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控制

2010-10-19 01:21
大众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承包商业主

吴 茵

(甘肃澳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

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控制

吴 茵

(甘肃澳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

为保证EPC总承包项目运作成功,分析了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特征,其产生的过程,提出了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对风险大小的评估模型;EPC总承包项目利润丰厚,社会影响巨大,但竞争激烈,充满风险,总承包企业必须认真权衡,采取各种措施化解风险,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参与总承包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

EPC总承包;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管理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EPC)总承包模式是把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都作为一个整体,在一个管理主体下组织实施。由于EPC总承包模式既可利用承包商在设计、设备采购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又能使业主在设计方案、设备采购和施工招标上拥有一定的选择权,并对总承包商包安全、包工期、包质量、包合同总价、包形成生产能力,因此EPC总承包模式在国际上的应用十分广泛。该模式现在已成为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由于EPC项目具有十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近年来我国政府也一直在建筑行业大力倡导。但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工程总承包市场虽具有丰厚的利润,巨大的社会影响,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竞争激烈、风险很大的市场。因此,如何对EPC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是目前国内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和研究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于工程项目,只有当总承包商能够科学地管理其风险时,才会有更多的承包商进入总承包领域,我国的工程承包模式才能多样化,建筑行业才能得到更迅速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EPC总承包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EPC总承包中经常面临的风险类型及其对风险管理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EPC总承包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特征

EPC总承包项目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故其风险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多样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客体随工程总承包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交钥匙总承包必须面对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的众多风险;而设计+施工总承包面对的只是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风险。

2.复杂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要处理的风险要比设计或施工等单项承包复杂得多,风险大得多。因此,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难度必然更大,而其所取得的效益也更显著。

3.社会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涉及的社会利益相关者多,关系复杂。国际工程项目的社会性风险管理尤甚。

4.全局性。从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是承包者从全过程的观点出发进行全局性的综合管理,而不是把各阶段或各个过程分割开来进行的项目风险管理。

(三)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

我国目前进行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条件和环境尚不理想,经验相当贫乏,与国际承包商相比差距很大,容易因此而引发大的风险。因此,应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和创新,以便能有效化解风险。

1.EPC项目风险产生的过程

在EPC合同模式下,除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不可抗力的直接损失仍由业主承担外,就目前国际机构编制的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本来看,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银皮书在风险分摊方面是“亲业主”的,即该合同让承包商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多。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范围明显扩大,它承担了几乎所有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大部分的政治风险、自然风险,而获得补偿的机会却大大减少,由于EPC合同条件的特点和对风险分担的不均衡性,使得承包商在投标报价中计入的风险费往往较高。如果一个承包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科学的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并能依据实际情况合理的提出索赔,就能最大限度地将风险费转化为利润。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的产生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EPC总承包项目风险产生过程

由图1可见,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风险因素会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最终引起项目的目标系统风险,导致损失,从而产生项目风险。所以了解风险由潜在变为现实的转化条件、触发条件及其过程,对于控制风险非常重要。图1中导致项目风险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系统是根源,它会引起其他所有风险;行为主体系统风险会引起管理过程系统风险、技术系统风险、实施过程风险;技术系统问题会引起实施过程风险;上述各种风险的最终表现为项目目标系统的风险。

2.EPC项目风险识别

根据EPC总承包合同规定,一般总承包商要完成项目从策划、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及竣工验收的全部任务。而总承包商在合同约束下享受更多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巨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设计中的风险。合同规定,承包商应被视为在基准日期前已仔细审查了业主要求。承包商应负责工程的设计,并且在除业主应负责的部分之外对业主要求(包括设计标准和计算)的正确性负责。业主仅负责:①在合同中规定由业主负责的、或不可变的部分、数据和资料;②对工程或其任何部分的预期目的说明;③竣工工程的试验和性能的标准。承包商从业主处得到的任何数据或资料不应解除承包商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责任。这导致承包商的工程范围的不确定性更大。承包商要正确完整地理解业主的目标,这常有很多困难,故要求总承包商在投标前要与业主充分的沟通。

(2)施工中的风险。承包商承担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全部“外部自然力风险”以及“所有不可预见的困难”。在EPC合同条件第4.12款“不可预见的困难”中规定:①承包商被认为已取得了可能对投标文件或工程产生影响或作用的有关风险、意外事故及其他情况的全部必要的资料;②在签订合同时,承包商应已经预见到了今后为圆满完成工程而可能发生的一切困难和费用;③不能因任何没有预见的困难和费用而进行合同价格的调整。这意味着,在EPC合同条件下,承包商要单方面承担发生最频繁的“外部自然力”的作用以及一切“不可预见的困难”,这一风险,无疑大大地增加了承包商在实施工程过程中的风险性。

(3)采购中的风险。由于EPC工程项目中设备材料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较高。对采购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尤其重要。在采购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风险有:①技术指标;②供货能力;③运输损失和采购价格等。在市场环境下,这些活动的不确定性往往较大,一旦采购风险发生,通常都会引起工期延误,费用增加。

(4)管理中的风险。如项目管理班子的经验和经营管理水平,施工过程的质量、工期、成本风险、业主要求的变更,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理,项目团队的稳定性,来自公司高层的支持等对于项目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3.EPC项目风险评估

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可对EPC项目风险大小进行估计,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首先构造了一个层次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然后可利用此模型,对具体的EPC总承包项目在调查获得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可综合进行风险大小的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将EPC项目风险分为I、II、III即小、中、大三个等级,为EPC总承包商进行具体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图2 总承包工程风险评估层次结构模型

(四)EPC项目风险控制策略

根据对风险的评估结果,就可以对I、II、III级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工程实践,对EPC总承包项目风险主要的应对与处理措施有: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是指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很严重,又无其它良好策略来减轻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回避风险的一种策略。采取这种策略,必须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有足够的把握。这种策略是从根本上放弃那些使用有风险的项目资源、项目技术、项目设计方案等,从而避开项目风险的一类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对于III级风险应该是承包商重点要考虑的,并且在总承包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加以回避。

2.风险转移。是指将项目本身存在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或单位去承担。转移风险又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对于II级风险,由于发生的概率小,但损失大,项目组织较难控制时常采用这种策略。转移风险的实现大多数是借助与协议或者合同,将损失的法律责任或者财务后果转移由他人承担。风险转移主要有五种方式:出售、发包、开脱责任合同、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与担保等。

3.接受风险。接受风险,或称风险自留,是指项目管理层有意识地选择承担风险所造成的后果,觉得自己可以承担损失时,就可以采用这种策略。管理者在对风险进行评估之后,觉得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低或者损失能够承担时,权衡利弊,从而将风险留置在内部,由项目组织内部承担全部损失。对于I级风险,每个理性的承包商都明白,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所以承包商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加以利用这些风险小的因素,采用接受风险的措施依次提高收益。

(五)结束语

对于承包商来说,承担EPC总承包项目无疑是对自己管理水平的一项挑战,有机遇更充满了风险。EPC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EPC模式特点的把握与风险管理的研

究,对于推动EPC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EPC项目中,承包商要积极采取技术性对策来回避、减轻、预防、分散影响总承包项目风险因素,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制,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较量中站稳脚跟,加快发展。

当前我们要结合少数行业EPC模式试点的成功经验,使EPC模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加快我国工程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在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业主及工程总承包公司应认清形势,合理应对,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促使总承包体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以取得业主和总承包商利益的双赢。

[1] 刘晓燕.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的风险性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8.5:88-92.

[2] 王娟,白思俊.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研究[J].机械制造,2008.9:63-65.

[3] 班丽娜.FIDIC.银皮书对承包商构成风险的条款分析[J].现代经济,2009.8(9):31,20.

[4] 陈志华,于海丰.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电力学报,2006.4:538-541.

[5] 陈靖.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及其风险[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4:6-8.

[6] 刘闯,等.影响我国实施EPC总承包模式风险因素分析[J].基建优化,2007.10:6-9.

F407.9

A

1008-1151(2010)04-0088-02

2010-01-15

吴茵(1965-),女,浙江杭州人,甘肃澳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从事工程监理和造价管理。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承包商业主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