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0年皋落项目区建设探讨

2010-08-15 00:48马玉民
山西水利 2010年5期
关键词:垣曲县项目区措施

马玉民

(垣曲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山西 垣曲 043700)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端,运城市东北隅,黄河沿县境南缘流过,隔黄河与河南新安、渑池相望。皋落项目区距垣曲县城4km,涉及皋落、下回2个行政村,共3928人,中低产田改造面积246.7hm2。

1 基本情况

1.1 地形地貌

皋落项目区地处中条山腹地,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和山前冲积平原区,东西略窄,南北略长,有丘陵地貌特征。

1.2 水文气象

该区域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各季节干燥多风,夏季雨量较多,无霜期210d,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13.3℃,多年平均降雨量635.1mm,降雨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9月,有“十年九旱”之称。

1.3 社会经济情况

皋落项目区仍属自给自足的半封闭农业经济,生产水平低下,农业经济处于简单再生产状态,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1.4 地表径流及水质分析

皋落项目区位于垣曲县城附近亳清河上游,与新城镇相连。亳清河发源于山西省绛县横岭关下,经闻喜县马家窑流入垣曲县境内,流经十八河、清源、皋落、长直、王茅、古城入黄河小浪底水库,全长48km,流域面积570km2,在垣曲县境内长40km,流域面积500km2,最大洪峰流量4420m3/s,最小洪峰流量0.9m3/s。项目区上游人口密度小,无煤矿铁矿、化工厂等污染企业,经水利部门检测,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适宜对项目区农作物进行灌溉。

2 规划目标

2.1 建设原则

遵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以农、林、水措施为重点,生物工程、耕作措施紧密结合,建立山、水、田、林、路配套的工程体系;按照粮食自给原则确定基本农田建设规模;各项治理措施布置规模,充分考虑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并进行多方案比较。依据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坡地变梯田、旱地变水田。

2.2 建设内容

水利措施:建3处排灌站,3台变压器,架设10kV输电线路1km,380V输电线路0.6km,100m3蓄水池5座,高压输水钢管5.87km,低压输水塑料管9.6km,防渗渠道2.88km。

农业措施:改良土壤215.6hm2,修农田机耕路6.21km。

林业措施:营造农田防护林10942株,使区内246.7hm2农田得到保护。

预计项目工程总投资437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285.41万元,农业措施投资77.63万元,林业措施投资37.33万元,其他费用36.63万元。

3 必要性分析

3.1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提出加快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这对垣曲县抓住机遇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十年,垣曲县将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农业开发项目区的建成将大力推动当地桑、果、椒、畜、蜂、烟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3.2 当地群众的迫切需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及城乡居民对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的提高,项目区群众强烈要求引亳清河水上干塬,变旱田为水田,提高农产品单产,建设蔬菜大棚基地,充实“菜篮子工程”,带动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

4 可行性分析

4.1 经济效益分析

财务盈利分析: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建设施工期1年,正常运行期15年,拆现计算的基准点选在建设期第一年的年初,基准点序号为0,项目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性行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财务基准拆现率为8%,投资回收期从第一年算起,基准投资回收期暂定为6年。

项目区冬小麦治理前180hm2,治理后180hm2,复播玉米治理前133.3hm2,治理后180hm2,棉花面积治理前26.7hm2,治理后26.7hm2,其他作物治理前40hm2,治理后40hm2。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的投入产出取价原则,取当地农作物前三年平均价格为基础,小麦2.0元/kg,玉米1.8元/kg,其他作物1.5元/kg。单产以前三年平均值为基准,并假定在计算期内保持不变。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计算,内部收益率为30%,大于基准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897.60万元,大于零;动态回收年限3.31年、静态回收年限2.80年,均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投资利润率35.69%;投入产出比为2.14;各项经济评价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工程项目在财务上具有可行性。

4.2 社会效益分析

随着项目的建成竣工,区内农业生产将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将逐步加快,农民经济收入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周边村镇的农业发展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极大地促进全县农业产业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可切实改善当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对促进城乡融洽、缩小城乡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3 生态效益分析

工程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调节田间小气候,使水环境达到相对平衡、稳定状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新格局。项目区建成后,农田林网将逐步完善,对改善生态环境大有益处。土壤改良后,可加大水分的渗透系数,减少水土流失,抑制土壤沙化。

5 结语

工程实施后,每年可新增农业总产值257.81万元,农民纯收入增加210.86万元,人均年纯收入增加537元。综上所述,垣曲县皋落项目区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保证,工程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实施。

猜你喜欢
垣曲县项目区措施
山西省垣曲县:科技服务进果园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以茶富民 以茶兴县——山西省垣曲县立足山区优势打造农民增收新引擎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山西垣曲县科协联合专业协会送技术到地头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垣曲县:成立机关党委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