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期我国水井文化初探

2010-09-11 09:33贾兵强
关键词:商城水井考古

贾兵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夏商时期我国水井文化初探

贾兵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水井是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夏商水井为考察对象,初步研究夏商时期我国水井文化,以期拓宽先秦水文化的研究领域。

夏商时期;水井;文化;研究

夏商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农耕社会,建立城邦和国家,开始使用较为成熟的语言和文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重要历史时期。目前,关于夏商文化研究,学术界成就斐然,但是,对夏商时期水井文化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夏商的地域范围是以陈文华先生的地域划分为标准,[1]主要探讨今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以北地区也即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北部等区域的水井文化以及与夏商时期水井遗迹有关的文化现象。

一、夏商水井概况

夏商时期,水井的开凿较为普及,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遗址中都有水井发现。尤其是1974——1979年,在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土井5口[2],是迄今为止夏代发现最早的水井遗存。据统计,夏代的水井遗迹主要分布在河南的共有8处、20口[3](P28)。到公元前16世纪末,随着青铜工具的应用,凿井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商代的水井数量比夏代的多。从考古发现的情况看,商代的水井遗迹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以及浙江、江苏、上海和江西,分别代表商代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其中以河南和江西发现的居多。据统计,商代发现水井遗迹24处、42口。夏商时期的水井遗迹的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夏商时期我国水井发现一览表①在夏商时期我国水井发现一览表里面,编号为1-8为夏代水井,其余的为商代水井。

序号 遗址名称 深度(米) 位置 数量(口)资料出处12 河北藁城台西 5.7,3.1 房屋附近 2 文物1979(6)13 河南郑州商城 不详 铸铜遗址陶窑附近 6 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14 河南偃师尸乡沟四号宫殿 不详 房址 1 考古1985(2)15 河北藁城台西 3.16.6 不详 4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 16 江西九江神墩 6.95,8.25 手工作坊 2 农业考古1985(2)17 江西德安石灰山 3.5 不详 1 农业考古1985(2)18 江西德安陈家墩 7,2.4~2.7 不详 4 南方文物1995(2)19 河南偃师商城宫城 不详 宫城 不详 中国文物信息网2001-08-30 20 河南安阳孝民屯 不详 铸铜遗址 不详 中国文物信息网2005-06-16 21 河南安阳殷墟 不详 聚居区内 不详 人民网2003-04-18 22 山东济宁玉皇顶 不详 房址 不详 考古2005(4)23 浙江湖州长兴 2.6 不详 1 浙江日报2003-10-20 24 上海闵行马桥 1.2~1.8 居住区内 12 考古学报1997(2)25 河南安阳刘家村 4.8,5.3 生活区内 2 华夏考古1997(2)26 江西九江龙王岭 不详 不详 1 东南文化1991(6)27 江西清江吴城 不详 不详 2 江西历史文物1987(2)28 江西德安陈家墩 9 不详 1 南方文物2003(3)29 河南偃师尸乡沟 5.25 不详 1 考古1999(2)30 河南郑州商城 8 宫城墙北 4 中国文物报1995-07-30 31 辽宁阜新务欢池 不详 农田 1 中国文物报1993-02-07 32 山东济宁潘庙 不详 不详 不详 文物1991(2)

二、夏商水井的形制

关于先秦时期的水井形制,很多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水井的形状和材料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夏代发现的水井遗迹比较少,水井以长方形为主,也有圆形和正方形的。二里头遗址的水井是长方形的,平面长1.95米,宽1.8米[4](P42)。东下冯遗址发现水井 1座口略呈圆形,其余4座为长方形[2];驻马店杨庄遗址发现的4座水井,两口是长方形的,两口是正方形的。第IV期,J1水井,口呈长方形,南北长1.25、东西宽0.9米。第V期,水井J2,呈长方形,长2.4,宽1.1米,深至9米时泉水涌出,未挖到底[5]。马桥遗址发现的12座水井,井口为圆形或方形,其中,水井J2,井深4米,井口为边长2米的正方形,底也为正方形,边长为0.62米。[6]

商代的水井的形制以方形井为主。在北方,以商城遗址发现的水井最有代表性。在郑州商城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长方形的井。一般井口长2~3米,宽1米左右,深度有的达7米以上[7]。在郑州电力学校食堂基建工程中发现的1口水井,井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井口东西长2.1米,南北宽1.30米,井口距井底深7.8米,井外侧有一椭圆井坑[8]。在郑州商城宫殿区北部发现四个长方形汲水井,长2.5米、宽1.5米,间距相等,均为8米,都位于夯筑沟槽的中部,向下打破夯土与石板水管道相通[9]。在偃师尸乡沟商城第五号宫殿遗址发掘2口长方形水井,两个水井在下层庭院中部略偏西处,相距2.5米。其中J25水井,长方形,东西长约2米,南北宽1米;四壁向下略有内收,中部南北长1.75米,东西宽0.85米;底部南北长1.55米,东西宽0.70米。坑口四角是1.5米以上为直角,以下为圆角[10]。另外,在河南安阳刘家村遗址也发现1口长方形水井。井口大底小,井口长2.3米、宽1米,井底长1.7米、宽0.7米,井深5.3米[11]。在南方,江西德安陈家墩遗址发现的水井最为代表性。1993年9月至1994年1月,在德安陈家墩遗址发现4口水井,1口为方形水井,3口为圆形水井[12]。1994年秋冬,在江西德安陈家墩遗址,又发现一口商代圆形水井,直径300 厘米;井壁斜直,深901 厘米,底平[13]。

夏商时期,我国水井主要是土井,木井发现得很少,更没有像土井那样出现古井群。从目前的材料看,只有在浙江湖州长兴发现有木井,其它地方没有发现该类水井遗迹。浙江湖州长兴县雉城镇大城殿前发现一口商代木结构水井[14]。该水井现保留残高约2.6米,外径58厘米,内径44厘米。井壁由两根硕大的栗树烘烤挖制拼合而成。壁厚6厘米,目前已在井底清理出器物50多件,有原始瓷、陶器、竹编、木插、麻绳和漆器等。

三、夏商水井的作用

从夏商水井的分布来看,水井遗迹主要分布在在遗址、城址和聚落区域内,也有分布在手工作坊附近和水田灌溉区,但这类水井不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夏商水井,不仅用于原始先民生活用水,而且也用于手工业生产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众所周知,水井是原始先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水源之一。从考古发现看,夏商水井很多分布在居住生活区和房址聚落附近。夏代,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上海闵行马桥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的水井也都在生活区内。根据驻马店杨庄遗址水井里面发现的绿色树枝叶、面团、果核、树枝等遗物,马桥遗址水井废弃后,成为倾倒生活垃圾的场所,我们认为,夏代水井主要坐落在居住区,以供生活用水。商代,河南偃师尸乡沟五号宫殿遗址、河北藁城台西遗址、河南偃师尸乡沟四号宫殿遗址、河南偃师商城宫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山东济宁玉皇顶遗址、河南安阳刘家村遗址、河南郑州商城遗址的水井遗迹,大多是在居住区或者宫殿房址附近。尤其在偃师商城遗址发现有多口水井,说明当时的人们可以就近汲取井水。更重要的是,在水池附近也有多口水井,使用年代与水池相同,专家认为水池有赖于附近的水井供水[15]。

夏商周时期,河南郑州商城遗址、江西九江神墩遗址的水井旁发现有陶窑,尤其是在江西九江神墩遗址水井旁发现有手工作坊区,水井内出土器物主要是陶质、木质和竹质的汲水器如陶罐、木桶、竹筒、葫芦,提升用的鹿角、竹编织物等遗物井底淤泥内出有大量的木棍、竹编器、藤条、石块及红烧土[16]。由此可见,水井不仅仅是为了饮用水,而且还用在制陶业。同时,河南安阳孝民屯遗址水井遗迹附近发现有铸铜遗址[17],这就进一步证明水井的功能,除了用在制陶工业外,还用在铸铜生产上。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夏代灌溉水井遗迹或稻田遗址。文献最早记载水井灌溉的是《世本》:“汤旱,伊尹教民田头凿井以溉田。”这说明在商代已有了水井灌溉记载。同时,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文物中,甲骨文上已有了“井”字,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甲骨文的“录”字,象征着井上设有桔槔汲水灌溉[18](P200-206)。还有“汫”,象征打井灌溉[19](P275)。考古发现也印证了商代水井灌溉的正确性。在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早商遗址中发现的两口水井,是商代遗址中第一次发现的水井,填补了商代水井的空白。早期水井J2,井内有汲水落入井内的陶罐和木桶等。水桶不大,可以用手提取,在井盘内堆满汲水时落入的陶罐,罐子颈部还可见绳子痕迹[20]。与此同时,在辽宁省阜新务欢池遗址发现距今3 500年前后的古人工灌渠,是我国目前发现较早、较完整的一处古代农田灌溉系统这是农业考古研究的一项突破性发现,可以证明商代井灌的确凿性[21]。从以上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证明了“凿井而灌”的说法是可信的。

四、结语

水井文化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一种表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推动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社会的发展。夏商时期,无论是水井分布或类型还是水井的应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夏商水井,给原始先民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解决了众多人口的饮水问题,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先民不仅利用井水灌溉农田,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还在手工业生产中利用水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总之,水井促进了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古代文明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陈文华.从考古发现看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农业区的开发[J].农业考古,2008,(1).

[2]东下冯考古队.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东区、中区发掘简报[R].考古,1980,(2).

[3]贾兵强.中国先秦水井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张之恒,周裕兴.夏商周考古[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北京大学考古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10).

[6]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闵行马桥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7,(2).

[7]康复圣.淮河流域古代农田水利[J].古今农业,2000,(4).

[8]庞小霞,胡洪琼.商代城邑给排水设施初探[J].殷都学刊,2004,(1).

[9]曾晓敏,宋国定.郑州商城考古又有重大收获[N].中国文物报,1995-07-30.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第五号宫殿遗址发掘简报[R].考古,1988,(2).

[11]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95-1996安阳刘家庄殷代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7,(2).

[1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县陈家墩遗址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1995,(2).

[1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陈家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2000,(3).

[14]刘慧,周秀.长兴发现商代古井[N].浙江日报,2003-10-20.

[15]孙钦良,邓金慧.偃师商城:河洛文化的眉批和集注[N].洛阳晚报,2005-10-10.

[16]诗家,柯水,论江西近年发现的商周水井[J].农业考古,1987,(2).

[17]王学荣.殷墟孝民屯大面积发掘的重要收获[EB/OL].中国文物信息网,2005-06-16.

[18]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9]吴浩坤,等.中国甲骨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0]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9,(6).

[21]辛岩,崔兴锐.阜新发现距今三千五百年灌溉水渠[N].中国文物报,1993-02-07.

Abstract:The water-well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Life in Pre-Qin Period.Taking the Xia-Shang water-well as the inspection object,this article preliminary studies water well culture in the Xia-Shang period in order to widen research area of the water culture in Pre-Qin period.

Key words:The Xia-Shang period;Water-well;Culture;Research

(责任编辑:刘 明)

Research on the Culture of Water-well in the Xia-Shang Period

JIA Bing-qia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K22

A

1008—4444(2010)03—0097—04

2010-04-08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先秦水井文化研究》(200924)。

贾兵强(1976—),男,河南汝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商城水井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三星堆考古解谜
水井的自述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商城
乌龟与水井
悦居商城
悦居商城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