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先于声——浅谈表演的二度创作

2010-10-06 07:34
海峡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二度表演者歌唱

汤 芬



心先于声——浅谈表演的二度创作

汤 芬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二度创作就是把活的因素传给写在谱表上干巴巴的音符,把他们的生活脉动恢复起来。首先,表演者集中力量去研究乐曲,反复读谱,吟唱,都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注重以情带音,以情带韵以及内心歌唱的重要性。再次,在表演中要发挥思维想象能力,让音乐在真实中流淌出来。最后,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表演者由具体动作转化为音乐思维,再由音乐思维转化为具体动作的成功过渡的依托。

表演 二度创作 心先于声

音乐表演是一门对技巧性要求很高的艺术,表演者需要经过多年的演奏或演唱训练才有可能表现好的音乐。林立君教授曾在她的著作《声乐艺术论》中提到:歌唱训练是技与艺相结合的训练,即声音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一种追求艺术完整性的观念,使学生达到声情并茂的歌唱修养。其实无论演唱还是演奏,他们的表演内在是一致的,都需要把握音乐作品风格的神韵,领悟音响动态深层中的精神,从文化传统、审美意识中寻觅这种风格表现的根,从根本的东西出发再进行感性的感受、体验与理性的思考,就能形成自己的演奏特色。正如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所指出:演奏家的任务是什么?他处在作曲家和听众之间,把活的因素传给写在谱表上干巴巴的音符,把他们的生活脉动恢复起来。

1 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音乐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根本特征就是,音乐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它不像文学、美术、雕塑一样,欣赏者可以直接欣赏到创作者的作品,而音乐艺术需要音乐表演这个环节来作为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纽带。所以说,音乐表演是其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何种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因此,音乐的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就是再次赋予音响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可见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的重要性。本文将对如何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做一个论述。

首先,表演者为了深刻理解音乐作品,为体验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为使自己对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的内容感更充实和丰富,从而集中力量去研究乐曲,反复读谱、吟唱,都是很有必要的。细心读谱,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曲式结构,表现什么样的内容和感情,以及这些感情的发展变化,最终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读谱阶段就要理解这首作品是在说什么,是怎么说出来的,这样才能在表演中找到一种平衡感,有思考,有理解,有组织,有安排地去表现乐曲的内容。此外,还要对作品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曲式结构以及音乐表现手段的特点和音乐风格进行研究和掌握。对作品的掌握要善于观察思考,努力提高音乐修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熟悉音乐史,作曲理论以及声乐戏剧的表演艺术,乃至舞蹈的动静韵律,读书绘画的线条色彩,诗歌文学的语言意境。只有这样,才能使二度创作思想完整统一。

其次,注重以情带音,以情带韵以及内心歌唱的重要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这样要求演唱家:你们的歌唱应该出色到观众不再发觉你们是在唱。由此可见,声音与感情从来就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音乐必须声中有情,情中有声,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此外只有人品端正,才会用心歌唱,才能做到才德兼备。人真,心真,声才能真。《礼记•乐记》中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也,情动与中,故行与声;声成文,谓之音”,即是对歌与情关系的认识。既打动自己,也感动观众,这才是动人的歌声。此外,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内心的歌唱,要有丰富的情感,动人的音色,流动的旋律线条。内心歌唱完美了,才能在表演中,深刻而圆满地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风格和内容以及音与音之间感情流动的内在联系。感情内容和音乐形象同表演动作要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表现出好的音色、音乐的呼吸和起伏,更准确地表达乐曲的内容、意境和风格,使表演艺术得到升华。

再次,在表演中要发挥思维想象能力,让音乐在真实中流淌出来。表演的关键在于传神,神是精神,是表演者的精神世界,内在修养。因此气息的节律要随情而变,情动气动,情刚气壮,情柔气和,情气贯通,收放自如,变化随意,表情生动。平常我们常说的神情兼备的演奏,就是具有二度创作功效的良好表演。

2 不要以一味地模仿,要用心灵去感受生活

笔者在艺术实践中发现,在表演中普遍存在模仿的情况。模仿的结果往往是堵塞演奏者通往二度创作的成功之路的绊脚石。一个成熟的表演者应该有自己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否则,就不会形成自己的演奏艺术风格个性。模仿的艺术有表无里,有性无神,终究没生命力。

那么,要想神情兼备,就不能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上、谱面上、旋律的情绪上,而要从作品所提供的音乐形象中,能动地去引申,开拓,唤起自己对生活的联想,进行丰富的想象,塑造出一个完整、生动的音乐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表演的二度创作就要求演奏者的大脑成为一个加工厂,它要对作品的音乐形象,主题思想,生活素材,形式结构,风格特征等进行加工。现实主义的音乐创作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一切音乐形象的塑造,都来自现实生活。表演者应该把自己的心贴在生活上,用心灵去感应生活。表演者离开对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的深刻理解,就谈不上对作品思想感情的深刻理解,也就谈不上二度创作。

3 养成良好的演奏心态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表演者由具体动作转化为音乐思维,再由音乐思维转化为具体动作的成功过渡的依托。在表演的活动中,表演者是在生理和心理状态处于高度紧张中进行的,它充分考验着一个表演者的才能,想象,情感,意志,音乐思维,音乐听觉,音乐记忆,表象,个性心理特点,美学心理表达等各种因素。因此,音乐表演者必须加强舞台表演实践,适应舞台演出时的各种情况,演出的实践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舞台的演出感觉就越自如,就更有利于发挥表演者水平,随着表演者水平的逐步提高,演奏心理状态就会更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 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 [美]莫琳•德拉帕.阿昆,译.音乐疗伤[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马晗,等译.音乐的故事[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

[4]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二度表演者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图说·“梅”开二度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歌唱十月
妙猜两数
智慧改写,让佳作“二度开花”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