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当地人民“自己的银行”

2010-09-04 09:53蓁图冯俊涛
当代贵州 2010年16期
关键词:桐梓县联络员建档

■ 文/本刊记者 蒙 珺 叶 蓁图/冯俊涛

倾力打造当地人民“自己的银行”

■ 文/本刊记者 蒙 珺 叶 蓁图/冯俊涛

桐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服务“三农”为工作中心,在全省首创实行村级信贷支农联络员制度,积极着力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业务拓展,成为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顶梁柱。

桐梓县农信社领导在楚米信用社支持的蔬菜基地调研 。

又是一年农忙时。桐梓广袤的土地上,瓜果飘香,到处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郁郁葱葱的蔬菜大棚里,在硕果累累的桃李果园深处,在谷黄麦熟的田间地头,在机声欢歌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热闹繁华的各类市场,随处可见农信社员工忙碌的身影。他们一方面开展延时服务,加快审核,及时为农民办理贷款手续。一方面进村入户调查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大力宣传讲解贷款政策。

分布在桐梓县的农村信用社32个营业网点,以服务“三农”为工作中心,倾心服务哺“三农”,积极着力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业务拓展,成为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顶梁柱。

村村聘请信贷支农联络员,农民贷款不再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当万物复苏、时不我待的春耕大忙季节来临之际,广大的农民朋友却因资金短缺无钱购买种子、肥料等急需的物资,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失望和沮丧的事。反之,要是能及时为群众解决迫在眉睫的信贷资金,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难关,那真是雪中送炭。

过去,一些农民希望致富的愿望与资金短缺的矛盾突出,始终处在“增收无业,贷款无门,致富无路”的境地。被当地农民亲切称为“自己的银行”的桐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桐梓县农信社),像一场“及时雨”,播洒在农民的心坎上。

2009年,元田村村民令狐荣涛发展蔬菜基地20余亩,但苦于资金周转困难,通过该村支农联络员调查,楚米信用社发放了2万元贷款对他进行扶持,现在蔬菜直接销往重庆市场,一年毛收入就达13万元。

据桐梓县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佘传达介绍,在每个行政村选聘一名威信高、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村官”担任村级信贷联络员,协助农信社收集农户信息及贷款需求,协助考察择优推荐农户贷款、监督贷款使用和帮助管理、催收贷款等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山区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的开展。目前,该县230名信贷联络员犹如农信社与广大农民之间的桥梁,解决了农信社服务半径大、对象数量多、外勤人员少的矛盾,弥补了“三农”服务工作中信贷管理不到位的诸多缺陷,有效构建起支农服务网络,延伸了支农服务。

桐梓县农信社支持的新农村“黔北民居”建设如火如荼。

实行村级信贷支农联络员制度,是桐梓县农信社的一个创举,支农联络员在工作中发挥了“六员”(即宣传员、支农员、管贷员、协储员、信息员、反假员)作用,为信用社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7月末,桐梓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0,411万元,比改革之初的2004年末33,221万元增加147,190万元,增长4.43倍;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5,013万元,比2004年末30,375万元增加94,638万元,增长3.12倍,存贷规模居县域7家金融机构之首。

围绕产业重点,扎实打好 “支农牌”

围绕桐梓县委、县政府发展乡村旅游、蔬菜、畜牧、烤烟、方竹“五大产业”和农民增收、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城镇发展“五大重点”, 桐梓县农信社千方百计筹措信贷资金加大信贷支农扶持力度,目前,大批项目已结出累累硕果。

在桐梓县娄山关镇娄山村的一个农家小院坝里,一群年轻人正坐在院里聊天,屋里几位老人一边聊天一边看着电视。他们来自重庆市的沙坪坝、南岸、渝中等地。重庆一中学的退休教师韩小英告诉记者,她常因重庆天气太闷热而生病,7月18日住进了出水组刘长林家的“乡村旅馆”,每月包吃包住才880元。

“乡村旅馆”其实是通过“四在农家”的通水、通路、通电、通话、通视,改灶、改厕、改善环境,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村务公开栏“五通三改三建”等创建后的新农家。

桐梓县农信社支持的民营企业彩阳电热毯厂车间一角。

为促进桐梓县新农村建设,桐梓县农信社及时制定相关帮扶政策,新发放贷款4000多万元,在桐梓县境内的210国道、铁路和崇遵高速公路一线的8个乡镇,支持“四在农家”、“黔北民居”、“乡村旅游”创建活动。

而今,小桥,流水,竹林,人家……这样的景象,在娄山关、楚米等乡镇,在桐梓县“四在农家”的村村寨寨,如星星之火遍撒各地。

与此同时,桐梓县农信社始终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到哪里,支农服务就跟到哪里;农民需求在哪里,贷款就投向哪里”为宗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2005年以来,在支持春耕备耕生产、支持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创建“四在农家”、打造“黔北民居”、推动“乡村旅游”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该社已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91,372万元。其中:发放“四在农家”创建、危房改造贷款2,720户,金额5,278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贷款9,212万元;发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贷款1500多万元;每年发放烤烟生产贷款8,000多户,金额3,500多万元;在全国开展的“送家电下乡”活动中,发放汽车、家电等消费贷款417万元。今年上半年,各项存款余额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38.4%,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县市场份额的46%。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桐梓县农信社坚持实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以“做实农村市场,做大城区业务,优化贷款结构,控制信贷风险”的营销思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施信贷营销,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积极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档、评定、授信工作。按照建档资料100%的真实、授信额度100%合理、发放贷款100%合规的要求,目前该社已完成农户建档133,721户,占总农户的97%,评定信用等级124,753户,占总农户的90%,占建档农户的93%,总授信117,371万元。

自2005年起,为支持县域内个体工商户扩大经营,解决国家干部职工改善住房条件等消费贷款,积极推出客户所需的个性化“金融产品”,该社借鉴小额农贷的作法,细分市场,专业化经营,对所辖个体工商户展开调查、建档、授信,全县建档2,723户,评定授信2,419户,授信金额12,860万元。截止今年7月末,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达12,356万元,占全县贷款总额的12%;发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担保贷款1,073户、金额4,065万元,充分展示信用社是“社区居民的银行”,有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繁荣。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强势介入传统禁区。该社按照发展需求,结合市场因素,积极、稳妥支持辖区内乡镇企业和工业,优化贷款结构,派人到盘县等地实地考察煤炭业贷款方式,制定了有较强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对效益好、管理规范、实力强、信誉度高的企业和工业给予支持和帮助。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通过大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本着利率覆盖风险原则,灵活运用利率杠杆,达到利益最大化。截至今年7月末,共发放中小企业贷款62户,金额38,663万元,占全县贷款总额的30.9%。

以服务全县经济发展为己任,深入企业调研,适时制定有效措施,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推出客户所需的个性化“金融产品”。一是积极支持有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公司十农户”和“订单农业”2户,金额600万元;二是发放贷款近1000万元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方竹笋产业基地建设;三是支持手续齐全,有开发资质,土地使用合规合法性,项目可行,自有资金到位,能办理有效抵押担保的房开项目4个,贷款9,600万元;四是创新担保方式,采取3户联保加一方保证,支持煤炭行业技改整合企业14家,发放贷款1.84亿元;五是发放民营企业纺织加工厂扩建贷款4000万元,为全县民营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下,热潮涌动的乡镇村社,在桐梓县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下,各行各业正呈现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book=64,ebook=207

猜你喜欢
桐梓县联络员建档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数字化测绘建档技术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红心向党·创新报国”建档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职工参政议政的最后一公里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桐梓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能建档生娃了
三个“全覆盖” 筑牢巡察联络网
市长联络员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集贤县 建立人才联络员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