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滋阴疏肝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64例

2010-09-08 12:11杨欣荣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庙湾卫生院铜川727100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
关键词:鹿角胶方用熟地黄

杨欣荣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庙湾卫生院(铜川 727100)

更年期综合征被祖国医学称为“绝经前后诸证”[1]。是妇女到了绝经期前后出现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眩晕耳鸣,潮热面红,烘热汗出,情志不宁,面浮肢肿,健忘头痛,腰背酸楚等,尤其以烦躁、易激惹为常见症状的疾患,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病机错综,治疗棘手,笔者在临床上分为补肾、补肝治疗,多获较好疗效,现简述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64例,均系门诊病例。年龄 40~55岁,平均为 47岁;职业:工人 6例,干部 3例,农民55例;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 3年,兼有不寐症状 14例,兼有神志不宁 9例。

诊断标准 按照全国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绝经期前后诸证,经各系统和实验检查未发现异常。辨证分型:①肾阳虚型 24例:证见面色晦黯,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漆酸冷,纳呆腹胀,大便溏薄,或经行量多,或崩中暴下,色淡或黯,有块,面浮肢肿,夜尿多或尿频失禁,舌淡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②肾阴虚型 19例:头目眩晕耳鸣,头部面夹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漆酸疼,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期,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口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③肝郁型 21例:烦燥易怒,神志不宁,精神抑郁,胸肋胀满,头痛目眩,经期错后,经色暗红或挟有血块,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疗方法 辨证分型:①肾阳虚型:治以温肾扶阳,方用右归丸加味,熟地黄、山药、菟丝子、鹿角胶各 15g,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白术各 10g,炙甘草 6g。②肾阴虚型:治以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方用左归丸加味,方药:熟地黄 20g,山药、枸杞子、山茱萸、鹿角胶、首乌各 15g,牛膝、菟丝子、龟版胶、菊花各 10g。③肝郁型:治以疏肝解郁,佐以养血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味,方药:当归、白芍各 15g,柴胡、云苓、白术各 10g,甘草 6g,生姜 4g,薄荷 3g,鸡血藤30g。

以上治疗 15d为 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标准 参照 1998年卫生部颁布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2]。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后半年不复发为痊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为好转,自觉症状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为无效。

治疗结果 各型疗效,见附表。

附表 各型疗效比较

病案举例 例 1 王某,女,47岁,农民。 2001年 3月 15日初诊。患者自感头晕目眩,耳鸣,头面部阵发性烘热,腰膝酸疼,视物模糊,月经提前 5~6d,经色鲜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肝肾阴虚,阴不维阳。治以滋养肝肾,佐以潜阳。方用左归丸加味。方药:熟地黄20g,山药、枸杞子、山茱萸、鹿角胶、首乌各 15g,牛膝、菟丝子、龟板胶、菊花各 10g。煎服法:上药加水 500ml,每次烧开后微火煎煮 30mim取汁 200ml,连煎 2次混合,分早晚各服 200ml。每日 1剂,15d为 1疗程。服药两个疗程后痊愈。停药后半年随访未复发。

例 2 李某,女,45岁,矿工人家属。 2004年 11月21日初诊。患者情志抑郁,自感胸肋胀疼,头痛目眩。不思饮食,经期延后,经色暗红,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属肝气郁结,治以舒肝解郁,方用逍遥散加味。方药:当归、白芍各 15g,柴胡、茯苓、白术各 10g,甘草6g,生姜 4g,薄荷 3g,鸡血藤 30g。 煎服法:上药加水500mL,每次烧开后微火煎煮 30mim取汁 200ml,连煎 2次混合,分早晚各服 200mL。 每日 1剂,15d为 1疗程。服药 1个疗程后精神明显好转,2个疗程后痊愈。停药后半年随访未复发。

讨 论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内寓真阴真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时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女性生长发育,衰老的自然规律,绝经期妇女肾气渐虚,天癸渐竭,但大部分妇女肾之阴阳虚中仍保持平衡状态,故可以顺利渡过此期,一少部分妇女由于体质、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原因,遇此变更之期,肾中阴阳不能和调,使得阴阳平衡失调 ,阴不制阳,虚火妄动,或阳气虚衰,失期温煦,则可发为此病。一般发生在 42~49岁之间,其表现因人而异,轻重不一,但多拌有月经紊乱,而发病时间是在绝经期前后。更年期综合征是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是妇产科界关注的热点。肾为阴阳水火之宅,因此,调补肾阴肾阳使之恢复相对的平衡是治疗本病用药的关键,滋阴注意扶阳,温阳注意益阴,补肾以平衡肾中阴阳为要。肾虚阴阳失衡,肝血不足是其本,肝失疏泄,心肾不交是其标,以补肾复肾中阴阳平衡、养血疏肝为法,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可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阳中求阴”以滋肾水,使阳有所配,心肾互济,水以涵木;通过“阴中求阳”以温肾阳,使阴阳平衡,脾肾同健;通过疏肝气,使气机条达,血运通畅,百郁得解。治肾肝的同时兼顾心脾,标本同治。

[1]罗元恺.中医妇产科学 [M].上海:科学计算出版社,1983: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515.

猜你喜欢
鹿角胶方用熟地黄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鹿角胶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鹿角胶、龟甲胶、黄明胶的药性变迁及现代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鹿角胶-脱蛋白骨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