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泻湖公园为例探讨生态恢复设计的应用

2010-08-19 10:06
山西建筑 2010年23期
关键词:植物目标生态

张 晓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城市面临巨大的生态压力,人们开始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中。同时,伴随经济结构调整的频率加快,企业转型和场地老化等因素给城市带来大量废旧场地,如何合理利用和改造这些场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生态恢复设计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1895年,奥姆斯特德在波士顿沼泽地所创建的“蓝宝石项链”让人们领悟到生态恢复设计的重要意义,随后,纽约中央公园的成功建设进一步论证了其重要性。1987年国际生态恢复协会SER成立,并于2007年创建了全球恢复网络(GRN),为全球的生态恢复设计创建了平台。生态恢复设计成为了后工业时代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和废旧场地更新的一种重要方法。

1 生态恢复的概念

根据国际生态恢复协会(the 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ernational,SER)的定义:“生态恢复是帮助一个已经退化、损坏或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过程。”SER将生态恢复进一步阐述为:“一种启动或加速了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意识的活动,并在这种恢复活动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健康,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其内涵就是恢复被损害的生态系统,并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况。

2 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2.1 生态恢复的目标

生态恢复的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人文目标、生态目标和研究目标三个方面(见图1)。其中,生态目标是基础目标,直接决定了生态恢复项目的成功与否,人文社会目标表示项目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满意度,研究目标主要指项目带来的经验,有利于以后恢复项目的发展和完善。

2.2 生态恢复的原则

1)适应生态系统原则。适应生态系统是指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和不同层面上的生态系统结构,并结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维持生物多样性。例如,植物种群的设计可以模拟当地植被的顶级群落;设计时考虑动物的生存需求,如候鸟的栖息地和路径。2)地方参与性原则。在进行生态恢复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场地的参与性,其中包括:本地的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文化参与、社区中人们活动方式的考虑和增强社区生态意识。3)因地制宜原则。在植物种植规划方面,一方面要达到一定环境质量改善和美观要求,另一方面,要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本土的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避免大量引进新物种,可以适当保留已经成熟的植物群落。4)可持续性原则。生态恢复的可持续性包括了系统本身的可持续性和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例如,在生态恢复设计中考虑雨水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物的处理。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近期建设和远期建设相结合,近期应该重点解决环境质量问题较严重的地区,并考虑适当的人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经济意义,为远期的项目建设做准备。5)完整性原则。完整性主要是指景观的完整和连续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恢复的场地作为城市景观和绿地系统规划的一部分,要加强与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连续性,以达到城市景观的完整。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和食物链要能够达到自我循环,达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

3 生态恢复的一般步骤

1)建立一个高效的合作团队,实现景观规划与其他学科的合作。2)场地现状分析(调查场地的植被,土壤,水文等)以及项目的历史背景评估。3)了解场地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密切关注周围的土地用途、相关法律法规、资金和土地管理机制,并预测该区域远期的土地利用。4)通过历史资料、场地的现状以及对将来状况的预测建立场地恢复模型。5)从战略上解决技术、生态、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上的限制问题,并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到项目中。6)根据场地的需求、项目背景和合理的生态系统类型,设定生态恢复目标。7)通过图形和文字资料,描述预期成本、设计过程和恢复结果,然后制定详细的设计和施工图纸及规范。8)实施规划项目,恢复设计的实施要与最初的目标相一致。9)对恢复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控,使系统的管理与生态系统相适应,这样可以给未来的类似项目带来参考和借鉴。

4 生态恢复的实际案例——泻湖公园恢复改造设计

4.1 项目背景简介

项目场地位于加利福利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南部,其前身是一个停车场,曾在二战时被推平作为军事基地,场地所有的表层土都被移除,几乎没有植物能够再生。2002年,由于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种本土的湿地植物(tarweed),并通过对航拍照片和周边场地分析,确定了这个区域能够支持一些本土湿地植物群落的再生。于是加利福利亚大学邀请了Van Atta设计公司在这个场地进行生态恢复建设。

4.2 案例特点

1)创造了能够引导生态循环和人流的路径。设计中通过一个木质路径网将宿舍、泛湖、海滨联系在一起,起到引导人流和径流的双重作用。2)参照加利福利亚本土的湿地结构和类型进行湿地恢复建设。3)成功管理了从附近宿舍楼和草坪来的径流。设计通过一个双向运输系统通过自然的水路引导较小的径流到泻湖,较大的径流则被引导到地下,避免对生态沼泽和湿地网络带来污染。4)在植物种植规划中采用本土已经有的植物群落,并在沿路的地方用观赏性较高的植物,达到美观的效果。5)将修剪的植物作为肥料循环利用,并在1年~2年内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6)在保护价值较高的缓冲地带用带刺的灌木避免人的接近和破坏。

4.3 案例带来的启示

泻湖公园在设计中强调了生态观念,设计的前提是对于场地生态潜力的肯定和积极的生态恢复观念。这种生态价值观念带来的启示包括了两个方面:1)在新开发的土地开发前进行生态价值检验,生态价值较高的地方应该重新考虑开发问题;2)要做好废弃地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在生态恢复项目中,人的参与“度”控制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一方面,要防止过多的人为活动对恢复地造成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考虑适应本土居民的居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

在生态恢复项目中要尽量结合当地情况,应用本土群落结构和本土植物,适应本土生物的栖息状况。并力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5 结语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和废弃地再利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应用生态理论指导城市建设,将生态恢复的设计方法应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中。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一些成功的经验对目前的恢复地区进行本土的生态复兴。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中山市岐江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

[1][美]R.Skabelund.Successful Ecological Restoration:A Framework for Planning[J].Landscape Architecture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ies Number,2008(2):25-26.

[2][美]Claire Latan.Paradise Put in Place of a Parking Lot[J].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9(4):141-142.

[3]赵振斌,包浩生.国外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01(7):53-54.

[4]邓 波,包志毅.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3(7):128-129.

猜你喜欢
植物目标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生态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