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峰1#,2#,3#隧道小间距段出洞方案

2010-09-04 08:25余朝阳
铁道建筑 2010年10期
关键词:管棚洞口台阶

曹 鸽,余朝阳

(1.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2.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福州 350013)

1 工程概况

城峰1#,2#,3#隧道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峰镇,在向莆铁路FJ-10标管段内,进口段均设置一段小间距隧道。城峰1#,2#,3#隧道进口洞门设计为一体,采用“端墙+挡墙+耳墙+立柱”式洞门。

城峰1#隧道起讫里程DK489+975.14—DK490+780,全长804.86m;城峰2#隧道为单洞双线,起讫里程FDK489+975—FDK490+750,隧道全长 775 m;城峰3#隧道起讫里程 YDK490+203.04—YDK491+110,全长906.96 m。

小间距设置情况:城峰1#隧道小间距段起止里程为 DK489+975.14—DK490+120,共 144.86 m;城峰2#隧道小间距起止里程为 FDK489+975—FDK490+270,共295 m;城峰3#隧道小间距起止里程为YDK490+203.04—YDK490+500,共296.96 m。三座隧道的平面关系如图1。

图1 城峰1#,2#,3#隧道平面位置关系示意

隧道地处剥蚀低山,植被发育,线路正穿山峰,山体自然坡度15°~35°,局部为陡坎。表层为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含碎石,厚0~4 m;下伏 K1sh1凝灰熔岩、黄褐色、灰褐色、灰黄色,全 ~强风化,厚 2~8 m;其下为弱风化。城峰1#,2#,3#隧道进口200 m范围的地质情况:石英正长斑岩侵入,肉红色,全~弱风化,厚0~4 m。地下水不发育,主要是第四系孔隙水、岩石裂隙水。

2 设计情况

城峰 1#,2#,3#隧道进口洞门设计为一体,采用“端墙+挡墙+耳墙+立柱”式洞门。洞门边仰坡采用锚喷网防护,喷混凝土采用10 cm厚C20网喷混凝土,钢筋网φ8,网格20 cm×20 cm,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6.0 m,间距1.5 m×1.5 m,梅花形布置。洞口位置均设置管棚,城峰1#,3#隧道设置φ89管棚,管棚长度25 m,管棚环向间距40 cm,城峰2#隧道设置φ108管棚,管棚长度40 m,管棚环向间距40 cm。城峰2#隧道进洞的洞口:Ⅳ级围岩18 m,Ⅴ级围岩46 m,明挖法7 m。

3 施工存在的问题

3.1 掘进工作面困难

该隧道出口紧邻莆田至永泰公路,洞口与公路落差超过30 m,施工条件困难。从出口向进口方向便道修筑条件困难,仅有一条进村庄供人行的道路,水泥路面,宽度3 m,左侧紧邻山坡,右侧为一灌溉沟渠。道路弯道急转,连越野车都无法通行,进去400 m左右还有一个倚山而建的小村庄,道路条件更加紧张。因此,隧道只能采取独头掘进。

3.2 工期压力大

隧道进口端是永泰车站,施工组织安排是城峰隧道修通后作为车站施工的道路,土石方45万方。

3.3 邻洞干扰大,安全因素复杂

3个隧道施工干扰和安全因素是隧道施工的关键因素,如何从施工组织和工艺工法上克服相互干扰,并控制安全风险是方案确定的主题。

4 总体施工方案部署

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施工便道的情况,总体施工布置采取从设计隧道出口向设计隧道进口方向掘进;三座洞身长度均在1 000 m以下,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三座隧道均采用独头掘进施工方案。小间距段部署如下:

1)为避免三洞室交叉施工干扰,进入小间距段后停止1#,3#隧道施工,2#隧道进入小间距段之后采取上台阶小导洞超前出洞。

2)2#隧道小导洞出洞后,在设计进口端布置临时水电,清表刷坡,对进口实施大管棚和锁口施工。

3)从进口端反向开挖2#隧道与出口端开挖面衔接后施作二衬,待2#隧道二衬完成后,1#隧道和3#隧道也从进口段反向交错施工,完成洞口20 m范围软弱围岩的初期支护,以便与出口端开挖衔接。

4)三座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掌子面距离保持50 m以上,即城峰1#隧道掌子面滞后城峰2#隧道掌子面50 m以上,城峰3#隧道掌子面滞后城峰2#隧道掌子面50 m以上,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5)各洞口进口段通风采用自然通风,进洞超过50 m后,采取机械通风,在洞口安装一台二级55×2轴流式风机,压入式通风。

5 洞身施工

5.1 城峰2#隧道施工

1)施工至FDK490+036处时开设三台阶施工,上中台阶距离保持在2 m以内,中台阶分左右错进施工,错进距离2~3 m。下台阶与中台阶距离保持10 m。分部开挖顺次如图2。

图2 Ⅳ级围岩小间距段开挖示意(单位:cm)

拱部一级(上)和二级(中)台阶(宽)1 427 cm×(高)550 cm,二级台阶左右错进开挖(图3)。已考虑施工误差(5 cm)及预留变形量(10 cm)。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采用I18钢架支护,间距80 cm,φ22钢筋进行纵向连接,环向间距100 cm;拱部设置 φ25中空锚杆,边墙设置φ22砂浆系统锚杆,挂网喷射25 cm厚合成纤维混凝土,开挖循环进尺80~100 cm,以“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图3 Ⅳ级围岩小间距段一二台阶开挖示意(单位:cm)

2)在FDK490+00处进入Ⅴ级围岩施工区域后,采取单侧壁导坑法结合台阶法施工,上台阶采取单侧壁左右错进施工,加强底板临时支护,在上导坑形成环形支撑结构,先行出洞。中下台阶分层施工,及时施工拱架接腿。见图4。

3)进入 FDK490+000之后,如遇Ⅴ级土质围岩时,停止爆破作业,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预留核心土(图5),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核心土长度10 m。

5.2 城峰1#和城峰3#隧道施工方案

为避免爆破施工对2#隧道产生强烈振动影响,甚至对二号隧道造成破坏,对1#,3#隧道开挖时,Ⅱ、Ⅲ级围岩地段采取台阶法施工,进尺控制在2 m/循环;Ⅳ级采取三台阶法开挖;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1#,3#隧道施工开挖示意图如图6。

图4 中隔壁结合台阶法施工工法示意(单位:cm)

图5 Ⅴ级围岩(土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示意(单位:cm)

图6 1#,3#小间距隧道施工工序示意

6 施工注意事项

1)城峰 2#隧道贯通后,首先对城峰 1#,2#,3#隧道进口洞口进行清表,放样出各隧道中线、高程及洞门位置,然后施作洞口(明挖)及边仰坡防护,最后施作各隧道洞口超前支护(管棚)。城峰1#,3#隧道施工到Ⅳ级围岩时停止掘进,由设计进口进行开挖施工。

2)各洞口超前支护施工完毕后,先施工城峰2#隧道,然后贯通城峰1#隧道,最后贯通城峰3#隧道。

3)为确保洞室安全,必须明确洞室开挖和衬砌的顺序和方法:

①2#隧道超前施工,1#隧道和3#隧道在距离2#隧道下台阶50 m时即停止掘进,避免对洞室形成扰动;

②2#隧道出洞后,立即按 3#,2#,1#隧道顺序施工边仰坡防护和超前预支护;

③在洞口防护及超前支护完成后,进行2#隧道下台阶开挖和环形支护,直至Ⅳ级围岩和Ⅴ级围岩洞口段二次衬砌完成;

④2#隧道二衬完成后,恢复1#隧道掘进施工,若出口方向围岩条件尚好,结构稳定,经量测结果证实后,可以从两头同时向中间施工,施工至软弱围岩处,出口方向停止施工,仅从进口方向施工,直至贯通。1#隧道贯通后立即组织其二衬施工。

⑤3#隧道在1#,2#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并不得小于14 d,开始进行掘进施工。

⑥小间距段施工完成,坚持量测,并及时分析量测成果,预测是否可能潜在风险。

7 结语

城峰隧道为典型的三洞小净距隧道,相互干扰因素复杂。但经周密部署,严抓现场工序工法控制关,安全顺利通过小间距段,对山体扰动小,相互之间影响因素得到消除或有效降低,既保证了隧道的安全,又保证了工程实体的质量。从工艺工法实施到最后的成绩表明,本文所述施工方案切实可行,可做为典型案例供类似工程参考。

[1]李志业,曾艳华.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关宝树.隧道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雷春洁.超前支护在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9(6):37-39.

[4]朱进,蔡益郎,杜飞天.关于小净距隧道间合理净距的探讨[J].铁道建筑,2009(9):55-57.

猜你喜欢
管棚洞口台阶
断层破碎带隧洞管棚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工艺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管棚预支护技术研究
革故鼎新 尘毒治理上台阶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排水系统改进措施与建议
曲线地段超长大管棚施工工艺探讨
台阶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