联网、外联网和群件技术。内联网和外联网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其他知识管理技术均要在这一平台上运行。因此,构造一个安全、高效、灵活的内联网和外联网是企业知识管理实现技术中的基础性内容。群件是帮助群组协同工作的软件,一般包括电子邮件、文档管理与工作流应用等几大部分,它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共享、业务流转的基础通讯设施。群件对企业员工来讲意味着一种高效的协同工作手段和企业战略的解决方案。目前常见的群件产品主要有Lotus公司的Notes/Domino,Novell公司的Group Wise和 Microsoft公司的Exchange。

2.4 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改变和提高企业原有的技术能力,丰富企业知识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工程总承包模式在采用新技术、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的建设项目上是具有优越性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1)改变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进行技术改造的传统思维,树立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战略性投入的新观念,以市场为导线,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研究开发力度;2)设立技术创新机构,制订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在企业内部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负责制,以技术开发部门为主按照规划与计划组织技术创新的实施,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开会研究处理重大技术问题;3)善于借用外部知识资源,为我所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关企业的合作研究,尽快将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发出更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4)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专利规则占领市场,并把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构建鼓励科技人员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形成知识产权为目标的激励机制;5)注重创新成果推广,形成良性循环,避免造成大量科技创新成果的浪费。只有将以上方法综合灵活应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结语

激烈的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迫切的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而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要求我们探索合适的途径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本文以知识为切入点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借助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向企业核心能力的转换以及知识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中的增值,走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管理密集的道路来努力增强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竞争优势。

[1] 郑 磊,成 虎.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建筑经济,2004(8):13-17.

[2] 裘建国,李启明.建筑企业的知识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1):43-45.

[3] 程 敏.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中的知识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密集工程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耕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密集恐惧症
子午工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全球导航四大系统密集发射卫星
工程
欧盟等一大波家电新标准密集来袭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