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 多维态生存

2010-09-07 11:09文/微
创新科技 2010年10期

文/微 新

张亚勤 多维态生存

文/微 新

“我跟这个世界很少冲突,一般都比较和谐。”这个温和敦厚的男人,总是以一种亲切和敏锐的细节洞察力打动人心。他能不经意间“检查”你杯子里的水是不是需要添,也会很周到地让你先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他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很愿意与世界和谐相处。

张亚勤,现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全面负责微软在中国科研及产品开发的整体布局,指导和推进微软在中国的研发战略,是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多媒体通讯及Internet方面的世界级专家。他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3岁便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他的世界里似乎永远阳光、和谐。他直视着你的眼睛说话,说到高兴处笑得很尽兴。遇到谈得来的人,就是再忙,也总是任时光在不知不觉间流淌。他性格多元,有着庞杂的爱好:交响乐、美学、跑步、游泳,跳舞、去酒吧和朋友神聊。即使去旅游,也不会是计划好再出发,而是“把车子到处乱开,边走边想。有好玩的地方就停下来。”

他虽然总处于“最好”的位置上,却不是执著于第一,反而是怎样都高兴。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做第一。我觉得尽自己的努力,和最好的人为伍最好,做第二,第三也挺好。人应该在内部外部找平衡。”他总有多维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没有关系,还有别的。这样多维态的生存方式和微软在中国一样的扩张一样稳健、保守,可是一旦坚定目标,胜利仅在咫尺间。

一网打尽的信息领域争夺战

当苹果和谷歌以创新的名义站在科技最前沿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叹微软老了,缺乏创新对抗力了。作为微软的全球副总、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竭力用事实来证明微软公司脚踏实地的成长力。

张亚勤说:“如果认为微软缺乏创新,那么外界对微软的感觉是错误的。”过去和微软比肩的是思科、IBM,现在是苹果、谷歌,每隔五年微软身边就会有一个或者几个不同的竞争对手,“也许再过十年,我们还在最前端,可是和我们竞争的公司,就不在那儿了,这是因为微软一直有研发,有创新。”

张亚勤认为,对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3件事情:创新、产品和利润。从Windows 7、Office 2010,到Xbox 360、Windows Phone 7、云计算,在张亚勤的眼中,不管是微软现在的产品,还是即将推出市场的新产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创新成分上说都是微软历史上最多的。

虽然,在搜索引擎和移动领域走了弯路,张亚勤却乐观地认为,“移动互联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最重要的是,微软依然是最赚钱的IT公司。整个2010财年微软收入624.84亿美元,利润187.6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比苹果与谷歌两家净利润的总和还多,苹果为57亿美元,谷歌为65亿美元。

商场如战场,这话从来都是有道理的,张亚勤带领着他的研发军团进军移动通信领域的时候早就料到了,虽然这场研发之外的商业演练已经进行很久了,但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2003年离开中国回到微软美国总部的张亚勤承担了今天看起来对微软至关重要的一块新业务——“Windows Mobile”。领军Windows Mobile的张亚勤在研发之外又增加了一层商业的界面,和全球各地的运营商接洽、谈判,拿着Windows Mobile的产品跑遍全球与通讯、软件、运用等方方面面的合作伙伴见面,甚至在微软内部的年会上,张亚勤跳上桌子向全世界最聪明的那部分微软人兜售Windows Mobile手机,号召大家使用,然后给他反馈使用心得。像耳熟能详的三星、多普达甚至联想的智能手机都是在使用这种系统,现在Windows Mobile已经占据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25%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未来的影响力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一点固然是全世界的共识,但对于微软这家信息产业领域的公司而言,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促使微软中国的研发产业站在了一个高于其他地区的平台上。”张亚勤很清楚自己的竞争对手和这块市场的攻坚战争有多难打,所以无论怎样他都会带着自己的研发团队冲在最前线,体验一把信息产业的刺激和多元。

张亚勤有一种学者的聪慧,他知道在商战中怎么平衡自己的情绪,稳中求胜,所以并不着急,按部就班,把想法变成现实。“微软是一家商业公司,虽然你不能用订单、利润这些指标来要求研发,但总有一套方法和指标衡量我们当时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工作。当时微软研究院设立之后,我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步调很稳健。研究院成立一年之后的论文、产品技术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盖茨的预期。他后来和我说,他本来对我们的计划是只要能在一年之内把人招得差不多就可以了,没想到我们真出了成果,真的可以让技术转化成产品。”

在张亚勤看来,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再到最终的产业合作是一条水到渠成的路径,也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融入中国信息产业的更适宜方式:“一个跨国公司怎么样才算是真的本土化了?对于技术密集型跨国公司的传统评价是,这些公司只把中国当作销售市场和制造基地,中国无法分享到核心技术。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通过扩大研发涵盖的产业链、通过研发上下游的高效整合,带动一批本土公司确实参与到微软最尖端的产品和技术趋势研发中来。我们的技术和产品与中国本土的技术机构、产品公司开始了深入的合作,形成了伙伴关系。”

他往人群里一站,就给人一种压力,就会给人种期待,一种希望。他是什么,他是微软的软实力。

换一种研发模式持续战斗

对微软这样一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高科技企业,研发一直是它的动力引擎,全球110万人左右,其中5万人是在做研发。微软在华的研究经费提高到原来的100倍:从1999年花不完的500万美元到2009年的5亿美元,这是一个不小的跨越。

1999年,张亚勤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第二年即成为中国研究院院长。2000年,张亚勤首次独立向比尔·盖茨汇报工作,50多人的研发团队贡献了80余篇论文、40项美国专利、60项新技术。

转眼10年过去,基础研究已经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很小的一部分,只占不到1/10。它的职责范围也从原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延伸到从基础研究、技术孵化,再到核心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合作,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创新链条。

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张亚勤说:“发表这么多文章、申请了这么多专利,但是十年后没有人记得这些东西,人们记得的是你从无到有做出来的东西,能否真正改变这个世界,成为人们永远无法离手、生活中必须依赖的一部分。”张亚勤对自己和微软都持有同样的态度,改变世界成为了一种责任和义务。

从1998年两个创始人加一个秘书开始,到微软(中国)研究院更名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再到2010年1月更名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历经几次脱胎换骨,它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3000多人、仅次于微软美国总部研发中心的微软全球第二大研发基地。

几年来,微软在中国从早期的市场中心、销售中心、创新中心,发展成为一个战略中心。微软在中国的机构甚至比美国还全。有数据显示,微软在中国自身的员工及生态系统中的IT人员占中国IT总从业人数的1/3。要知道,10年前,中国几乎没有上千人的软件企业,5年前最大规模的软件企业也最多5000人。

而现在,作为中国最大的软件发包商,和中国本土软件企业的合作,促成了文思、海辉等都纷纷上市,甚至直到今天,微软的业务还占它们总业务额的重要部分。东软集团等好几个本土软件企业都有了超过上万人的规模。

换言之,依托于微软这家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张亚勤主导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改变了传统的“研发”概念,打破了以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身份所建立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构架,从另外一个角度投入了商业管理领域。

从学院区域向商务区域的迁移暗合着张亚勤身份的转换,这位最早以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身份进入人们视野的天才工程师,在被比尔·盖茨钦点回国成功组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之后,又出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种从“实验室”到“谈判桌”看似出人意料的转变,在了解张亚勤的人看来,却是顺理成章。

张亚勤曾经的同事,新华都CEO唐骏如此评价张亚勤,“他往人群里一站,就给人一种压力。总觉得张亚勤到哪里,总会给人种期待,一种希望。他是什么,他就是微软的软实力。”

就像张亚勤自己对“成功”的解释:“科学家、经理人、成功的领导者在操作层面的方法各有千秋,但本质上说,对一个未知事物的构想、对一项事业发展推进的设计,甚至对个人人生的规划,都基于你个人的视野和胸怀。”

这个西望中关村的研发基地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实验室,也不仅是一所高手云集的研究院。2006年,张亚勤领导组建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整合了微软十多年来部署在中国的研发资源,是集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合作于一身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基地。

这个脱胎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工程院的研发集团承载着张亚勤更深层次融入中国信息产业界、发挥自己作用、寻找自己人生重力场的梦想。他曾经开玩笑说,中关村已经成为了这个集团“物理上的总部”。

管理者要有胸怀,包容不同的工作方式,聪明的人会特别一点,要赋予他们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维空间。

高效合理的构架引导是精髓

张亚勤两年来带领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确实深得微软、深得盖茨之精髓。微软的成功在于其对信息产业时代平台重要性的理解;大规模系统软件的成功在于其构架的高效与合理;脱离一线管理的盖茨担任的也是微软的首席构架师。

张亚勤说,每次他与盖茨会面,盖茨总能以其高度的抽象能力帮他理清思路。因此,在他看来,在纷繁的工作中,最核心的工作是“简化问题”。在重要和紧急中间找到最关键的问题,然后制订方法,执行。

“能在现在的中国做事业其实是幸运的,尤其是能带领众多高手在这个每天都有新机会的市场上迎接挑战。”在张亚勤看来,一个令团队信服的领导者是在出现波折的时候,仍然令团队有安全感和方向感的领导者。“领导者的激情、信心、方法都是团队成功的基础。”张亚勤说。

天赋与炫目的成功经历,注定了张亚勤心灵的明澈与舒展。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营造了讲究团队精神、和睦相处的氛围。员工说,在这里每个人都很透明,管理和运作的方式也很透明。每个人都是他本来的面目,不是因制度而改变过来的人。

张亚勤“管理”研究院这么多“聪明人”的方式是:给人自由的空间,因为每一个人定位是不一样的,要给他更多的责任。管理者要有胸怀,包容不同的工作方式,往往一些很聪明的人性格会比较特别一点,管理者必须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帮助他们。学者们的个性不同,要赋予他们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思维空间。在数次员工大会上,张亚勤说:“如果5年之后我仍然是这里最资深的人,最有名的人,那就证明研究院的失败。”

张亚勤承认,微软的中国研发业务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盖茨和鲍尔默进一步投资与授权,他在课题选择上花费了很大的心思。

“首要的是看我招进来哪些人。”互联网在目前阶段还存在太多未知,一个现在还名不见经传的在校大学生完全有可能开发出一个重量级的运用产品,前提是他有这样的兴趣和优势。研发的价值就是要在千万种可能里寻找最可能成功的那一个。

“其次,既然是在中国做研发,与中国市场相关的就更可能获得成功。”巨大的中国市场本身保证了针对这个市场的产品商业成功必需的规模;同时,中国人开发与中国相关的技术,做到第一的概率也相对更大。

“第三,就是我们一定要选取那些主流的、有用的,并且是与微软已有成熟技术相关的方向。”能够开创一个崭新的产品固然很有成就感,但依托于微软的强大平台,产品的技术往往能够最快获得市场和用户的反馈,这其实是对研发人员的正向肯定,对未来的开发也意义重大。

“开发Windows Mobile的时候,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在移动操作领域打开局面,和尽可能多的运营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现在,对于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来说,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和研究成果,微软公司希望更深层次地融入中国的发展中,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开始一种回归人生重力场的生活。所以,才会有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目前取得的这些成绩。”

张亚勤认为:“只有信心和好的创始人还远远不够,毕竟,我们身处的是变化最快的信息产业。中国有句成语是南辕北辙,研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方向对了,是产业和用户需求推着你往前走,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尤其是在微软这个全球最领先的平台上,当你可以很轻易地获得很多其他人梦寐以求的资源的时候,学会放弃,并且坚持,其实比你去争取什么更有价值。”

积极参与社会是进步桥梁

“回国后我最大的感觉是使命感,我能影响的是更多的人。”对于张亚勤来说,做技术权威的愿望就像大海中小小的浮标,虽然还在那里,却已不是绝对焦点。张亚勤受邀定期到全国各大学演讲。每一次演讲他都会想起自己做学生的时候,对讲演者虔诚的吸收心态。构架梦想,引导未来,张亚勤总有自己的办法融合社会。

他说自己曾经比较受“打击”的一次是他在大学里和在校大学生做交流。学生们开口就问他“请教前辈”。“前辈”的称呼令十二岁就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一直处在周围人都比自己年长环境里的“神童”很是失落了一阵,但一声“前辈”也是对这个“杰出工程师”转型成微软在中国的领军人物的最好嘉奖。

那些年轻的天才学生们眼中的“前辈”张亚勤,其实也是在运用自己的方法论帮助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精英们铺就一条从起点到成功点的最短路线:“我希望用我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把这些具备很大潜力的同学们送上更高的一层台阶。能够在世界级平台上工作、参与到一个全球性产品中,这对个人的技术、视野和心智的锤炼都是极有价值的。”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这是微软在中国的成功;对于微软在中国的高管张亚勤来说,这未尝不是他个人的成功。“桥梁”向来被用来比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华裔高管,但对于做事讲究格局的张亚勤来说,“桥梁”也显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

除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与中国高等教育界一如既往的良好合作之外,张亚勤还担任了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等多个地区政府的经济与科技顾问,这种身份不仅帮助张亚勤代表的微软更深入了解中国,更是他“跳出科学家、外企高管”身份参与中国社会的契机。

因此,张亚勤现在工作中排第一优先级的是和各地各级政府沟通,其次是找到可以信赖的人授权去执行他的决定。这种工作方式保证他每天能有三个小时不开会、完全用来思考问题:“开会其实就是做决定。与政府的沟通确保我随时掌握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收集、思考、处理这些信息,形成决定,调配资源,保证了整个组织在正确方向上高效前进。”

与张亚勤选择跨国公司平台不同,他当初在美国的很多同学回国之后自主创业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有些还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公众公司,而这些创业者自然也是创新和为中国社会创造巨大财富价值的楷模。

对此,张亚勤表示,自主创业并不是实现自己价值、为社会尽职的唯一方法:“立足于微软平台,我能通过自己个人的经验、能力来协调各种有效资源,帮助中国IT产业少走弯路,帮助更多中国的优秀科技人才迅速进入到世界级的阵营中,并且影响一些决策,使得中国政府、中国用户享受到更多利益。追求外在成就感的话,当然是自己创业、上市成功更满足,但我目前做的工作就是立足于中国的创新、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事业。

与政府沟通可以随时掌握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保证整个组织在正确方向上高效前进。

科技发展最终要回归自然

像很多高智商的人一样,张亚勤很重视感觉,也相信感觉。“我是个很情绪化的人,情绪好的时候,有很多灵感。不好的时候,做的事情比谁都差。”微软的人也都说:“亚勤感性、率真。身上没有盔甲,不需要戒备。”而张亚勤自己觉得理性很重要。“做研究时,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有感觉时一个好的idea就出来了,理性思考是有,但决定往往是突发性的。而突发性的决定一般都得到了支持,我希望自己更成熟些,更理性些。”

靠感觉的人一般都有高情商,懂得享受生活。张亚勤回国十几年,也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可是谈到最喜欢的城市,他说是西雅图。那里有海,有湖,有山,有森林,自然环境无可比拟。而且,生活方式也特别好,早上起来看到大家在骑车、在跑步,人见面都是笑容,社会犯罪率很低,很多人都不关门。产业模式也好,从最早的渔村,变成飞机制造中心,后来又转化成IT中心、信息中心、互联网中心,亚马逊、微软,包括波音,很多企业在那儿。人们都很快乐,工作之后,会花很多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家就在森林里面,大家去爬山、野餐,这是很好的生活方式。看得出来,张亚勤喜欢这种接近理想的生存状态,对于冷技术来说,他显然更加亲和自然。

张亚勤还认为现在有三个技术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一个就是新能源节能减排的技术,它能改变环境;第二是生命科学,让人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第三个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力,让人生活更加美好,效率更高。而具体到信息技术而言,张亚勤说,互联网3.0,包括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技术,也包括传感技术、物联网,这些都十分重要,是信息技术新的发展的亮点和趋势。

在交谈中,张亚勤一方面希望科技发展能够创建更美的生活,另一面呼吁人们掌控科技,不要被科技所累。张亚勤自己每天都会花三个小时开会,三个小时阅读,手机调静音,很少打电话,基本上不接电话。晚上回家会适时上网,把不看电视当成一种习惯。他说,互联网、高科技、IT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方式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是人总是能控制技术的,技术本身应该是人的工具而不应该成为困扰人的东西。现在人被三个屏幕困扰和控制,PC屏幕、手机屏幕和电视屏幕,人们要更加主动不被技术所控制。以后电子书、电子阅读虽然会成为主流,但报纸等纸质媒体不会消失,人对于文字的感觉也不会消失,而且这本身也是一个周期性的规律。人类开始会用技术作为重要的手段,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肯定想回归自然,文字本身的艺术感和美感还是会让很多人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