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

2010-08-15 00:51陈世彬
山西建筑 2010年16期
关键词:晋城客运站进站

陈世彬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型城市不断催生,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发达的交通系统来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作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具有其他交通工具所不具备的便捷性、高效性,因此汽车站建筑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我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累积了一些工作实践经验,对汽车站建筑设计有以下几点感受,现提出来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1 客运站建筑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早期建设的客运站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长途客运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资源配置低效,部分客运站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城市的发展和运力需求,缺乏规划,标准落后,配置功能不全。2)缺乏人文关怀,站场规划设计拥挤,仅能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环境普遍较差,流线混乱,功能分区不明显,在整个乘车过程中会给乘客带来焦虑、急躁等不良感受。3)生态环境恶劣,站内环境污染较大,充满噪声、废气以及固体废物,缺乏绿化景观,导致候车舒适度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设计晋城市汽车客运东站时以建设一个功能高效,立体生态的客运站为目标,并探索客运站规划建设的新模式。

2 工程概况

晋城市汽车客运东站选址于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凰岭森林公园以北,红星街以南,西侧为城市主要道路三晋路。规划总用地面积13.8 hm2,地形北高南低,除北侧有少量民房外,并无其他永久建筑物、构筑物。从区域上讲交通便利,适合客运站建筑的选址。

3 设计原则

1)对场所以及建筑所在场所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给予全新的诠释。2)塑造一级车站特色鲜明、丰富的整体形象,成为整个城市新的地标性建筑。3)创造一级车站所必须的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4)深入的对场地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利用,使建筑功能与地块的关系很好的结合。5)特别关注了汽车站建筑各种流线的组织,在运用新设计理念,新技术的同时力求合理的功能与人性化设计的完美结合。

4 规划用地分析

场地西北面的三晋路为该城市的主要道路,用地东北面的红星街及东南、西南面均为规划路,整个用地南北向有较大的高差。

由于本案用地地形复杂,基于本项目在功能及使用上的特殊性,所以必须将场地进行分区域,分功能的平整。我们确定“三块台地,两条轴线”的规划结构。“三块台地”由西南到东北由低到高依次为城市汽车年检用地,该地块与其他几个地块隔开,功能独立。第二块为城市广场,站房,公共交通停靠用地。第三块为长途发车及检修用地。“两条轴线”依次为南北向的建筑及景观中轴线及东西向的城市景观轴,通过以上规划结构的确立,以清晰的几何秩序来统率整个场地结构,将车站各个分区有序的组织在一起,将主楼作为地标以控制全局,整个分区明确,既方便联系,又不干扰。

考虑到城市形象和人流的集散,我们将站前广场设计在三晋路中段。同时为了避免各种公共交通停靠及长途车到站、出站车流给三晋路形成的阻塞,我们把城市公共交通出入口设于三晋南面,把长途车流的出入口分别设于用地北面规划红星街及三晋路北面,通过出入口将各车流引入场地内部后,利用场地的高差、道路、停车场的合理组织使不同性质的车流分别通过三晋路和红星街出入口离开场地。

5 规划布局,功能块的规划

我们按照晋城市汽车客运东站的建筑设计要求,将其分为七大功能区域:A:站前广场;B:站房;C:长途汽车场地;D:公共交通场地;E:公寓;F:汽车年检地;G:预留用地。

在确定各个功能块位置的问题上,我们立足于自身功能块之间既各自为区域,又紧密联系,合理组织内外部交通,人车分流,方向明确。

6 设计理念

1)现代建筑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部的功能,本案综合服务厅、候车厅等大空间的存在使我们在形体构思时以简洁、现代、大气的理念贯穿始终,在追寻功能的同时也注重后现代主义对人文精神的关怀。2)“河”的隐喻:晋城古称“泽州”,河流是承载历史的符号,是流淌着的记忆密码。晋城则为沁河和丹河滋养而生,沁河是晋城生命的起源,丹河是晋城文明的摇篮。两条河就像蜿蜒玉带,又像绵延思绪,她们把晋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来。于是我们有了在建筑上书写历史的想法,综合服务大厅的屋面仿佛两条连绵的河流为每个人讲述着千年晋城的悠久历史,同时也将见证着古老晋城新的腾飞。3)《凤台县志》中曾有“有凤来栖”的记载。相传,神鸟凤凰曾落凡泽州,为泽州百姓带来过灵光祥瑞,于是晋城又称凤台。在本案中候车大厅的平面形状及屋顶的飞檐仿佛那凤凰舞动着翅膀,再次来到这美丽的晋城,给人们带来富裕吉祥。

7 交通流线

7.1 人流

1)进站乘车。进站人流:我们通过西侧的站前广场将乘车人流引入场地内,通过大踏步进入站房二层的售票大厅,乘公交车、的士车及私家车的人流则直接进入二层的售票大厅。

站房内部人流:综合售票厅→辅助服务及行包托运→安检→候车厅→站台。

2)长途车到达出站及换乘。长途车到达一层落客区下车可便捷的进入出站门厅,沿着门厅走便到达明确的有批示的私家车停车场、的士车乘车处及公交车乘车处和换乘出口,方便到站旅客快速的找到自己适合的出口方向。

7.2 公共交通流线

在本项目中,我们提出了“到达大厅”的新理念,为以往忽略的到站人流做了详细的设计,除此以外我们在本项目的地形特点基础上大胆运用了航站楼的立体交通系统,使整个流线更趋于人性化。我们将公共交通流线通过坡道直接引入到二层下客区,使大量进站出发人流直接进入到综合售票厅,大大减少了乘车出行过程中携带行李行走的不便,同时将各种人车流线做了立体分流,减少了交叉,更安全、更便捷。

1)公交车流线:进站→二层下客区→停车→等候区→载客区→开出。

2)出租车流线:进站→二层下客区→等候区→载客→开出。

3)私家车流线:进站→二层下客区→停车→开出。

7.3 长途汽车流线

长途客车流线:进站→下客→安检,修理→加油→停放→待发→开出。

8 景观设计

景观规划以“山、林”为主题,点线面相结合,手法多样统一,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广场环境。在主轴上以现代园林几何型绿化为主,强调自然元素的人工构成,营造出现代大气的广场空间特色。

“凤凰岭观凤凰城,绿树青风怡人心”我们将有深厚自然人文历史的凤凰岭公园美景融入建筑当中,底层的架空,二层的抬高,通透的玻璃面都是对自然的呼应。人们身处这座现代、舒适的车站内,时刻都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景。本案建成以后将和凤凰岭公园一起成为晋城东大门的迎客松。

9 结语

安全、舒适、高效是车站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是汽车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客运站建筑的设计在考虑合理流线的同时,更要关注建筑本身的城市形象,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氛围,并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形象的新时代建筑。

[1] 马江山,李明顺.武汉市对外交通客运站点布局评价研究[J].山西建筑 ,2008 ,34(5):36-37.

猜你喜欢
晋城客运站进站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辽宁朝阳“安晋城”略考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浅谈客运站规划原则及流线组织——以武清汽车客运站为例
大型铁路客运站畅通工程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马不停蹄找到你
高铁客运站分区式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马不停蹄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