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2010-09-06 11:14许惠英
中国科技产业 2010年8期
关键词:江阴市江阴高新区

■ 本刊记者 许惠英

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 本刊记者 许惠英

温家宝总理强调,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众多的企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谁就掌握了市场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近年来,江阴已将知识产权作为发展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早在2004年,江阴市科技局就挂牌成立市知识产权局;2005年9月,江苏省批准江阴市为知识产权区域示范市;2009年11月,江阴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区域示范市的考核验收,并被列入全国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单位。

近年来,江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战略,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促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企业,以专利、标准、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为核心,扶持大批企业走出了一条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道路。

培育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江阴市针对多数企业和行业的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基本上依懒于国外进口,缺乏能够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技术开发的技术体系的问题,举办“企业知识产权辅导”、“‘十一五’知识产权规化”等多种主题的讲座,培育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从2004年起不断有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江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89家,累计拥有新认定高企119家,拥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14家,全市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法尔胜集团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3家企业获评省级科技型农业企业,7家企业获评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企业,分别占无锡市获评企业的一半和三分之一,5家企业获评2009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江阴市初步确定了50家高新技术示范企业、50家专利示范企业、5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示范企业、50家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和50家科技创业型示范企业,为实施“五个一百”示范企业工程打下了基础。

推进企业创建专利

针对企业对知识产权没有达到自发的行为,江阴市领导和科技局进行一系列专利工作专题讲座,让企业认清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掌握申请流程的技能,每年还通过举行“江阴市知识产权工作总结会”、颁布“江阴市专利申报奖奖励办法”、建立“江阴市的专利代理机构”等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做好专利申报,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企业不断努力,江阴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和先进集体。

在2009年,通过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一是专利池建设试点工作在探索中推进。法尔胜集团专利池建设初显成效,为江阴企业在专利经营市场化方面探索和积累了经验。二是专利申报再创新高。2009年全市共组织申请专利3327件,其中发明专利525件,授权专利1834件,授权发明专利131件,获得省专利优秀奖2项,无锡市专利优秀奖5项。“十一五”计划实施前4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已达8300多件,授权专利4700余件,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多。与此同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识也在显著增强。华宏科技、兴澄特钢获批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实施单位,全市已累计拥有4家;阳光、海澜等10家企业被批准为无锡市2009年度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前期培育单位,炎鑫、斯菲尔等6家企业获批2009年度无锡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促进企业的标准和品牌建设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话语权

针对企业缺乏品牌经营和品牌战略规划意识,江阴市领导和科技局对企业进行了企业品牌建设和发展讲座和动员。建立各种行业的研究中心,专门研究标准和品牌建设。如今,实施品牌和技术标准战略,已成为江阴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成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占领市场、引领产业发展的法宝,成为江阴经济逆势上扬的强大动力。

江阴已有11家企业承担全国标委会工作职责,109家企业参与了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落户江阴,阳光集团成为全国首家由企业担纲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兴澄特钢率先在全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创建工作,投入400万元建立了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机制;博尔汽配有限公司积极参加行业的标准化活动,争取标准的起草权,以气门嘴这个小产品闯出了全球市场份额15%的大市场;人人达橡塑有限公司年销售额不到1亿元,也想方设法在标准中展示自己的技术,成功地成为2008年奥运会塑胶跑道的供应商。可以说,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江阴人凭借着自己的品牌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在国际化的竞争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载体建设

江阴市领导在企业经济发展、引进高新技术的同时,引导企业重视自主创新载体的建设。江阴建成了一批在国内毛纺新材料、服装、金属制品、特种钢、软塑包装等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纺织检测中心、国家金属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研发机构。2009年,贝卡尔特亚太区研发中心正式投运,年内新获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还有36家企业待批中,目前江阴累计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家,位列全省县市第一,新获批无锡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家,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家,累计拥有78家,位列无锡地区第一。南京大学江阴信息技术研究院软件测试中心获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立项,全市现拥有省以上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家。

2010年,江阴市科技局正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实施“核心支撑”工程。知识产权工作以专利申报—专利经营—专利产业化为主线,使专利、标准、品牌战略的实施真正落实到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上来,促使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推动企业向哑铃型转型,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低能耗和低资源占有率延伸,产业向现代转型,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使专利、标准、品牌的创造、经营和管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力。

目前,江阴正力争到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0件,其中发明专利2000件,授权发明专利1000件;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县(市)领先位次;培育50家以上的专利工作试点单位,3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争创首批全国知识产权优势县(市)。

刘延东: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日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刘延东强调,要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培育持续创新能力,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结合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共享,发挥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基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快技术成果的转移和扩散,缩短转化周期,壮大产业集群。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技术供给、产品设计、分析检测、咨询培训等服务水平,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工作,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

2010年8月1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钦敏,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等领导的见证下,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协议。

签约仪式由中共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主持,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贾敬敦主任介绍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建设思路和主要构想。

郭金龙在讲话中强调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要突出现代服务业引领、要素聚集武装、信息融合提升、产业链创业促进的特征。明确要求北京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在科技部、农业部等中央部委的支持指导下,紧密配合协作,不断增强服务、研发、创业、示范功能,更好地服务全国现代农业发展。

万钢强调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要根据“立足北京、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定位,按照“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以要素集聚武装现代农业、以信息化融合提升现代农业、以产业链创业促进现代农业”的思路,按照一城多园的布局,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中心、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这“五个中心”的国家级支撑平台,构建园区实施载体,打造具有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研发、产业链创业及先导示范功能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并通过成果对接和产业互动网联结各省市农业科技园区,形成辐射服务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新格局。

三网融合指导意见发布

近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尽快组织制定实施试点地区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做好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申报工作。

通知对广电、电信企业的职责也予以明确细化。《通知》明确要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制定I P T 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方案;电信企业负责制定在当地开展I P T 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等广电业务的实施方案;有线电视网络企业负责制定在当地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和国内I P电话业务的实施方案;试点地区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监管平台的建设方案;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规划措施,包括试点地区三网融合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等内容。

《通知》要求,国有电信企业集团公司申请从事广电业务,由广电总局按照相关规定受理和审批,同意集团公司授权试点地区的子公司经营相应的业务。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比照增值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由省通信管理局按照相关规定受理和审批,申请经营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国内I P电话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受理和审批,同意总公司授权试点地区的子公司经营相应的业务。

在《通知》里,分业监管的原则更加明确。“试点地区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分业监管的原则,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加强安全监管,维护行业管理秩序,督促试点企业和单位落实安全责任,保障试点业务的协调有序开展。”

而在协调机构建设方面, 协调机构设在省一级政府。“试点地区省、市党委政府要组织宣传、电信、广电、公安等相关主管部门成立省级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省级协调小组),负责当地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省级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督办落实省级协调小组的各项工作要求,承担与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联络任务。”

国家高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题论坛举办

近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市科委、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主办的国家高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题论坛成功举行。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出席论坛并致辞。他强调,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家高新区肩负着通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论坛高度评价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无锡高新区等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营造良好、快速发展的有利环境,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国家高新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高新区在发展中既要秉承赶超策略,更要实施领先战略,加大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方式,明确功能和职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软、硬环境,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

随后,来自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知名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的代表全体通过了国家高新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张江宣言”。

据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2010年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初具规模。

book=50,ebook=53

猜你喜欢
江阴市江阴高新区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魅力江阴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登江阴黄山要塞》
遂宁高新区
江阴特产——马蹄酥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