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

2010-09-15 09:21郭敏刚刘同员胡庆山王健
体育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挖沟村落问卷

郭敏刚,刘同员,胡庆山,王健

(1.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武汉理工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0)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

郭敏刚1,2,刘同员2,胡庆山1,王健1

(1.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武汉理工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0)

以湖北省挖沟村为个案,调查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在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下,村落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向理性、多元化转变;体育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体育活动内容日渐丰富;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明显增强;体育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基于村落经济条件、基层政府的重视程度等是影响北京奥运会作用于村落农民体育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大村落经济发展力度,降低媒体宣传重心,加速奥林匹克运动与村落农民体育的融合,采取多种有效路径与方式来进一步扩大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影响力等建议。

体育社会学;村落农民体育;北京奥运会;挖沟村

在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计划,足见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群众体育的推动效应。那么,作为群众体育最薄弱的部分——村落农民体育是否也受到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于北京奥运会召开前(2007年1月~2008年1月)、后(2008年9月~2009年9月)重点对湖北省挖沟村村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体育消费等情况进行随机抽样和入户调查(问卷的内容和效度采用经验评价方法进行了检验,根据 8位体育社会学专家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校正,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4%)。此外,依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并从这三大地带中,随机抽取了广东、浙江、湖北、河南、陕西、广西等6省区的部分县、乡(镇)、村分管或主管文体活动人员及符合体育人口条件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其中管理人员问卷92份,村民问卷1 108份,收回有效问卷885份,其中管理人员问卷92份,村民问卷7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 100%和 82.5%)。在对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扩大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村落农民体育影响力的建议。

1 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变迁

1)村民体育价值观。

村民的体育价值观可以从他们对体育功能认识得到反映。从调查结果(见表1)来看,北京奥运会召开前,挖沟村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处于感性单一的认知水平。除对“强身健体”功能认同度较高外,对体育的其他功能的认同度偏低。而北京奥运会后,挖沟村村民不仅对“强身健体”功能有很高的认同度,对体育的其他功能的认同度也明显提高,说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挖沟村村民的体育价值观由感性、单一化向理性、多元化转变。

表1 北京奥运会前、后挖沟村村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多项选择) %

2)村民家庭体育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是指物质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消费者体育需求的行为和过程,它包括了物质性消费和非物质性消费[1-2]。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北京奥运会后,挖沟村村民家庭人均年体育消费支出及其所占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北京奥运会前,挖沟村村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且以物质性体育消费为主,参与性与观赏性等非物质性体育消费偏低,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村里文体活动室、健身路径、文体娱乐场所等公共文体设施匮乏;其二,村内报刊杂志销售点、有线电视、广播等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牵制了村民的观赏服务类和信息类体育消费;其三,村内尚未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北京奥运会后,挖沟村村民虽仍以物质性体育消费为主,但非物质性体育消费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在北京奥运会的驱动下,挖沟村“两委”以村落农民体育活动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板报、标语、横幅、广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北京奥运会,正因为北京奥运会激发了挖沟村基层干部对村落农民体育高度重视的热情,挖沟村村民体育消费由物质性体育消费向非物质性体育消费的过渡才得以推动,体育消费水平也迈向了新的台阶。

表2 北京奥运会前、后挖沟村村民家庭体育消费水平及结构

3)村民体育活动的内容。

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在北京奥运会前,村落农民体育活动的内容以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散步、慢跑、爬山等占 49.1%))和节庆民族民间体育(狮子舞、舞龙灯、划龙舟等占28.4%)为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高潮,挖沟村基层领导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着实强化了文体事业的建设,修建了农民文体中心及相关配套体育设施,为村民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设施。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号召,挖沟村领导班子,利用节假日,组织花鼓戏表演、舞狮等节庆民族民间活动,并同时开展家庭篮球赛、乒乓球赛或羽毛球赛等现代体育活动,将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体育与艺术、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挖沟村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这可以从北京奥运会后,挖沟村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日渐丰富的现状中得以印证。

表3 北京奥运会前、后挖沟村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 %

4)村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村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村落农民体育的组织化程度。为此,仍以挖沟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村民为对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挖沟村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为:选择“个人自由活动”的村民所占比例由36.4%降至22.8%,而选择“村里组织的活动”、“小组(队)组织的活动”及“与家人一起活动”的村民所占比例均有所增加,其中选择“村里组织的活动”增幅最大,由原来的3.2%陡增至17.2%。这种变化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组织化程度在基层政府的重视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家给予北京奥运会以极大关注与重视的立场和态度,正通过不同传播渠道渗透到我国农村基层,并引领基层政府积极参与到村落农民体育的发展中来。

5)村民的体育管理工作情况。

北京奥运会对挖沟村体育管理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促使了基层政府对体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北京奥运举办前,挖沟村还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普通行政村,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偏向于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借北京奥运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挖沟村摆脱了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建立了一个集“工业、农业、旅游业”于一体的新农村示范村。基层政府的工作职能也由原来的以经济职能为主转向以创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乡村社会环境为主。基层政府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清晰,并重点加强了农村基层相对薄弱的精神文化建设力度。村落农民体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挖沟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并愈来愈受到挖沟村“两委”的青睐。第二,促进了农村基层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使管理工作扎根于农村基层。国家对北京奥运会的高度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基层政府对农民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北京奥运会后,挖沟村所属镇加强了农村体育管理机构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衔接紧密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即仙桃市体育局——彭场镇文体站——村文化中心户。正因为挖沟村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国家对农村体育的各项政策才能真正落实到基层。

2 北京奥运会助推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为探讨影响北京奥运会作用于村落农民体育的主要因素,笔者甄选了10个因素,以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村民和基层文体干部为目标群体,深入村落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村民与基层文体干部在村落经济条件、基层政府对奥运会的重视程度、媒体对奥运会的宣传和地域文化等4个方面共识程度较高,且均被列在前4位。因此要扩大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可以围绕这4个方面寻找有效路径。

2.1 发展村落经济,夯实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要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3]。据此,村落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村落农民体育的发展,只有村落经济条件改善了,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助推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至今,中共中央已连续发出了七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为农村基层村落经济摆脱“病灶”提供了一剂良方,也为北京奥运会后期,村落农民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北京奥运会遗产

北京奥运会是短暂的,但却留下了一笔独一无二的无形遗产,这笔无形遗产要想传承下去,惠及广大的农民群众,就必须降低奥运宣传重心,通过明势、顺势、借势、造势、运势等多种路径与方式来宣传北京奥运会所遗留下的精神、文化和理念,以扩大北京奥运会在我国基层村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所谓“明势”,就是要弄清北京奥运会所渲染的大众体育外部环境之势,下移北京奥运会的宣传重心;所谓“顺势”,就是要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之势,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农村基层,弘扬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中所蕴藏的和谐精神;所谓“借势”,就是要借北京奥运会余热,不遗余力地宣传北京奥运会的无形遗产,以便唱好北京奥运会与村落农民体育二者良性互动后续效应之戏;所谓“造势”,就是要高举“重在参与”、“精神寓于运动”等无形遗产的大旗,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要将北京奥运会的无形遗产宣传转化为推动我国农村基层体育事业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运势”,就是要运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必由体育精英化向体育精英化与大众化协调发展过渡之势,大力发展包括村落农民体育在内的群众体育事业,使北京奥运会的后奥运效应惠及更广大的基层农民。

2.3 促进奥林匹克文化与村落农民体育文化的交融

奥林匹克文化之所以在全球化中能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应归因于奥林匹克文化在全球化中对其他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吸收,甚至出现扶持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现象[4]。这无疑启示我们,在北京后奥运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村落农民体育文化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其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契合点,借北京奥运会余热,通过强化奥林匹克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加快其在我国基层村落的传播速度,使具有多元化特征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我国不同地域内的村落文化、习俗之间相互交融,形成中西方文化交相辉映的新格局,让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北京奥运会能够持续恒久地对我国村落农民体育发挥促进效应。徐行言[5]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后坦言:“交流与渗透是不可阻碍的文化趋势。”中西文化如此,中西体育文化亦如此。据此,奥林匹克文化与村落农民体育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值得一提的是,以养生文化为主旋律的村落传统武术活动已深深扎根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土壤中,成为北京奥运会表演赛场上一道靓丽的民族风景线。可见,无论是从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活动影响理论解析中,还是从奥林匹克文化在全球化发展进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中,无不启示我们,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村落农民体育的和谐发展走相融互动、和谐并进的道路,这无疑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村落农民体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思路。

2.4 以“平民奥运”为指导思想,重视扶持村落农民体育

“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思想,而“平民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核心主题思想“人文奥运”的题中之义。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推动亦是“平民奥运”思想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渗透。基层政府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关乎奥运思想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渗透,进而影响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作用。基层政府只有改变观念,以“平民奥运”为指导思想,一改过去“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体育“不愿作为”、甚至“不作为”现象,才能为奥运思想在农村这片沃土上绽放打好基础。课题组从实地调查中真切体会到,基层政府重视体育、管理体育、宣传体育、积极开展体育工作,当地村落农民体育就开展得有声有色;反之,基层政府不重视、不管理、不宣传、不组织,当地村落农民体育就会异常冷清。因此,一方面,基层政府干部要做好榜样,形成“喜爱体育、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工作”的好局面。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要借北京奥运会余热,行动上扶持村落农民体育发展,把体育事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建立村级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健身指导室,配备热心体育、精于业务的专职人员。此外,基层政府应给予组织上保证,经费上支持,将体育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范围。

[1] 于振峰,王庆伟,许高航,等. 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 体育科学,2001,21(1):9-12.

[2] 朱家新. 福建省沿海地区农民体育消费调查与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2):22-26.

[3] 许红峰,黄汉升,韩淑艳,等. 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5):2.

[4] 史友宽.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从蹴鞠和足球谈开去[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2):68-70.

[5] 徐行言. 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2.

Effects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on village peasant sports in China

GUO Min-gang1,2,LIU Tong-yuan2,HU Qing-shan1,WANG Jian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Basing their research case on the Wagou village in Hubei province,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following effects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on village peasant sports in China: affected by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village peasants’ sports value views had become rational and diversified; their sports consumption levels were somewhat increased; their sports activity contents were enriched day after day; the degree of sports activity systematization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sports management work was perfected day after day. Based on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on village peasant sports, such as villag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degree of concerning by fundamental government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economy; shift the key job of media promotion to the village level;speed up the blending of the Olympic Games with village peasant sports; take various effective measures and means to intens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on village peasant sports.

sport sociology;village peasant sports;Beijing Olympic Games;Wagou village

G80-05

A

1006-7116(2010)05-0026-04

2009-06-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TY005);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291SS08109)。

郭敏刚(1982-),男,助教,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挖沟村落问卷
国内海底管道后挖沟施工技术
浅谈犁式挖沟机海底挖沟技术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园林工程便携式挖坑挖沟多用机设计方案
基于AutoPIPE的海底悬空管线挖沟埋设应力分析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