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摄影应走出传统模式

2010-09-06 07:36兰天峨李晓东
文教资料 2010年24期

兰天峨 李晓东

摘 要: 摄影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新闻报道方式,在这个时代日益彰显着前所未有的魅力和作用,而校园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新闻手段,全面、真实地宣传和反映学校的各项工作。本文在对校园新闻摄影现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校园新闻摄影应勇于打破传统模式,变工作式报道为信息化报道,转非事件性报道为事件性报道,在事件性报道中狠抓创新报道,突出热点、问题报道。

关键词: 校园新闻摄影 信息化报道 事件性报道 创新报道 热情问题报道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图片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不少人将图片喻为报纸的窗口、版面的“统帅”。如今我们又进入到了读图时代和彩色报纸时代,读者对图片的要求自是更高一层,如同“一图胜千言”之类的说法更是数不胜数。他们要求照片有新闻价值,有思想内涵,有社会指导意义,有一定的政治导向性和文化信息价值,能给人以启发教育,并能反映和揭示一定的问题。另外,在新闻摄影的表现形式上,要真实、生动、感人。所以,尽快从传统的工作性报道模式中摆脱出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高校的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是时代赋予每位校园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变传统的工作式报道为信息化报道

在当前的校园新闻摄影人中,流行着“赶会”这样一个词,不少人认为这个词真实地反映了校园新闻摄影者的日常工作状态。校园新闻摄影记者面对的是周而复始的一个又一个学期,漫游在芳草绿地和黑板课桌之间,常常不得不周旋于大小会议和典礼仪式。那么,如何不拘囿于有限的空间和题材,抓拍鲜活的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校园新闻作品呢?要想改变校园新闻摄影作品中大量的领导人政务活动和会场照带给人的似曾相识老套烦腻之感,丰富校园新闻作品内容,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传达的信息量,重新赢得读者的青睐,我觉得必须改工作式的新闻报道为信息式的新闻报道。摄影记者要转变新闻观念和新闻方式,敢于摒弃这种类型的新闻图片,深入到校园师生火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用摄影记者的第三只眼去观察事物,找出最本质最能打动人心的那一幕,并把镜头聚焦在这动人心弦的精彩瞬间上,形象地展现校园师生的崭新精神风貌,认真创造出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校园的新经验、新典型、新成就、新事物、新课题,以及师生中的新风尚、新道德、新关系等的优秀作品,提供更多师生们未知而又很想知道且有必要知道的图片新闻信息。比如会议图片报道,不一定非是会场照,可以从会议当中的一些细节或有关会议的花絮入手,这些细节和花絮,因能提供一些较为隐蔽的新闻信息,满足了读者“求新、求奇”的心理而更具有可读性。如报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方面的新闻时,除了体现学习的场面外,还可以从学习之后,学校出现的新面貌入手,如我们就从办公室人员、图书馆、后勤服务人员的节能减排的行动中进行挖掘,拍摄出了一组体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纵深发展的新闻图片。又如在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的摄影照片中,大多新闻记者都为了拍出人山人海的场面费尽力气,而《西安建大报》总第938—840期的报道中有一幅图片,拍摄的就是所有毕业生拿着资料走进洽谈会场,但与众不同的是,作者抓住了一位女同学走进会场前的那一个回望,这位女同学的眼睛里既含有对未来的期望,又有一丝忐忑,生动地折射出了所有毕业生的心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第416期,有一幅图片生动再现了在初春季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植保、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农业专家对西安、宝鸡地区受冻猕猴桃果园实地调研的场景。

可见,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不仅要客观记录下新近发生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从庞杂纷纭的现实生活中筛选、提炼、取舍的本领,把新闻事件中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样的图片新闻才具有时代精神,才能激动人心,才能起到宣传作用。

二、将非事件性报道转化为事件性报道

非事件性新闻是对一段时间内或一定空间内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进行综合反映的新闻报道。在校园新闻报道中,非事件性新闻依然占据着大量版面。内容大多为重要会议的报导、工作成绩的宣传、先进经验的介绍等。这些新闻报道虽然内容重要,但或多或少与普通读者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如果摄影作品在创作上囿于老一套、格式化,会场照片多,就会显得呆板、枯燥,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长时间的摄影实践报道中,我们发现,在以观点、思想、工作、概貌、经验、典型为主要内容的非事件性报道中,离不开人的活动,因为人是这些内容的载体,这些活动是人的创造,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之这些报道中讨论的问题相对单一,论题相对微观。因此我们可以从读者的阅读需要出发相应地做些技术性的处理,只要我们肯于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新理念、新摄影方法,勤于思考,勇于创新,通过深入的采访、艰苦的筛选、辛勤的提炼和深化主题,就可增强这类新闻的新鲜性、形象性、实证性和现显性,让它们呈现出事件性特色。将非事件性新闻真实而形象地呈现给读者,我认为关键是要以人为报道的核心,以人物的活动为新闻的线索,寻找能深刻揭示主题的拍摄视角,利用一系列保持新闻线索连续性的镜头,从而表现整个主题和观点。如在反映我校陕北民歌演唱团在维也纳演出的照片时,我们经过缜密构思,克服了人物多、头绪繁杂的问题,通过跟踪拍摄领唱、伴奏、指挥、合唱团其他成员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的生活、排练的场景,创造出了一组为了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不怕辛劳、精益求精的延大鲁艺师生的艺术风采照。还有为了宣传延安大学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我们曾经跟踪拍摄了一组贫困生利用黎明夜晚时间学习、白天勤工俭学的照片,图片展出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在事件性报道中注重创新报道,注意突出特色

摄影记者的优势不应建立在照相机的物理属性上,而应建立在形象语言的表达特色上。校园新闻摄影要在每一个活动或每一个事件中求得创新和突破,也要求记者应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追求的目标。要想建立特色的表达,要求拍摄者的思维要新、角度要新、形式要新。这要求记者用新的摄影理念指导实践,必须在同一活动和事件中注重现场观察,开动脑筋想问题,从类同中寻找新的新闻切入点,对事件中所涉及的事和人物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思考,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策划和设计,制定合理的拍摄方案,最终抓拍生动而感人的精彩瞬间。在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系列报道、深度报道中,这种设计的魅力最为明显。越是精心的思考和设计,越有助于我们在拍摄中把握新闻题材的细节和特征,发掘富有新意的典型画面,以生动典型的细节再现新闻事件。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时空中,拍到更多更典型的图片,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呈现新闻事件,给事实更多的背景,给新闻更多元的理解。体现在具体摄影中,要求记者有一定的新闻敏感度,有现场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和把握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具体动向,适时准确地抓住拍摄时机,合理运用稳定的细部推、拉或特写镜头来刻画新闻主体,做到“细微之处见真情”。在形式上,重大新闻的组合,在时间跨度、着眼点和侧重点、相关照片的横向连接及纵向开掘,图与图的组合,图上各个元素的组合变化中,要实现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表现出图片的独特魅力。如《集美大学报》的校园生活版,每期都围绕一个新闻主题采集多方面的图片进行内容设计,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理解、掌握新闻主题及之外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再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报》总第407期,有一幅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的照片,辅导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做“齐眉棍”的心理游戏,拍摄者独具慧眼,抓住了所有辅导员用食指紧贴后,大家或好奇或兴奋、兴致勃勃的状态,非常具有现场感。又如《西安建大报》总第841-842期,有一幅毕业典礼的照片,在这张呈对称图形的照片上,两边是两位副校长分别为两位同学拨学位帽上的穗子,中间是一位同学跟校长正在握手,这张照片的构图新颖、画面对称,很是独特。又再如《集美大学报》总第289期有一幅题为《两岸龙狮竞技,集大赛场夺魁》的图片生动展现了集美大学在台湾台南县举行的舞龙大赛上大显身手、技压群雄的场景。这些表现较好的现场新闻事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时期校园师生的工作节奏和生活特点,让人看后感到不呆板、不俗套,亲切、生动而感人。

四、在事件性报道中发掘热点、问题报道

新闻摄影除了注重新、真、活、情、意这五要素外,还要学会从“具体而微”的小事件出发,从不同侧面反映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并能揭示一定问题,对社会产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作用。如“低碳经济”就是一个令世界上所有人都不能漠视的概念。我校宣传栏曾展出过一组题为“低碳经济,绿色生活”的照片。从哭泣的地球、中国的思变、共建和谐绿色家园、生态饮食、未来生活等主题出发,以影像的美感诠释低碳的内涵、理念及我们的努力和未来的畅想,从而增强大家对低碳经济的形象认识,起到广泛的宣传教育作用。又如《西安文理学院报》第270期,有一幅题为《40名甲流康复者义务献血挽救重症病人》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他们面带笑容坐在义务献血车上,表现出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从他们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治愈甲流的信心和力量。再如《吉林大学报》第361期的校园长镜头栏目推出的一组题为《放假了,我们做家教!》的图片,生动再现了吉大学子在假期勤工俭学的幕幕真实生动的场景,贴近学生生活,使人看来倍觉亲切。

总之,校园新闻摄影工作者要想打破老套烦腻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拍摄模式,只有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去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参与到被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地进入角色,积极地参与,细心地观察,深入地体验,以获得与新闻当事人更加贴近的真切感受和对新闻事实更加清晰而透彻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闻作品,它的画面中闪烁着作者的思想,流淌着作者的智慧,闪现着作者的身影,记录着作者的足跡,让读者陶醉在如临其境般的新闻场景里,精神得以放松,情感得以熏陶,心灵得以洗礼,思想得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