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配置分析

2010-09-12 03:25唐立健
卫生软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农村卫生卫生院人口

唐立健

(南京医学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它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配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提供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卫生人力数据,分析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2003年~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指标主要包括人口数、乡镇卫生院各类卫生人员数、按人口配置密度、医师人均医疗负担等。

1.2 方法

灰色系统介于白色系统和黑色系统之间,系统内一部分信息已知,一部分信息未知,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灰色预测模型就是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1]。为研究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配置,本文应用灰色系统 GM(1,1)建立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的预测模型[2]。然后计算误差数列e(t)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后验差比值 C,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效果检验。C越接近0,则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当C<0.35时,预测精度好;C介于0.35与0.5之间,预测精度等级为合格;C介于0.5与0.65之间,预测精度等级为勉强;C≥0.65,预测模型则不合格。

2 结果

2.1 总量与结构

2008年底,全国卫生人员616.91万,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为107.49万,与村卫生室合并共计215.77万人,约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34.98%。而目前农业人口为8.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6.38%。即占卫生人员总量1/3的农村卫生人员承担着占人口总量近 2/3的农村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我国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在数量配置上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护士分别为40.5万人、18.75万人,医护比例为1:0.46。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一级医院医护比为1:1,二、三级医院医护比为 1:2,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医护比例倒置,护理人员配置明显不足。

2.2 分布密度变化趋势与预测

2008年,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人员数为1.22人。从变化趋势看,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在2003年~2006年呈下降趋势,到2007和2008年,卫生人员数量又有所上升,见图1。现利用2002年~2008年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数据,建立GM(1,1)预测模型为:经拟合检验,平均相对误差e % 为1.4%,后验差比值C为0.42,说明可利用所建立的 GM(1,1)模型对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作为农村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的参考依据。

经预测,2012年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预计达到1.21人左右,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0.49%。如按此趋势发展,未来农村卫生人力的配置仍难以满足农村人口卫生服务的需求,城乡差距可能越来越大。

2.3 东、中、西部比较

到2008年底,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上表现为东多西少,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是西部地区的1.48和1.45倍。而医师人均每日负担住院床日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最低(见表1)。卫生人力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卫生人力短缺问题突出。

3 讨论与建议

图1 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密度变化趋势预测

表1 2008年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及其医疗负担

3.1 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改善人员不足问题

2008年底,全国卫生人员616.91万人,其中农村卫生人员数占34.98%。我国卫生人力总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城乡分布不均,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在数量上仍处于短缺状态,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的全面开展与提供。主要原因为与城市卫生机构相比,乡镇卫生院在薪金福利、工作生活环境、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都明显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各地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改善农村卫生队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医药院校毕业生、城市医疗机构离退休人员服务农村;或者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办学形式为农村医疗机构培养专业人才[3],以改善农村卫生人员不足的问题。

3.2 做好农村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满足农村人口卫生服务需求

农村卫生人力配置不足,除经济因素外,另一重要原因是编制紧缺。目前各地对医疗卫生部门人员的定编标准和方法,仍是依照卫生部1978年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根本不能满足近年来医疗卫生迅速发展的要求。从农村卫生人力供给预测结果来看,2012年预计达到1.214人左右,与2008年相比有所下降。可见,随着农村人口医疗需求的增加,未来农村卫生人力配置不足问题可能更为严重。建议政府既要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经费投入,还要做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卫生人力配置标准应以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卫生人力供给与其存在的差距就是今后农村卫生人员配置的重点。在卫生人员供给预测方法选择上,GM(1,1)模型可尝试采用。

3.3 重视护理人员的配置,改善医护比例失调

乡镇卫生院是广大农民的主要就医场所,担负着县以下 “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随着社区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目前,乡镇卫生院医护比例存在严重失衡,护理人员配置明显不足,护理质量也滞后于二、三级医疗机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医疗机构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的现象,对护理人员的配置和培养缺乏足够重视。为改善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首先要求乡镇卫生院领导更新观念,增强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向一线护士倾斜,减少人员流失,稳定护理队伍。

3.4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促进农村卫生人力地域间均衡分布

从各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配置密度来看,总体呈不均衡状态,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尤其是西部地区,卫生人才短缺程度更加严重。在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作、文化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造成部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人员流失率较高。卫生人力分布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卫生服务提供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建议在制定相关人力政策时,要扶贫济困,适当向贫困乡镇倾斜,对于自愿到偏远农村地区工作的医药院校毕业生和卫生人员,加大鼓励和支持力度,尤其是在薪资福利、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特殊优待。

[1] 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学良,秦伶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新疆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0,23(1):62-64.

[3] 韦祥刚,漆光紫.民族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1):773-775.

猜你喜欢
农村卫生卫生院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汉中五轮驱动推进农村卫生
关于举办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峰会暨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十八届年会的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