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外界面的场所营造

2010-08-21 11:19李广杰
山西建筑 2010年9期
关键词:住区界面设计场所

李广杰

城市住宅外界面,对建筑而言是室内空间的外壳和表皮;对于城市和社区来讲,它又是室外空间的“内壁”。因此,城市住宅的外界面对于城市空间和社区空间的场所营造具有重要意义。

场所的形成必须以人的体验和感知作为依据,孤立地考察物质环境是没有意义的。人作为建筑空间的观察者与体验者,通过自身的运动过程完成对周边空间的观察和体验,对场所环境形成整体的意象认识。因此,我们可以依据人的体验路径,将城市住宅外界面从视觉角度分为以下两类:

1)住区外围面向城市空间的界面——包括面向自然边界、面向城市边界的界面等;

2)住区内部的各类公共空间界面——包括住区内部庭院空间以及节点空间的界面等;界面设计与场所营造,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认为,场所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人们通过对场所空间的定位感和场所特性的认同感来获得对场所的认知。

在城市住宅的外界面设计中应该以人的主观体验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针对具体的空间环境作出适当的回应,促进有意义的居住场所的生成。

1 面向自然边界的界面

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意象可以分为形态意象、空间意象和情感意象三个层次。住宅外界面可以分别从形态模仿、空间的围与透、情感意象的关联性三个方面,挖掘基地特有的存在特征和意义,获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共生。

1.1 形态的模拟

通过住宅外界面的形体、色彩以及质感回应和模拟自然地形、肌理等要素,取得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安藤的六甲山集合住宅通过退台式的建筑形态,建筑与山势相互融合,赋予建筑以全新的特点。

1.2 空间的围与透

通过建筑界面在空间中的退让、渗透与围合,强化自然环境的内在特征,促进住区内外环境的融合。某小区采取扇形平面布局,前点后面、前低后高的群体组合,保证了住区群体界面的渗透性,将自然美景纳入到住区内部,促进了住区内外环境的融合。

1.3 情境关联

以适当的建筑手段将建筑与场所意义、空间意境相结合,通过人的联想与想象,建筑与场所环境相锚固。海南博鳌的运河社区通过对江南民居的抽象临摹,将临水平台、水岸台阶、入户空间等生活场景植入社区,再现了水乡生活的场所意象。

2 面向城市边界的界面

2.1 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通过住区界面的宏观组织,通过人流引入、视线的渗透以及阴角空间的边界域效应,将城市人流和社会交往引入社区,使社区空间获得与外界对话与交流,从而激发社区的活力(见图1)。

2.2 对历史文脉的传承

历史文脉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表层风格与深层沉积。对于前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基地环境,对建筑风格或继承、或变异,或采取更为务实的拼贴策略;对于后者,则应在更深层次上对文脉进行深层挖掘与隐形继承,从而获得历史的延续感。

3 面向住区内部空间的界面

3.1 生活庭院界面

生活庭院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最基本单元,是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对居民的居住质量影响最大。从实践来看,我国住宅间距多依照日照间距进行确定,D/H值大都在1~1.5之间,院落空间前后间距相对狭小。

3.1.1 界面的水平柔化

通过平面的整体错列式布局、斜列式布局等方式,对规则的矩形围合进行适当的收放、转折、变形,将生硬的直线形边界转化为亲切的柔性边界,从而丰富庭院的空间层次。

3.1.2 界面的竖向收放

在竖直方向,通过底层架空组织外部空间,使住宅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流动”起来,促进院落空间内外的渗透与联系(见图2);通过住宅顶部做退台或倾斜处理,拓展了空间的开敞性,同时增加了天际线的趣味性。

3.1.3 界面的层次化和活跃元的引入

在界面设计中,通过增加界面层次,拉大界面的景深,界面的意义不再仅为表皮和薄层的概念,而是拓展为具有一定深度的空间域,这样内外空间不再相互对立,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见图3)。其次,在设计中将住宅的入口空间、楼梯间、起居空间等适当强化,进行个性化的造型处理,从而使居住者获得对场所的认同感(见图4)。

3.2 节点空间界面

住区中的节点空间(比如片区出入口、空间转折点等)是形成住区空间结构的关键部分,也是形成场所意象的重要因素,需重点处理。在设计中,应从场所营造的角度对相应界面做特殊处理,从而提升住区的景观品质和可识别性,形成完整的住区意象。

表1 基于不同场所环境的城市住宅外界面设计策略

4 结语

在城市住宅外界面设计中应参照居住者对居住场所的主观体验,针对不同场所类型的空间界面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与周边环境积极互动的同时促进居民对居住场所的认同并最终实现诗意地栖居具体设计策略(见表1)。

[1] 王承慧.从建构城市生活角度谈住宅造型[J].建筑学报,2006(2):10.

[2] 荆子洋,张 键.以连续性公共空间组织为主线的小区规划[J].建筑学报,2006(4):9-12.

[3] 田宝江.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层次论[J].城市建筑,2005(3):10-13.

猜你喜欢
住区界面设计场所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听的场所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远离不良场所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