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岗:高科技CFO

2010-09-21 03:22
新理财·公司理财 2010年1期
关键词:大唐成本管理

刘 瑾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总会计师高永岗的经历,足以作为一名职业CF0的“高手养成”范本:

1985年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天津一家百货批发企业做T9年的财务工作,练就了财务基本功,然后开始“闯荡江湖”。他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工作过;在商业企业、工业企业、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业及综合性企业集团工作过;在地方企业、中央企业、政府机关工作过;当过机关干部、公司职员,还自己创办过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边积累实践经验,一边继续学习深造,一直拿到博士学位。

2004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招聘,年近不惑的高永岗经过层层竞聘,出任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总会计师一职,从此安定下来,开始新的职业生涯。

从量变到质变

“来到大唐后才发现,这里和我想象中的中央企业差异很大。”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最大的科研院所之一,也是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最早的科研院所之一。1998年,电信科学技术研院控股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电信”)成立并在A股上市(股票代码为600198),成为我国科研院所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1999年,以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为母体,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大唐集团”)成立,这是一家专门从事信息通信系统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高科技中央企业,从此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2004年底,高永岗加盟大唐集团之初,大唐集团主导的TD-SCDMA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经营业绩并不好,研发又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可谓捉襟见肘。无论是财务管理、筹措资金的艰难,还是上市公司声誉的波动,都让高永岗倍感压力。幸运的是,集团领导非常重视财务工作,提出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同时,在政府支持下,大唐集团更是肩负着推动自主创新TD-ScDMA产业化、带领民族通讯产业崛起的历史重任,这些都给了高永岗以继续前行的动力。

2006年1月20日,信息产业部颁布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中国标准”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这意味此标准技术方案已经成熟,能够指导企业进行制造生产,而这正是大唐集团的核心优势所在——2004年3月,世界上第一台TD-SCDMA手机终端就是由大唐集团旗下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移动”)研制成功的。

同年6月,大唐集团建立了以现任董事长、总裁兼研究院院长、党组书记真才基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大唐集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年是大唐集团发展历程上的分水岭,对高永岗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由于此前并未在高科技企业任过职,他一直处在适应阶段。2006年后,他开始“渐入佳境”,使大唐集团的财务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气象:根据集团统一战略规划,梳理企业财务理念,重构财务管理架构,推动建立适合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多方筹措资金,保证了集团各项产业特别是TD-ScDMA产业的顺利发展。自此,其专业作用开始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007年初,大唐集团投资50亿元成立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控股”)。大唐控股拥有国产3G标准TD-SCDMA和综合无线接入两大基础产业,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之一。随着大唐控股这一发展平台的发展壮大,大唐集团的产业发展迈进了新的发展时期。

2007年7月18日,大唐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了总额度为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大唐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总额度为3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2007年12月,大唐集团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签署股权合作意向协议。大唐集团的融资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早在2006年,大唐集团制定了“三年百亿”的融资目标,即用2007年~2009年3年时间,为企业融资100亿元人民币,时近2009年底,这个目标已顺利实现。在国有资本金注资50亿元的基础上,集团又引进战略投资者26亿元入资大唐控股,并成功发行了24亿元的中期票据(一期发行15亿元),下属公司两次定向募集资金成功实现。同时,2009年6月,大唐集团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了200亿元的优惠贷款协议,至此,大唐集团共获得了700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大唐集团完成了集团整体资本结构的优化调整。

与此同时,集团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做实大唐控股,打造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坚持自主创新,建立起了开放合作的自主创新体系新模式。同时。以TD-SCDMA产业为主体,围绕价值链高端进行产业布局,先后成立了联芯科技有限公司、大唐联诚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大唐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投资”)等企业,战略人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基本完成了主体产业布局。

用高永岗的话来说,“2007年至今的3年时间里,在真才基董事长的领导下,大唐集团发生了重大质的利好变化,整体发展步入良性快车道。”

高科技低成本

历经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高永岗提出,集团未来财务工作的目标,是从会计核算型向价值管理型转变,从传统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要完成这个转变,必须抓好三项工作:

首先是强化内部控制。“2009年底或2010年初,我们会发布内控实施指引,现在先是在培训,201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在旗下上市公司实施,然后推广到整个集团。”

其次是建立适合高科技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体系。高永岗认为,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对成本费用管理有误区。“成本费用管理是个资源配置的管理过程,是企业为了求得未来的收入或回报而投入的过程,因此,没有未来收入或回报目标,成本费用开支就没有依据。成本费用管理首先是要把成本费用细分化,根据不同的投入产出模式,把每一笔开支与具体目标关联,从而确定不同的管理方法,计算出每一笔或每一环节的成本费用开支对企业目标或分目标的贡献率。”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rnet)创始人之—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或者说,每1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高永岗将这个信息技术规律延伸到了经济领域:“科技驱动成本降低是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之一,‘高科技、高成本是个误区。高科技企业的超额利润来源于技术成本带来的优势,因此,高科技企业的成本应是不断降低的,而低成本又是由技术做推动和支撑的。我们要确定一个比较先进的成本策略,从而给整个集团的竞争策略和市场策略打一个基础。”

他将成本控制的科技驱动性融入集团的财务工作,强调创新要创造

经济上的价值,创新不仅是技术实现过程,更是一个价值实现过程,也就是说,把科研人员作为降低成本的主力军。从研发立项开始,植入盈利基因,融入投入产出概念,把技术创新、功能实现、产品设计等研发过程与持续的成本降低理念、企业盈利模式密切结合起来。

在制定成本战略的基础上,高永岗强调研发的风险管控,建立了“瞻前顾后”的成本管理体系。“我们把成本管理由生产环节前拉到研发环节,要求研发人员在技术和效益或成本两个方面都要有前瞻性和研判,并兼顾产品的质量成本和后续服务等衍生成本。把研发当投资管理,就要把风险投资的机制放进去,通过机制建设,把成本管理、风险管控等变成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专注主业产融结合

作为一名对高科技企业有深刻理解的CFO和专长于投资组合管理的管理学博士,高永岗深知高科技企业的内在风险及规避措施。在整个集团资本结构优化调整之后,大唐集团加快了资产结构调整步伐,同时以资本为推动力,加快集团内的产业组合管理及各企业内部的产品组合管理,降低整体风险,保证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高科技企业,我们的产业风险要比其他企业高,因此,需要通过资产结构调整给产业风险一个对冲。”

按照大唐集团的整体规划,资产结构调整到一定程度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就必须考虑。大唐投资的成立预示着大唐集团金融板块筹划拉开了序幕。

作为大唐投资的董事长,高永岗认为,“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国家需要你创新,产业发展也需要你不断创新。原来我们都是自己做研发,这样的创新模式风险太高。现在我们正探索建立新的创新模式,借助创投基金,聚焦集团主业,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源,把科研成果的自身孵化与社会孵化结合起来,共同培养新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增长点。同时,筹备成立产业基金,对即将成熟的企业做战略性并购,为产业发展做贡献。”

高永岗认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不能离开产业风险组合管理和产品风险组合管理这个概念。“总体上是把高科技行业固有的东西通过组合方式消化,同时不能脱离你的主业。我们这几年需要做的东西非常多,但一定要把目光聚焦在实业上。”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由大唐代表中国提出的TD-SCDMA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开创了我国通信史的新纪元。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央企,大唐带动了行业发展。目前,大唐集团用TD-SADMA国际标准带动了国内企业200多家,2009年带动GDP超过1000亿元,改变了世界通信产业的竞争格局。“作为企业,我们很小,但我们的带动力量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大唐成本管理
访襄阳大唐影视城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哲理漫画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遭遇大唐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