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多样性及生境分布类型

2010-09-11 01:00杨逢春黄华平牛黎明于旭东王雪兵张宪春
关键词:蕨类海南岛药用

杨逢春,黄华平,牛黎明,于旭东,王雪兵,张宪春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 兴隆 571533;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 儋州 571737;3.海南大学 农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4.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多样性及生境分布类型

杨逢春1,黄华平2,牛黎明2,于旭东3,王雪兵3,张宪春4*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 兴隆 571533;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 儋州 571737;3.海南大学 农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4.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约有100余种,其中多数是习见种类,以卷柏科Selaginellacea、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等科的蕨类为主,药材蕴藏量大.另有一些药用蕨类未见于典籍,是本岛海南黎族同胞的独特用药.海南岛药用蕨类多数分布于热带季雨林及沟谷雨林之中,少数见于旱脊地带.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很多有效的蕨类成分尚未得到认识和利用.本岛民间验方、偏方中的药用蕨类需要进行深入发掘和推广.

海南岛;药用蕨类;多样性;生境类型;民间药用蕨类

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重要类群,它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束植物,在植物的起源与进化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蕨类植物作为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我国用蕨类植物入药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记载[1].药用蕨类植物具有舒筋活血、除湿镇痛、清热滑肠、止咳化痰、利尿安神、止血、驱虫、解毒、抗菌、抗癌、抗HIV等功效.药用蕨类植物的成分主要有酚类化合物、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等[2-6].据报道我国药用蕨类植物约有450余种[7].

海南岛的药用蕨类植物种类丰富,资源蕴藏量大,但已被开发利用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种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还有大量的有效单方、验方散在民间,亟待发掘和整理.现在大多数药用蕨类植物只知功效主治或为民间用药,其有效成分不能完全确认,并且有些药用价值还未发现,因此还需进一步对药用蕨类植物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1 海南岛地理及蕨类植物多样性

海南岛属华夏古陆华南地台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第四纪始与广东大陆分离,地处热带,年均温达24-280℃,年雨量达1 800~2 900mm,植被茂密,植物区系古老而复杂[8],蕨类植物区系非常丰富,目前已知的达400余种,约占海南维管植植物的10%[9],占全国蕨类植物的15%,种密度为1.15/(hkm-2),远大于0.027(/hkm-2)的全国蕨类植物种密度.

2 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比较集中的科

据各类资料统计海南岛药用蕨类约100余种,含种类较多的科有卷柏科如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深绿卷柏 S.doederleinii、兖州卷柏 S.involvens等,水龙骨科如江南星蕨Microsorum fortunei、抱树莲Drymoglossum piloselloides、石韦Pyrrosia lingua,金星蕨科如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单叶新月蕨Pronephrium simplex等,铁角蕨科如倒挂铁角蕨Asplenium normale、长叶铁角蕨A.prolongatum等.这些蕨类植物中有一部分是传统的中药材,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10-17],有些是海南岛本地黎族同胞的习用药材,以常见的种类为主,用途不同于常见典籍,药材蕴藏量非常大[18].各科药用蕨类见附表1.

3 海南岛药用蕨类生境分布类型

海南岛各种植被群落中都有药用蕨类植物分布,其中常绿季雨林、混交季雨林、山地雨林及沟谷雨林等植被类型中,蕨类资源分布最为集中.常见有石松科、观音座莲科、紫其科、海金沙科、骨碎补科、凤尾蕨科、铁线蕨科、铁角蕨科、金星蕨科、桫椤科、水龙骨科等.

山顶矮林、丘陵、台地等干旱地带分布一些耐旱耐贫瘠的药用蕨类,如海金沙科的海南海金沙Lygodium conforme、海金沙L.japonicum和小叶海金沙L.scandens,陵齿蕨科的乌蕨Stenoloma chusanum,石松科的垂穗石松(铺地蜈蚣)Palhinhaea cernua、藤石松(石子藤)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卷柏科的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翠云草S.uncinata,里白科的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和光里白Hicriopteris laevissima,骨碎补科的大叶骨碎补Davallia formosana,肾蕨科的毛叶肾蕨Nephrolepis hirsutula,凤尾蕨科的狭眼凤尾蕨Pteris biaurita、剑叶凤尾蕨 P.ensiformis、半边旗 P.semipinnata、蜈蚣草P.vittata,铁线蕨科的鞭叶铁线蕨A-diantum caudatum,以及水龙骨科的石韦属Pyrrosia spp.和瓦韦属Lepisorus spp.的大多数蕨类.

人工林如橡胶林下常见一些耐荫的药用蕨类植物,如垂穗石松(铺地蜈蚣)P.cernua、翠云草S.uncinata、单叶新月蕨 P.simplex、华南毛蕨 C.parasiticus等.

滨海红树林地区及部分河岸边分布有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等极少数药用蕨类.

4 海南野生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现状

研究力量严重缺乏,由于长久以来未能对海南岛热带蕨类开展深入研究,尤其是药用方面的研究,致使很多药用蕨类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和利用.在一些边远地区和黎苗族聚居区有很多民间验方、偏方缺乏科学、有效、系统的整理,因此未能广为人知,为更多的人群做出贡献.

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开发强度与面积的不断加大,特别是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不少原始森林的外围甚至整个次生林常被当地居民开垦为槟榔、橡胶、果树、纸桨林等经济林地,这样生于原始森林外围及次生林中的蕨类植物就直接遭到砍伐及清除,导致一些蕨类植物赖以生存的特有生境消失,生存范围逐渐缩小,有的蕨类濒临灭绝.随着沿海海产品养殖业的发展,海南红树林资源的破坏严重,红树林中的卤蕨A.aureum、尖叶卤蕨A.speciosum等物种面临危险.热带山地林中的药用蕨类植物如金毛狗、巢蕨等遭到人为大量采挖[19].海南是全国蕨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也是药用蕨类植物研究基础薄弱的地区.目前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的开发模式都还处于初级产品阶段,多以提供原材料植物为主,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不利于开发药用蕨类植物产业链的形成[20-22].

5 建议

1)加强野生药用蕨类研究力量.随着世界范围对保护物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蕨类植物中药用蕨类、珍稀濒危种类及具有特殊生态及经济价值的种类已不断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开展海南岛野生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生境及其生态特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开展蕨类植物的引种驯化技术、繁殖技术、综合栽培技术等的研究.

2)加强药用蕨类植物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使药用蕨类植物得到更准确的应用.积极拓宽药用植物的材料来源.近年来对蕨类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及应用越来越多,在药用蕨类资源中陆续发现新的药用成分及药用性能,如金毛狗、铁芒萁等一些蕨类中已发现了某些抗癌的物质.

3)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工作,使学校、社区群众充分认识蕨类植物,更好地保护野生蕨类资源.

4)建立蕨类植物专类园.北京、广东、贵州等省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各自的植物园内建立蕨类植物专类园.海南岛有条件的植物园、研究所、旅游景区,可建立热带蕨类引种繁殖及观光基地,使蕨类植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相结合,促进科学研究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

[1]吴征镒,周太炎,肖培根.新华本草纲要:3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4.

[2]何春霞,苏力坦,阿巴白克力.蕨类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7,29(5):736-740.

[3]Yonathan M,Asres K,Assefa A,et al.Invivo Anti-inflammator yandanti nociceptive activitiesofCheilanthesfarinose[J].JEthno pharmacology,2006,108:462-470.

[4]Chen Y H,Chang F R,Llu Y J,et al.Identification of phenolican tioxidants from sword brake fern (Pteris enformis-Burm)[J].Food Chemistry,2007,105:48-56.

[5]Reddy V L,Ravikanth V,Rao T P,et al.A new triterpenoid from the fern Adiantumlunu latumand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J].Phytochemistry,2001,56:173-175.

[6]Lam T L,Lam M L,Au T K,et al.A comparison of 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type-1 proteaseinhibi tionactivitiesb yaqueou sand methanol extract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J].Life Sciences,2000,67(23):2889-2896.

[7]王培善,王筱英.贵州蕨类植物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1-5.

[8]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59-262.

[9]杨逢春.海南蕨类植物自然分布及区系组成[J].云南植物研究,2007,29(2):155-160.

[10]陈焕镛,张肇赛,陈封怀,等.海南植物志: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1-207.

[11]肖邦森,王祝年,李渊林,等.海南岛药材种质资源考察报告[C]//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海南岛作物(植物)种质资源考察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207-214.

[12]方鼎,沙文兰,陈秀香,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39.

[13]陈少卿,张桂才,李泽贤,等.广东药用植物手册[M].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82:8-45.

[14]吴修仁.广东药用植物简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38.

[15]陈德媛,陈家明.贵州中医药名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5-64.

[16]杨逢春,梁淑云.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资源[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08,9(5):136-141.

[17]王祝年,肖邦森.海南药用植物名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10.

[18]郑希龙,陈红锋,李榕涛,等.海南润方言黎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8,30(2):195-210.

[19]单家林.海南红树林植物区系与耐盐生物学研究[D].儋州: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1-76.

[20]徐冬英.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1997(4):20-21.

[21]戴锡玲,李新国,张莹,等.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研究及其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3):397-399.

[22]罗俊虎.野生蕨类植物的药用价值(摘要)[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0(3):57-58.

[23]黎明.海南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调查[D].海口:海南大学,2008.

[2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2-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001.

[26]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7]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民间药物[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65.

[28]陆川县中医药研究所.陆川本草[M].陆川:广西陆川县中医药研究所印行,1959.

[29]福建省中医研究所.福建中草药[M].福州:福建省医药研究所印行,1970.

[30]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1]陈焕镛.海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32-44.

[32]周继斌,郑荣华,周云波.乌毛蕨贯众的生药学研究[J].海峡药学,1999,11(3):57-59.

[33]四川省中医药研究所.四川常用中草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1.

附表1 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名录(增补)Tab.1 List of pteridophyte herbs of Hainan Island (Supplement)

续附表1

续附表1

责任编辑:黄 澜

Diversity and Habitat of Pteridophyte Herbs in Hainan Island

YANG Fengchun1,HUANG Huaping2,NIU Liming2,YU Xudong3,WANG Xuebing3,ZHANG Xianchun4*
(1.Institute of Spice and Beverage,CATAS,Xinlong 571533,China;2.Envire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CATAS,Danzhou 571737,China;3.College of Agriculture,Hainan University,haikuo 570228,China;4.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atic&Evolutionary Botany,Institute of botany,CAS,Beijing 100093,China;)

There are more than 100 species of pteridophyte herbs in Hainan Island.Most of them are locally common in Hainan,but some are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Many of them are from these families,such as Selaginellacea,Polypodiaceae and Aspleniaceae.Some species have never been recorded as medicinal plants and are only used by Li people in Hainan.Most of pteridophyte herbs grow under tropical monsoon forest and ravine rainforest while few grow in dry and lean soil.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se pteridophyte herbs would be extracted and analyzed,and the Ethno pteridophyte herbs in Hainan,especially by the Li people should be studied.

Hainan Island;Pteridophyte herbs;Diversity;Habitat;Ethno plants

Q 949.95

A

1674-4942(2010)03-0314-06

2010-04-22

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专项资助项目(PDCTA1001)

*

猜你喜欢
蕨类海南岛药用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贵州民族地区治疗风湿病的药用蕨类(一)
贵州土著民族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蕨类(一)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贵州土著民族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蕨类(二)
贵州民族地区治疗风湿病的药用蕨类(二)
蒙药药用资源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