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辰:把脉企业战略管理

2010-09-10 00:50中国商贸靖东
中国商论 2010年11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西门子零售业

《中国商贸》记者 靖东/文

“我和郎咸平不同。我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企业管理者,我不仅要告诉中国人怎么一回事,更要告诉中国人怎么办。”孟凡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作为企业管理者,孟凡辰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华东区及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是西门子华东地区50余家企业、3万多名员工的法人代表。作为学者,孟凡辰同时还是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复合型”结合,使得孟凡辰任西门子德国境外最大基地——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短短三年时间,便创造了西门子在上海业务量增加近四倍的业绩;而孟凡辰还有着许多的“第一”:第一个提出将联通按技术平台GSM&CDMA分拆;全球第一个指出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系统在逃债;第一个提出输出人民币并全面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和战略举措。

古语有云:谋而后定,行且坚毅,方能成事。谁能站在战略制高点,把握先机,尽早谋划,率先突破,谁就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胜出。中国经济、企业和个人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苦奋斗、辛勤劳作,终于在廉价的劳动力投入和资源消耗外,还有了一定数量的财富和资产,这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全盘运作、管理和收益,确保已实现的小康的可持续和不断改进。孟凡辰认为,中国经济、企业和个人,尤其是企业,已迫切需要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从做事本身的需要,转换视角为发展的战略管理要求。

“请不要称呼我‘孟总’,我习惯大家管我叫‘孟博士’。”带着缜密的思维、严谨的逻辑,这位西门子高管以学者身份接受了《中国商贸》记者的专访:

《中国商贸》:请您介绍一下您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孟凡辰:中国企业如果是用全球一流的跨国企业来标杆对比一下,中国企业最大的特征就是“两头大“——高层和企业的老板们收入高,他们把整个价值链当中的大头给占掉,然后就是下面的蓝领和白领,低收入的特别庞大,当中是非常细的。以西门子为例,我们上面当然也大,但是我们最核心的就是当中这部分,经理圈大概有三百到五百个这种员工,管理团队——这实际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因为这批管理层人员,既有全球的视角,又有全球的经验和磨炼,你到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当总经理。这批人实际上是比较典型的一个跨国企业经验和能力的写照。换句话讲,就是中国企业要想把腰身做粗的话,实际上他就需要一套非常专业化的体系,管理系统来进一步往前做。因为两头大反映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领导很清楚,但是操作层面和领导脱节。

领导不一定是什么事都需要自己拍板,而是要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做得更好。

《中国商贸》:我们了解到您之前也做过百联的案例,从当初对外资零售业全面开放时高呼“狼来了”,到如今外资和本土零售企业竞相跑马圈地。如果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来看,您觉得本土零售企业现在面临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当前大力提倡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本土零售业又有着怎样的机遇?

孟凡辰:中国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零售业开放之后中国零售业是学到了,包括百联在内的国内零售龙头企业,现在的核心高管也都是以前的家乐福、沃尔玛的,可以说操作层面上他们掌握了。但结构层面上,像中国独特的需求和机遇,中国零售业在宏观层面上没有完全把握清楚。

我主要讲两个,一个是结构层面上的,一个是操作层面上,中国零售业独特的机遇。

有人跟我说马云的淘宝网今年估计交易量可以做到跟沃尔玛一样大。大家想一想,沃尔玛做到现在的规模,是通过不断开店把门店网点系统建起来做到的。但淘宝网实际上解决了中国一个什么问题呢?中国的零售业没必要到三四线城市去设网点,它可以通过邮发的形式完成,因此没必要到三四线城市去设置一个展示的功能了。换句话说,电子商务在零售领域的应用,在中国它所面临的机遇跟美国、西欧成熟的商业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对于沃尔玛等巨头零售企业,他们因为既得利益,他会把电子商务所带来的机遇要么就扼杀掉,如果对它现有资产有威胁的话;要么就是给它整合起来,因为他有足够的实力和财力,它可以买断。而在中国,既得利益是没有的,所以有可能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所带来的透明机遇,在整个基础设施的配置方面,进行全新的、不同于欧美的配置。这点一讲大家都明白了,从战略层面上来讲。但谁来做这个事?怎么来做?你不能幻想沃尔玛、家乐福他们来做,肯定是中国本地的这种零售企业。但他们要来做他们必须能够在操作层面上驾轻就熟了之后,能够把自己提高到战略管理的层面高度来思考,来面对行业的整合与发展。

第二,中国零售业的建设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完全可以低碳、环保。因为零售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核心是产品种类的优化和布局,以及采购系统和物流系统的配套。而且零售业中国在过去几年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他们核心利润源也跟中国房产一样的,变成了土地和门店各种收费带来的利益,这部分的增值变成了它的核心利润来源。所以中国零售业在操作层面实际面临着一个很大的调整。这个调整要完成它也需要这套系统,要精细化管理。

《中国商贸》:有一个现象不知道您是否关注到,关于山寨现象,国内有不少企业或者商家靠山寨起家,从创意到商业模式等屡见不鲜,有些现在甚至已经做得形成一定规模了。从本质上看,山寨就是靠模仿,而他们形成规模之后如何转型便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孟凡辰:第一就是在微观层面上来看,企业个体运作上肯定是要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所以这些山寨企业、靠山寨这种商业模式起家的企业,应该讲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或者企业整体发展比较可行的一种模式。但一定要做好转型,一定要做好升级,并且一定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再犯国际上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第二个从国家层面来讲的话,中国实际上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最大的一个问题,而且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中国必须要在宏观上实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中国现在人均GDP只是3600美金,美国的GDP人均是40600美金,这差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技术整合、系统整合和管理整合的能力。中国现在还不能与之同日而语,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靠谁?全球最优秀的这种管理的资源手段和能力,包括技术的整合,系统整合的能力,都掌握在跨国企业的手里,所以跨国企业依然是中国未来战略发展需要争取的一个核心资源。因此如果知识产权没有足够的保护,跨国企业就不敢到你这边来,或是不敢把最好的技术产品放到你这边来的。此外,中国自己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行为和结果也必须要予以保护,这样的话,才能真正鼓励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所以说中国宏观上必须要给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更国际化的、更规范的、更严格的举措。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西门子零售业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从研发看企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西门子重型燃机出海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浅析在华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在华跨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对员工关系的影响分析
提升我国零售业品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