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江湖图谱

2010-09-09 06:03李盈
中国新时代 2010年9期
关键词:博纳

链接

电影江湖图谱

在电影业的重要参与者图谱中,“老江湖”和新进入者已经开始博弈或相互融合,未来,或将改变现有格局,但最终孰能赢得天下,仍是未解之谜。

老江湖

近些年,无论在制片数量、影片质量及影片票房上继续领跑的依然是中影集团。其掌舵人韩三平,业界称其“韩三爷”,更是名副其实的电影“老江湖”。

自2007年设立制片分公司以来,便在大片制作上不断突破,先后推出了《长江七号》、《赤壁》、《梅兰芳》、《赤壁》(下)、《南京!南京!》、《建国大业》等大制作影片。

除此之外,中影还投资了一些中等成本影片如《疯狂的赛车》等,以及《天安门》等系列小成本影片,涵盖了高、中、低不同成本的影片。

中影及韩三平在业界的巨大影响力,还在于其推出的 “青年导演计划”。通过该计划,推出了青年导演宁浩的《疯狂的赛车》和《无人区》,以及青年导演陆川的《南京!南京!》。一部《杜拉拉升职记》,更令徐静蕾成为首位票房过亿的年轻女导演。

韩三平曾表示,培养一个青年导演,要比拍出一部片子更有意义。另外,他还透露了一批新导演名单,其中包括曾导演过《大兵小将》,眼下正在导演《硬汉2》的丁晟。近期,中影重点推介的影片是《功夫梦》。

总体看,中影盘踞整个电影链,特别是在引进进口大片配额上,当仁不让地垄断着市场份额,并且以此来威慑相关院线,获得最佳的发行档期,这也成为其遭业内诟病的重要原因。

具备国企的垄断资源,同时又能以市场化手段操作运营,是其一大优势。但其软肋也明显,即长期改制不到位。最早提出上市的中影,现在不仅让华谊捷足先登,更被其他一些娱乐公司甩在身后,包括橙天嘉禾、文化中国等。而且包括博纳国际、小马奔腾、DMG等也均纷纷筹划上市,而中影至今依然无法完成上市计划,将使其竞争优势大打折扣。

作为民营旗舰的华谊兄弟,以广告起家,较早进入电影领域,成功之后,又横向进入音乐、艺人经纪、电视剧领域,是横向一体化典型代表。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两人的明确分工,更是被资本看好的一大法宝。

其成功登录创业板,成为A股第一家电影上市公司,彻底解决了长期制约其发展的资金瓶颈,电影年产量也由原先的3部增加到6部。但《拉贝日记》和《追影》两部影片的投资失利,也让其不断反思,在项目选择、项目前景判断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此外,过分依赖导演冯小刚也备受质疑。对此,华谊也一直尝试与不同的导演合作,包括同吴镇宇合作《追影》,同陈国富、高群书合作《风声》等。

另一家民营企业博纳国际,以电影发行起家,进入上下游的制片、影院等领域,致力打造全电影产业链,是纵向一体化的典型代表。

身后拥有众多国际知名VC,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其国际投资背景有助于博纳在海外上市并扩展,另一方面,其退出的潜在压力也时刻困扰着掌门人于冬。尽管几位投资人均表示,丝毫没有逼迫于冬提早上市的意思,但资本逐利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博纳向上下游拓展,就是要不断地扩大规模,最终实现上市,否则,其体量与利润都达不到要求。

更有业内人士爆料,博纳涉足制作,实属无奈之举,因为,相当于券商直投:做投行之前,一定要先做直投,即要发行我的片子,对不起,先投资吧。

2009年博纳的制片业绩发展平稳,但与公司预期仍有一定差距。比如巨资打造的《十月围城》票房2.9亿,没能达到“坐三望四”的目标。

最令博纳受打击的是,其重点打造、高调宣传的《麦田》票房惨败,不到1000万。与中影、华谊等相比,其内地本土导演资源稀缺,对香港导演依赖性较大,这样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提到电影江湖,必须提到一个人——董平。连韩三平都说,董平是其最佩服的电影人之一,当初最困难的1995年、1996年,他依然坚持拍片,是最早的电影人。其投拍的多部作品,均获国内外大奖,一些艺术片如《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绿茶》等,也都受到好评。只是后来,董平成了电影圈内资本运作高手,逐渐淡出江湖。

如今,作为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国董事局主席的董平又重出江湖。不久前,刚获得北京银行授信的10亿元文化产业专项贷款,还与中影签署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等,特别是其在新媒体上的战略布局,更是超出业内想象,这些都是董平卷土重来的信号。

同时卷土重来的还有太合影业。太合早在2000年就投资华谊兄弟2500万,与其共同组建了各占50%的合资公司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只不过后来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07年后,其重新组建班底,杀回了电影业。

张伟平执掌的新画面影业也在等候张艺谋三年后重新开张,见面礼便是《三枪拍案惊奇》。近期,其主打的《山楂树之恋》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令人期待。其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二张模式”既是其核心竞争优势,也同是劣势。

另外,昔日电视业三巨头——王长田(光线传媒总裁)、董朝晖(欢乐传媒总裁)、孙健君(派格太合总裁),由于在电视经营领域渐弱,均转战其他领地(大型活动、新媒体短片等),但也或多或少参与电影投资。

再就是星美。几年前,中国电影市场7亿的票房收入中,30%的利润都属星美。如今,其幕后推手覃辉也卷土重来,并意欲将星美酝酿美国上市,但似乎并不被看好。虽然星美的院线资源颇具价值,但毕竟都是租来的,这也是其最大致命伤。之前,星美投资的《如果爱》、《成吉思汗》也基本亏损不盈利,所以,其面临的风险是,如何使电影投资赚到钱。

以上这些电影“老江湖们”凭借在电影行业根深蒂固的电影情结和笔耕不辍的奋斗努力,积累了新人无法比拟的宝贵财富。

新进入者

除了老江湖,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涌现,这当中有国有资本也有民营资本。

国有资本中的新进入者,主要是最近比较活跃的颇具实力的各家省级广电集团。其中,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意把电影作为电视之外的第二大支柱,力图在几年之内,达到仅次于中影的地位。2009年,江苏广电出品和投资了《南京!南京!》、《建国大业》和《十月围城》。

而湖南省广播电视集团下边也有很多电影平台,包括跟盛大网络共同出资6亿元成立的盛世影业。另外,还有芒果传媒与李湘合作的快乐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均涉足电影业务。

在上海,虽然已有上影“坐镇”,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总裁黎瑞刚仍希望再开拓电影业务,所以,SMG中也会涵盖电影业务,或许会形成和上影竞争的局面。“其实无所谓,一个城市有多个电影公司都没问题,到最后还是要用作品来说话。”业内人士表示。

新进入者中,更多的是民营资本。

在广告业如日中天的DMG娱乐传媒集团公司(下称DMG),因《建国大业》和《杜拉拉升职记》中成功的广告植入模式赚了个盆满钵满。自2009年“试水”电影业以来,与中影签订了10部商业娱乐片的合约,同时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的好莱坞商业模式。

小马奔腾则以一匹“黑马”之姿杀入电影业,且出手不凡,在电视剧市场饱和,并有意上市的前提下,抓紧占领电影这块“高地”。而小马奔腾在2009年交出的成绩单彰显了其锐不可挡的“奔腾”势头。一年8部片子,如《越光宝盒》、《剑雨江湖》、《无人区》、《花木兰》、《功夫梦》等,超出很多传统的老江湖们。并且,其还签下宁浩、吴宇森两位导演。但其潜在风险是,整个班底还比较年轻,尚需磨合与沉淀。

此外,新进入者中还包括由池宇峰创建并于2007年在美国上市的网游公司——完美时空。2008年8月,完美时空文化创立,开始进军电影行业。 其第一部作品《非常完美》,取得1亿票房,初战告捷。但同时,完美时空文化跟投的另两部影片《狼灾记》和《刺陵》却遭遇了票房失败。

最新消息,杜杨团队可能另起炉灶,离开完美时空文化。该事件被认为是拥有激情梦想的电影人与以消费盈利为目的的游戏人的巨大观念冲撞导致。如果这样,其后续的宏大拍片计划也将告一段落。或许,这只是个插曲。

今年初,麒麟游戏公司也宣布组建电影公司,进军电影制片业。另外,已在香港上市的橙天嘉禾,其内地多家新影院也在筹划之中。而作为第一院线的万达,也开始了向上游领域拓展的步伐,在电影制作等环节布局。

(本文作者为融资中国 李盈)

猜你喜欢
博纳
博纳影业3000万元收购华影国际影院41.81%股权
开启主旋律商业大片新范式
万达院线与博纳影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博纳影业新增30家IMAX影院
内斗致美三号人物下台
美国酒保“自首”称想毒死博纳
约翰.博纳:最有权势的美国共和党人
约翰·博纳:最有权势的美国共和党人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连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