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氟醚与七氟醚对老年人麻醉后苏醒和认知的影响

2010-08-24 03:04赵志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5期
关键词:异氟醚七氟醚苏醒

陈 莺,赵志斌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连云港 222002)

异氟醚与七氟醚对老年人麻醉后苏醒和认知的影响

陈 莺,赵志斌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连云港 222002)

目的:比较异氟醚与七氟醚对老年人麻醉后苏醒和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n=40)和七氟醚组(n=40)。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监测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测定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以及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患者的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麻醉后苏醒较异氟醚快,但两者对麻醉后老年患者认知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异氟醚;七氟醚;老年;苏醒;认知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1-2]吸入麻醉药应用后,会产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异氟醚与七氟醚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本观察拟通过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ASAⅡ~Ⅲ级、年龄大于63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n=40)和七氟醚组(n=40),所有患者均排除应用抗胆碱药、镇静催眠药以及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史,所有患者术前均排除老年痴呆等明显认知功能变化的病史。

1.2 麻醉用药

全身麻醉诱导用药:异丙酚 1.5~2.0 mg/kg+芬太尼0.1 mg+维库溴铵8 mg+环甲膜穿刺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适量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气管内插管后分别以异氟醚和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麻醉期间吸入麻醉气体浓度介于1 MAC和2 MAC之间,如果高于2 MAC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麻醉深度,则静脉追加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如果低于1 MAC仍不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则根据具体情况加快静脉输液,泵注适量多巴胺或减浅麻醉维持循环。麻醉期间维持患者血压波动小于30mmHg、心率波动小于30/min。术毕停止麻醉药吸入,接麻醉气体吸附器,然后常规给予新斯的明0.01~0.02 mg/kg+阿托品0.01 mg/kg拮抗肌松效应。拔管指征为:能听从口头指令、能睁眼、呼吸频率为16~25/min、潮气量为300 ml以上以及SpO2不低于95%。术后镇痛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方法为芬太尼 10 μg/(kg·d)背景输注,患者自控给药0.2 μg/kg,锁定时间为15 min。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输液量。监测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于麻醉前、手术后3 d和7 d分别测定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n=10)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以及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七氟醚组的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1),见表2。术后第1、3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n=40)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n=40)

项目 异氟醚组 七氟醚组年龄(岁)性别(男/女)手术时间(h)输液量(ml)66.0±2.2 22/18 3.5±0.4 2 349±329 67.0±2.4 19/21 3.2±0.5 2 378±340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s,n=40)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s,n=40)

与异氟醚组比较,*P<0.01

组别 苏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异氟醚组七氟醚组18.5±3.3 11.2±1.4*24.6±4.5 15.1±2.3*

表3 两组患者MMSE评分的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MMSE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麻醉前 术后3 d 术后7 d异氟醚组(n=40)七氟醚组(n=40)22.7±2.3 23.1±1.8 21.8±3.1 22.1±1.4 22.3±1.8 22.9±2.1

3 讨论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剂,七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为0.63,异氟醚为1.4,因而七氟醚较异氟醚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与异氟醚相比较,七氟醚更接近人们所期待的理想吸入麻醉剂[3]。本实验中发现七氟醚可明显地加快患者的苏醒,减少可拔除气管插管的所需等待时间,从而大大缩短了术后苏醒监护时间。

MMSE是研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常用方法,每次测试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且可准确反映意识、理解力、定向力、记忆力的恢复情况,尤其适合于老年患者[4-5]。在本实验中两组患者麻醉前认知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MMSE评分无明显下降,提示七氟醚或异氟醚麻醉没有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有研究显示,术后患者虽然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但所占比例并不大,主要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而且多发生在手术后24 h,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认知功能可逐步恢复[6-7]。而健康志愿者在应用吸入麻醉药后,学习记忆功能会发生一个短期的变化,但无长期作用[8]。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年龄增加、教育水平低、麻醉时间延长、二次手术、术后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等,均可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概率上升[9]。因此,笔者考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患者原有疾病之间应该有联系,单纯应用七氟醚或异氟醚后,即使有学习记忆发生改变,也多是一种短期的、一过性的,而长期的病理改变的发生还不能确定。

[1]Culley DJ,Baxter MG,Yukhananov RY,et al.Long term impairment of acquistition of spatial memory task following isoflurane-nitrous oxide anesthesia in rats[J].Anesthesiology,2004,100(2):309-314.

[2]Gerriets T,Schwarz N,Bachmann G,et al.Evaluation of methods to predict early long-term neurobehavioral outcome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Am J Cardiol,2010,105(8):1095-1101.

[3]Ro rtgen D,Kloos J,Fries M,et al.Comparison of early cognitive function and recovery after desflurane or sevoflurane anaesthesia in the elderly:a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r J Anaesth,2010,104(2):167-174.

[4]Rasmussen LS.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incidence and prevention[J].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2006,20(2):315-330.

[5]Ramaiah R,Lam AM.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the elderly[J].Anesthesiol Clin,2009,27(3):485-496.

[6]Chung F,Seyone C,Dyck B,et al.Age-related cognitive recovery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J].Anesth Analg,1990,71(3):217-224.

[8]Hanning CD.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J].Br J of Anesthesia,2005,95(1):82-87.

[9]Rohan D,Buggy DJ,Crowley S,et al.Increase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24 hr after minor surgery in the elderly[J].Can J Anaesth,2005,52(2):137-142.

R614

C

1674-4721(2010)09(a)-075-02

2010-06-02)

猜你喜欢
异氟醚七氟醚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七氟醚与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人参皂苷Rg1对异氟醚诱导caspase-3活化的影响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异氟醚抑制Notch-1通路诱导小鼠神经干细胞凋亡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