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洋渔船制造业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2010-09-11 01:56邓颂凯
关键词:产业部门波及远洋渔业

孙 琛 邓颂凯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我国远洋渔船制造业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孙 琛 邓颂凯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本文主要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远洋渔船制造业的产业特点、以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波及效应,探讨我国远洋渔船的更新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提出远洋渔船建造对我国国民经济不仅具有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而且还具有较大的波及效应,以及对劳动力的吸纳效应;并且根据远洋渔船建造是投资依赖型产业的分析,提出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对其的投资。

远洋渔船建造;投入产出;波及效应;吸纳效应

一、我国远洋渔船的现状及其对远洋渔业的影响

1985年3月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开赴西非捕鱼,标志着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开始,经过22年的艰苦创业,我国的远洋渔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我国远洋渔业实现总产量109万吨,总产值86亿元,运回自捕水产品60万吨。

据统计,2006年我国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及公海从事远洋渔业生产的渔船共1599艘,分布在32个国家专属经济区及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公海。其中从事过洋性远洋渔业生产的渔船为827艘,大洋性金枪鱼、鱿鱼、竹荚鱼、犬牙鱼生产渔船772艘,分别占远洋渔船的52%和48%,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 2001-2006年我国远洋渔业总体情况

然而,虽然已跻身世界远洋渔业大国的行列,远洋渔船的破旧老化却严重制约了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对该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近70%的远洋渔船都是由拖网船改装而成的,其余一部分是从国外购买的二手船,新造船极少。船龄普遍偏高,船队严重老化,25年前建造的船舶还在运营。以超低温金枪鱼钓船为例,目前国内共有超低温金枪鱼钓船132艘,其中有100艘是购买的二手船。在这100艘船中,船龄在20年以上的占50%,25年以上的占30%。又如在西非作业的我国渔船约400艘,绝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的,达到20年船龄的船舶占90%。此外,围网船平均船龄均在15年以上,大部分拖网船的船龄也在20年以上。鱿鱼钓船最多时曾达400艘,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只有40艘是新造的,80%是由拖网船和购买的非渔船改造而成的。国际上通常超过25年的远洋渔船就必须淘汰,而在我国的某些地区,一些超过30年的船舶还在申请检验,大大增加了作业风险。[1]高船龄船舶不仅总体性能落后,而且远航能力差、设备陈旧、助渔设备落后,与国外同类船舶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2]严重制约了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致使远洋渔船发展后劲不足。[3]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远洋渔业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国际渔业管理规则的影响等方面,尽管很多文章都谈到远洋渔船的陈旧老化是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但鲜有文章对远洋渔船自主建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探讨。事实上,远洋渔船建造是综合性的加工组装工业,其前向联系部门很多,包括冶金、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部门的360多个行业,[4]从长远来看,更新远洋渔船,走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道路,将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广泛联系,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远洋渔船制造业的产业特点

(一)远洋渔船制造业与前后向产业部门的关系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的,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之间相互联结的波及效果,必然影响和受影响于其他有关各产业的生产活动。感应度系数是指由于其他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而使某产业生产发生变化的程度,通常用Si表示;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而使其他产业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通常用rj表示。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在公式(1)和(2)中,Cij表示j部门为得到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直接和间接消耗 i部门产品的需求量,n表示总部门数。

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所以常常用来分析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度,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的拉动作用所以常常用来分析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度。根据不同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大小,我们可以对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做出基本的判断。rj>1,表明该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rj>1且Si>1,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都大,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若这些产业的需求能够得到较大的刺激,将有利于加速经济的增长。rj>1且Si<1,表明这些产业部门受其他产业部门发展制约程度较小,但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较大。rj<1且Si<1,表明这些产业部门是弱辐射力、弱制约性的行业。rj<1且Si>1,表明这些产业部门辐射影响不强,但对经济健康运行的支撑作用较强。[5]

本文利用2002年全国12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的消耗系数代替远洋渔船制造业的消耗系数,分析远洋渔船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影响。经计算得出远洋渔船制造业的感应度为1.43,感应度系数Si=0.55;其影响力为3.18,影响力系数rj=1.21。该结果表明,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1单位最终需求时,远洋渔船制造业只需提供1.43个单位投入量。远洋渔船制造业的感应度在全部产业部门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不易受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当远洋渔船制造业增加1个单位需求时,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会增加3.18个单位产出,远洋渔船制造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部门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对其他产业部门影响较大。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远洋渔船制造业的rj>1且Si<1,属于低制约性、强辐射的部门。其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可以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重点扶持,甚至可以让其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先行发展。[6]

(二)远洋渔船制造业的需求类型

国民经济中的不同产业部门对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最终依赖度系数可以用来反映某产业的生产对各最终需求项目(消费、投资、出口等)的依赖程度。这里既包括该产业生产对最终需求项目的直接依赖,也包括间接依赖。其计算公式为:

在公式(4)中,Cik表示第 k部门为得到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直接和间接消耗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量;Ysk表示第k产业第S项最终需求额;S=1,2,3,分别代表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最终需求项目;Zsi表示第i产业对第 S项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度系数。

依赖度系数反映了各类最终需求对某部门增加值的需求贡献。[7]产业的最终需求依赖不仅考虑了直接的而且还考虑间接的最终需求对产业生产的影响。根据最终需求依赖度系数,可以对不同产业生产的最终需求类型进行分类。根据产业生产的最终需求是主要依赖消费还是投资或是出口,可把产业分类为“消费依赖型”产业、“投资依赖型”产业和“出口依赖型”产业等。[8]根据计算结果,远洋渔船制造业投资、消费、出口最终需求依赖度系数分别为0.50、0.27和0.42,远洋渔船制造业对于投资的依存度相当高,约为50%,属于投资依赖型产业。

三、远洋渔船制造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波及效应

(一)特定产业部门生产变化的波及效应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不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且这种依赖和影响会相互传递,一个产业生产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产业的一系列变化。一些特定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对这些特定产业部门的投资需求,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产业部门产生波及效应。在预测某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时,通常可以把预计该产业的产值增加量看成是由一项最终需求引起的,这样就可以根据公式X=(IA)-1Y来求出其他产业生产的变化。假定某特定k产业产量增加ΔXk是由该特定产业的一项最终需求引起的,其计算公式为:

在公式(5)中,Cn,k表示第 k部门为得到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直接和间接消耗第n部门产量的需求量;n表示总部门数;ΔXk为 k产业的变化量,ΔX1,ΔX2,……,ΔXn分别为各产业生产的增加量。

利用上式计算得到的各产业生产的增加量包括了对k产业的变化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二)远洋渔船制造业生产变化的波及效应分析

本文假设远洋渔船制造业增加的产量ΔX=1,分析由此引起的其他产业的一系列变化量。计算结果表明:当远洋渔船制造业增加产量ΔX=1时,会导致除体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外其他120个产业部门产量的变化,其波及效应高达98.36%,且其他产业部门增加量的总和为1.95。由此可见,远洋渔船制造业的产业关联面相当广泛,其波及效应相当大。其中受波及较大的主要还是与远洋渔船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上游产业,排名前四的依次是钢压延加工业、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远洋渔船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其关联产业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远洋渔船建造业的劳动力吸纳效应

特定产业总产出或者劳动就业量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乃至劳动就业量发生变化。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测算该部门总产出的变化带来本部门乃至全社会劳动就业量的变化。

avj=Vj/Xj称为劳动报酬系数,其中:Vj代表了 j部门的劳动者报酬,Xj代表了 j部门的产出。根据劳动报酬系数和公式(5)可得出劳动报酬增加额为:

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全社会就业人数的增加。用全社会劳动报酬增加额除以全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就可以估算出由于该部门产出的增加带来的劳动力就业增加量。如果各个部门计算期平均劳动报酬不相等,可以分别以各个部门增加的劳动报酬除以平均劳动报酬,估计各个部门可以增加的就业人数。

就要素密集特征而言,远洋渔船建造业属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但该产业部门产出的增加仍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效应,对缓解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根据远洋渔船建造的成本(成本数据由中国某水产集团提供),结合劳动报酬系数,可以估算出远洋渔船建造业以及全社会增加的就业人数(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远洋渔船建造增加的就业人数 (人)

由估算结果可知,建造一艘75米金枪鱼围网船、76.98米远洋鱿鱼钓船、38米双甲板拖网渔船、2000吨冷藏运输船、115米大型拖网加工船、5000吨冷藏运输船增加的就业人数分别约为4890人、1949人、690人、2332人、10808人和3388人。

四、结论

远洋渔船的较陈旧老化严重制约了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我国远洋渔船亟需更新。远洋渔船制造业感应度系数小于1,影响力系数大于1,属于低制约性、强辐射的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强。远洋渔船制造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引起除体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外120个产业部门产出的变化,其产业关联面相当广泛,波及效果高达98.36%,且其他部门产出增加量总和可达1.95。另外,远洋渔船制造业的劳动力吸纳效应虽不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但对缓解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远洋渔船制造业对于投资的依赖度相当高,约为50%,属于典型的投资依赖型产业。因此,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措施加大对远洋渔船制造业的投资,以充分发挥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劳动力的吸纳效应,税收减免、造船补贴、优惠贷款、履约保证、周转资金融通等都不失为可行的政策选择。

[1]赵慧,杜雨.未来7年远洋渔船更新将迎来高峰[N].中国船舶报,2008-11-23(4).

[2]周应祺.我国远洋渔业产业建设论析[R].上海:2009.

[3]吕祥,李璐,骆乐.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浅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7,(3):20-22.

[4]王缉慈.关于用产业群战略发展我国造船业的政策建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9(21):42-46.

[5]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6]陶永宏,戈铮,陈定秋.我国船舶工业产业波及效应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8,8(4):29-33.

[7]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2):61-68.

[8]杨公朴,干春晖.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industry features on the ocean-going fishing vessels manufacturing,and the spread effec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 ocean-going vessels updating to other departments of country economy based on the input and output solutions,and bring forward a point that the manufacture of ocean-going fishing vessels not only have a support and draw effect to the country economy,but have a great spread effect and absorb effect for the labor.In addition,the country should put more investment to the ocean-going fishing vessel manufacture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vestment lean character of ocean-going fishing vessel manufacture.

Key words:the construction of ocean-going fishing vessels;input-output;spread effect;absorb effect

责任编辑:王明舜

The Analysis of Spread Effect on the Ocean-going Fishing Vessels Manufacturing in China

Sun Chen,Deng Songka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F307

A

1672-335X(2010)05-0022-04

2010-03-28

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A-0201-08-001301)

孙琛(1965- ),女,山东龙口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渔业政策领域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部门波及远洋渔业
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唐山市氮代谢过程分析
远洋渔业发展35周年专题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船级社颁发首张《远洋渔业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
山西省产业部门“能—水—碳”耦合研究
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网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汪洋: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
世上几人“不差钱”
常见易混同义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