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消除女生恐惧心理的实验研究

2010-09-04 08:01钟志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背越式恐惧心理横杆

钟志农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消除女生恐惧心理的实验研究

钟志农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针对女生“怕横杆”的心理障碍,采用实验的方法,运用心理控制教学方法,加强对背越式跳高教学的系统性,减少不良心理反应,实验后对学生进行背越式跳高测试,成绩提高显著,这对我们从事背越式跳高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背越式跳高;消除;恐惧;实验研究

背越式跳高是由跑转变为跳,由支撑转变为腾空,由水平位移转变为抛射运动,是由平动和转动两种运动形式完成的一项复杂的空间运动项目。它因技术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的特殊性,在客观上给背越式跳高增加了不少难度。同时由于错误动作的产生,学生可能会摔伤身体。这使不少初学者,尤其是胆小的女生望而却步,有时产生恐惧心理,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所以,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消除学生“怕杆”的心理障碍,对提高教学质量、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方法、步骤和结果

1.1 研究对象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2007级女生38人,2008级女生38人

1.2 研究方法

1.2 .1 书面调查方法:制作背越式跳高学生学习恐惧心理调查表,让学生不记名填写

1.2.2 访问法:访问有严重“怕横杆”心理的学生。

1.2.3 实验对比法:将2007级学女生38人作为实验组,以控制恐惧心理教学方案施教;将2008级女生38人作为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案进行施教。两组各项素质成绩基本相同,体重、身高相当(见表1)。实验时间为授课6学时, 对两组的技术教学、准备部分、结束部分、素质练习基本相同。

表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测量数据统计

1.3 实验步骤

1.3.1 实验组:利用程序化教学方法,以控制恐惧心理教学手段施教。

1.3.2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的训练时间、运动量与实验组基本相同。

1.4 研究结果

1.4.1 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后,数据整理如下(见表2)

表2 女生“怕横杆”心理调查统计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怕杆的学生占42℅,严重怕杆的学生 占25℅,一般怕杆的学生占33℅。

1.4.2 实验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教学,在学生学习背越式跳高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后,数据如下(见表3):

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后实验组技评平均成绩为82.29,达标平均成绩为79.48分,对照组技评成绩为73.14,达标平均成绩为73.57分。实验组的技评成绩,达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技评成绩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达标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从训练过程来看,实验组学生练习积极主动,竟争性强,动作自然、舒展、放松。而对照组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动作僵硬,胆小,怕杆。

表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结果比较

2. 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了心理控制教学方案,加强了背越式跳高教学的系统性,减少了不良心理反应。使恐惧心理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所以成绩提高显著,比一般教学法成绩提高要快得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2.1 恐惧心理的产生

引起恐惧的原因有三:一是情景性恐惧:主要是以前在练习跳高时发生过危险,当再接到横杆时,危险的情景就会立即再现,这种恐惧性心理除记忆外还有想象,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背越式跳练习的同学,看别人做动作,也会望而生畏。二是感染性恐惧:指一个人的恐惧引起其他人连锁反应的恐惧。三是自发性恐惧:是指个别学生因天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或者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怕动作做不好被别的学生嘲笑而产生的恐惧。

2.2 消除恐惧心理的措施

2.2.1 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课堂中,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积极鼓励学生要大胆、果断、增强自已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和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尽量排除不良心理影响。

2.2.2 明确教学任务,正确理解概念

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讲解背越式跳技术演变过程以及动作要点,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交待清楚,使学生明确怎样去做,如何去做,以避免学生对动作概念的误解。

2.2.3 利用直观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具有鲜明、生动、真实的图片,模型教具进行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把这些积极性迁移到对学习背越式跳的注意上。另外,教师做好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或让技术好的同学做示范,这样对胆怯的学生可以建立良好的心理背景,减少害怕心理。

2.2.4 采用程序化教学方法

所谓“程序化”就是先把教材编制成程序(即把教材分为若干个“小步子”),学生在每一个“小步子”上作出反应(完成动作)。我们把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分为以下个步子:

(1)助跑练习,(2起跳练习,(3)腾空过杆练习,(4)落地练习,(5)全程练习。

教学时,教师严格控制教学原则,第一个步子产生错误时,要立即查出病因并接受教师的指导或同学的帮助直到成功后,现进入第二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先采用皮筋代替横杆,待动作熟练后,再采用横杆。高度由低到高,这样就会逐步增强信心,诱发兴趣,减轻恐惧心理,尽快掌握技术。

2.2.5 建立横杆感

横杆感的建立与心理机能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能使练习者感受与横杆之间的时间感觉与空间感觉,逐步消除害怕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种方法建立横杆感。

1.地蹬摆练习

站立,一手抓支撑物,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向异侧肩的前上方摆动,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摆腿屈膝折叠并膝内扣,加速摆至最高点,异侧臂配合上摆, 同时拨腰、顶肩,髋部前送并扭转

2.步走动起跳练习

站立,起跳腿在后,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摆动腿积极向前摆动。

3.弧线助跑起跳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分别用1步、2步、3步助跑转体四分之一垂直纵跳,两脚落地。此练习在两个跳高架之间吊拉橡皮筋球,高度宜控制在练习者起后头顶刚好能够触及。

4.地倒肩挺髋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倒肩挺髋成"桥"。肩背着垫。要求挺髋挺腹,两臂屈肘外展。

5.定背越式跳高练习背对

海绵包站立,两腿屈膝半蹲,然后提踵发力向上跳起,形成典型的"桥"腾空姿势。接着屈髋,向上积极甩小腿,用整个背垫落地。 此练习站在起跳板上进行,开始不用横杆,动作熟练后再用橡皮筋、横杆。

6.弧线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

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可采用先是1步助跑,然后3步,5步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弧线助跑最后两步起跳要与过杆技术有机衔接。开始练习时,在起跳点放置起跳板,增加腾空高度。

7.全程助跑起跳练习:采用7至9步助跑距离,即直线跑3至5步,弧线跑4至5步的方法进行助跑起跳练习。

8.完整技术练习:在熟练掌握全程助跑与起跳节奏的基础上,先做较低高度过杆练习,熟练后逐渐提高横杆的高度。

通过以上的反复练习,不断强化过背越跳高的意识,掌握技术,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因身体不协调,技术不合理引起的心理上的恐惧感。

2.2.6 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和体格特征各有不同,所以教师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应多安排素质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对心理负担较重的学生应多表扬、勤鼓励,增加她们的学习信心,绝不可放手不管;对技术动作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反复示范,细致讲解,采用有针对性的诱导练习,帮助其尽快掌握技术动作。

2.2.7 随机事件的控制

技术课的教学,学生受体力,外界环境的影响,意外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教师应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随机事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背越式跳高教学更应该注意这点,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就会干扰系统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当意外事件出现后,便立即询问摔跤同学的情况,及时组织同学分析摔跤原因,然后让技术好的同学多做几次示范。

实践证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是背越式跳高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体育教师要制订出消除学生恐惧心理的具体措施,并对学生进生有目的、系统的训练和教育,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

[2]丛湖平.体育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

[3]李鸿江.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责任编校:何俊华)

G807

A

1673-2219(2010)08-0211-03

2010-03-20

钟志农(1964-),男,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助讲,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背越式恐惧心理横杆
跳高为何首选背越式
那根杆......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进步就是退步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本性难移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背越式跳高的专项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