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2010-10-20 08:0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邱萍闻庆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公共信息区域合作要素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邱萍 闻庆

电子商务环境下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邱萍 闻庆

在现代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一般的微观主体还是宏观主体,都大量采用现代电子商务提供的合作信息平台来进行资源要素的整合配置,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选择。本文探讨了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区域合作信息平台的构建,以期真正实现区域合作要素高效率、低成本的转移和配置。

电子商务 区域合作 公共信息平台

区域合作的本质是不同地区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优化组合,即生产要素的区域转移和重新组合配置。其和微观主体对市场资源配置和整合具有类似之处,因此,将电子商务运用到区域合作的信息平台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的定义和特点

1.1 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的定义

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是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区域资源要素信息相互交流和贸易的平台,该平台充当区域之间电子商务的贸易中介。各个区域主体像企业等微观主体展示自己的产品供给和原料需求情况一样,展示自己区域本身的资源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情况,通过平台将区域之间供需关系组合进行处理,最后进一步通过成本分析,得出最合理的组合关系,实现贸易合作。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的根本目标是优化配置区域之间的各项资源要素,将市场失灵带来的负效应降至最低,以提高区域自身的竞争力。

1.2 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的特点

(1)信息全。与微观主体构建的电子商务公共信息平台相比,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宏观主体的电子商务平台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其除了包括微观主体所展示的市场信息之外,还展示各个区域的政策信息和经济信息,因此,该平台的资源要素配置范围和内容要比微观主体宽泛的多。

(2)成本低。电子商务平台得以生存的最根本原因是交易主体能够以最低的体力和财力成本得到最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最优选择,达到最佳合作状态。

(3)效率高。与当面交谈、实物交易相比,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公共信息平台能够更加高效率地实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要素配置和对口合作,其主要表现为时间的节约、信息不对称的克服。

3 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3.1 构建主体

针对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首先要构建明确的主体。与微观主体电子商务平台相比,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主体不是由单个主体构成,而是由各个区域政府部门牵头,区域微观主体配合共同组成的主体体系。其中,区域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信息平台的发起和维护,以及针对输入区域政策模块提供情况和相关经济信息,各个微观主体则主要负责市场信息模块。

3.2 信息平台的三层次结构

从具体分工布局来看,整个公共信息系统由三层次平台设计构成(参见下图)。

(1)区域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整个合作区域政策信息、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公共平台,该平台将发挥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及各企业的信息系统互联,实现建立统一消息发布标准,实现信息共享、作业流程优化等作用。

(2)区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合作区域当中的所有子区域单元的相关信息供应子系统,发挥信息平台组成节点作用。

(3)客户终端信息系统。将面向所有个人、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在内的所有客户主体,主要是对各个区域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一定的原则,找出最佳的要素配置组合,为客户的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3.3 信息平台的三个功能模块

区域合作电子信息平台的成功运行,必须有三大功能模块对其进行支撑。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处理系统模块、区域合作信息服务模块和区域合作决策支持模块。

(1)数据交换处理系统模块:包括电子数据、电子文件的收集,交换系统EDI,公共信息系统接口程序、公共平台应用。该模块主要实现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基本数据收集与获得。

(2)区域合作信息服务模块:将提供合作标准/法规查询、合作方案系统服务、区域供给需求要素信息发布与检索系统、区域合作电子商务系统、宏微观主体信息化系统、供应链的可视化跟踪查询等。该模块主要负责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也就是对相关要素和资源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结合。这里的合作方案系统服务是指该系统可以根据要素本身的性质、客户的特殊需求(操作界面都有可以选择的选项),制定出成本最低、技术上可以实现的合作方案,其中影响其进行决策的主要包括市场成本、运输成本、要素本身的特殊性、客户个人的偏好等。

(3)区域合作决策支持模块:包括电子政务协同系统,要素配送、转移、储存管理系统。区域合作决策支持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区域合作达成意向之后,要素的网络配置转化为现实配置,即电子商务贸易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问题。现实中物流管理系统就是区域合作决策支持模块的一个典型功能,绝大部分要素实现交易后,都必须依赖物流的配送、运输、仓储以及第三、第四物流管理系统。但是,区域合作决策支持模块的功能又远远强大于物流管理系统,因为在区域合作中其不仅包括了一般微观主体的合作对象,更多的是资金和技术的转移和承接问题。

4 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的价值

区域合作公共信息平台为合作区域提供了电子商务在区域合作中所需要的全程服务,包括前期的信息收集、中期的选择和交易、后期的要素实际到位。该平台能够使合作区域中各单元都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本和其他资源优势,推动合作区域的一体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对合作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优化资源配置

从市场角度来看,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的缺点,充分展示市场资源要素的供求情况,为资源的充分整合和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因此,公共信息平台可以助推市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提升合作区域的竞争力。

4.2 克服行政弊端,实现信息的真正共享

区域合作信息平台为合作区域提供了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它可以弥补不同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一些弊病。在知识经济、网络时代,信息共享所带来的增值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在合作信息系统中,可以实现信息资源交互和共享、资金项目统一招投标、人才技术互相流通和交流,避免城市信息化的重复建设。同时,区域合作信息平台建设还可以减少相同的硬件投入,可以减少雷同的技术前期研发。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4.3 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从使用该系统的宏观和微观主体来看,该系统能够给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在满足各类使用者个性偏好的前提下,为决策者提供多样的选择方案。

5 结语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改变了微观主体的经营模式,也为宏观主体的选择和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模式和依据。其促进了区域合作的本质,即要素的转移、流动的高效率和低成本运行。

众多的使用客户(决策者)以网络为平台,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通过对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的整合和控制,将合作要素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配送、转移实现结合,最后成为实际生产力。区域合作信息平台加深了各节点区域间的合作,彼此间不断融合,克服了行政边界的弊端,使得区域合作实现了无缝联接。

[1] 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费名瑜.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邵兵家,董晓华,陈永福.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陈澜祯,林如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商贸,2010.

[5] 熊群力.建立泛北合作公共信息平台[N].南宁晚报,2008.

F713

A

1005-5800(2010)10(c)-091-02

猜你喜欢
公共信息区域合作要素
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新时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