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快速发展秘诀

2010-10-29 08:39贾洪虎
中国军转民 2010年3期
关键词:领导班子发展

文/贾洪虎

从2001年到2009年,年总收入由近3亿元上升到30多亿元,7年增长了10倍多;全所总资产由4.2亿元增长到60多亿元,净资产由1.8亿元增长到32亿元。连续三年成为河南省百强企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外贸出口重点单位。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近百家企事业单位中连续7年总收入排在前7名,连续4年利润名列第一。所长孙建科同志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唯一一位2002-2008连续6年获得经营业绩特等奖的经营者。进入2009年全球经济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大部分企业发展步伐减慢,有的企业关门倒闭,然而中船重工七二五所仍保持了25%的高速增长。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七二五所几年间取得这样骄人的业绩?又有如此大的抗风险能力呢?职工们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取决于所领导班子科学领导、精心谋划、持续创新,取决于2002年以来实施“第三次创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秘诀之一:有鲜明的旗帜,即:“第三次创业”的科学理论作旗帜

七二五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舰船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研究的专业研究所,从1961年建所到2001年经历了建所创业和求生存发展两个创业阶段。经过第二次创业,全所实现总收入近3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众多制约发展的问题。由于所当时产品发展是基于科研成果转化,科研人员既承担科研任务,又从事经营和生产,随着产业的做大,种种问题都暴露出来:科研与生产混编,用科研的思路搞产品,重视先进性,忽视产品工艺标准化,忽视成本;反过来,用产品的思路搞科研,纯粹以经济效益来考核,存在短期行为,容易使科研水平降低;此外,人力资源有限,科研人员忙于生产经营,使科研变成副业,难以保证科研任务的完成。

为解决这些问题,2002年初新上任的一届所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把七二五所整个发展历史概括分为了两个阶段,即:从1961年建所到1984年为第一次创业,1985年到2001年为第二次创业,2002年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即:以“科技为本,创新跨越,寓军于民,做强产业”为发展方针,大力提升科研实力,改革产业结构,经过10年到20年的奋力拼搏,将所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集科研和多个高技术产业公司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成为全体员工“成就事业、享受生活”的和谐平台。

旗帜就是方向。七二五所实施“第三次创业”战略以来,科技产业保持了高速的增长。7年来,科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产业方面,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及规模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公司化发展道路。目前,基本建成以研究所为投资主体、拥有10个高科技产业公司的双瑞科技产业集团;完成了以国际一流水平为目标的科研平台建设规划和专业布局;全所7年共完成科研项目230多项,申报专利400多项,建设产业化基地30万平方米,引进大量先进工艺装备技术,科技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第三次创业”成功的最根本秘诀是什么?经过深入七二五所了解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也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是“第三次创业”成效辉煌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原因所在。

秘诀二:一支优秀的团队,开辟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七二五所突飞猛进的发展引来了很多兄弟单位到该所参观、交流、考察、学习,每当客人问起快速发展的秘诀时,所长孙建科都自豪的说,我们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团队,在七二五所无论是在所级层面还是在研究室和公司层面的领导班子都精诚团结、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是只敢打硬仗的队伍。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管理事务,所里成立了规划资本运营、科研、专项建设、生产经营、和谐建设五个工作组,所领导交叉分工,高效协调,对党政联席会议负责,有效提高了综合执行力。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所务会、所长办公会、职代会等在重要事项的提议、审议、决议、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决策的民主科学。班子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有效的合作,班子成员虽有频繁的出差,但成员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台,工作从未有贻误。由于该所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好,真正形成了全所的领导核心,领导班子创造力强、凝聚力高,工作中没有内耗,决策效率高,工作效率高,整体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成为全所职工团结协作的表率。

所领导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懈怠,取得辉煌业绩时没有陶醉,始终保持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和高昂的斗志。多年来,班子成员全身心地扑到工作上,几乎没有节假日,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推卸、不回避,关键时刻身先士卒。所领导班子团结、民主、廉洁、求实的作风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衷心拥护,在民主测评中,群众对所领导班子的满意度达到100%。

2009年,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每一位所领导分包单位,奔赴最基层,梳理出制约发展九大方面的问题,制定了19个方面的整改措施,使全所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职工福利等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群众满意率达98.2%。

“第三次创业”以来,七二五所实施重大决策数十项,涉及资金十多亿元,无一失误,全部产生良好效益,堪称一项奇迹。奇迹的背后,是一套精诚团结、作风民主、决策科学、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秘诀三:强大的创新能力,给五大产业板块注入了活力

如果说公司化解决了体制问题,那么持续创新则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七二五所在解决产业化的体制问题同时,提出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引导和推动所的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七二五所的全部产品和产业,无一例外均得到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的强大支持。利用本所传统优势技术发展产业,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发展产业,改造、提升既有技术、既有工艺发展产业……6年来,所自主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大。金属波纹管、桥梁支座、电化学防腐产品等是该所的传统技术,为了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一直占据市场的高端,成为了细分市场的领跑者。所涉及50多个专业领域,该所依据雄厚的科研力量,适时引进新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例如海绵钛、医疗器械产品均是引进相关技术,组织各专业进行集成创新的结晶。2002年以来,伴随着产业化进程,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研水平,支持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工程就同步开始了,每年自主创新投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科研投入的资金更加雄厚,2009年研发投入达到了1.45亿元。2006年以来,研究所和公司持续开展精细化管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和技术工艺创新三大工程,创新成果更加显著。2002年以来,获科技成果奖37项,申报专利300余项。2009年共申报专利100多项;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组织的2009年度科技创新和推进工程评比中,专利申报总量及发明专利申报总量在全集团排名双双获得第一,专利授权率达到93.5%,连续4年名列河南省科研院所第1名。目前,一个按国际一流水平规划的船舶材料研究中心已动工兴建,框架结构即将完成,中心建成后,七二五所的科研和产业发展能力都将获得极大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使所大多数产品和技术均为国内首创,在市场中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特钢制品用于东海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等重大工程,屡屡在竞标中战胜德国和法国公司,在桥梁支座行业处于领先地位;钛合金泵阀及铸件、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防腐工程技术及产品等,占据各自国内细分市场的一半以上,钛合金高尔夫球头毛坯产品占全球市场的1/3。

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不断的创新,目前所拥有五大产业板块,11大产业公司,产业结构合理,品质优良,协调发展,形成了“军民互动、以民为主、内外贸共同发展、科技研发与产业互相支持、齐头并进”的优质产业化格局。2007年8月成功注册洛阳双瑞科技产业集团,标志着“一所两制”的科研院所发展产业道路的成功实践。

秘诀四:科学的规划设计,永葆企业生命力

2009年,七二五所面对金融危机,发挥综合优势,沉着应对,取得了新签和完成双超30亿元的目标,保持了25%的快速增长。但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要持续的、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合理的、科学的规划。目前,在科研方面,正在进行“舰船材料2030年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已经形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在加强船体结构钢研究的同时,加大钛合金、复合材料等先进轻质结构材料研究力度的发展规划,并在各渠道得到相关专家和业务机关的认可;投资5.7亿元,规划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所(主楼已经封顶),力争5个国家级中心,即:完善国防科工局大型构件焊接工程中心,积极申请发改委钛合金工程技术中心,积极申请国家减震降噪材料技术中心,积极申请船用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积极申请医疗器械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抓住机遇,完成钛产业的整体规划布局,启动钛板带项目建设,构建完整的钛产业链。在特装产业上,规划新建400亩产业基地,继续优化桥梁支座、波纹管、压力容器、特种铸锻件及泵阀系列产品。争取在2010年-2011年,完成股改上市;在防腐防污方面,投资5-6亿元,进行研发和建设青岛黄岛产业基地,发展防腐防污、水处理,以海水淡化成套装备和压载水处理设备为重点,带动防腐防污板块发展;在非金属复合材料方面,以风电叶片和轨道交通为重点,带动非金属产业板块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同步加强管理和能力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领,继续推行“精细化管理、工艺和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投入”三大工程建设”,开展“生产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TPS精益化生产管理,深化以岗位聘用、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继续强化培训,不断追求高效率、高效益和高回报的管理绩效。在科研管理上,完善科研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制定技术引进管理办法,推进技术与工艺创新,建立科研人员退出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有强烈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

几年来,七二五所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连续两届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称号,所领导班子获得了中组部授予的全国国有企业“四好班子”荣誉称号、工会荣获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之家”,团委获得了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党委先后获得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河南省委、国资委授予的“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领导班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加强对同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监督问题研究
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步骤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