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12号学生公寓使用后评估分析

2010-11-05 05:55胡晓雷
山西建筑 2010年7期
关键词:学生宿舍学生公寓走廊

杨 浩 胡晓雷

1 研究缘起

太原理工大学目前有2万学生,绝大部分为住宿生。学校目前的住宿水平基本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状况,8人间宿舍的拥挤现象还很普遍。2006年,学校建造了12号楼这座研究生公寓,新的学生公寓同传统的学生宿舍相比,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约1 900名学生成为第一批入住者。学生公寓将是未来学生宿舍的发展趋势,其运转的状况如何,学生对其的评价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善……这是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需要探讨解决的课题,也正是本文研究的背景及缘由。

2 研究的方法

1)了解情况。2)资料收集。3)感性认知。4)问卷调查。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对该公寓的满意度

学生们对新建公寓的评价:优点集中在清洁、宽敞、安静、舒适,提供了较大的个人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夏季阳面太热,冬季背阳面太冷;2)生活设施尚不完善;3)用电受限。

3.2 宿舍空间形态

学生宿舍建筑空间形态大体可分为走廊式和单元式。

走廊式的学生宿舍是我国宿舍发展的原型,后来的宿舍形式可以说都是在它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根据走廊长度的不同,可分为长廊式和短廊式两种。此公寓采用的就是长廊式的形态,见图1。

长走廊式的宿舍是较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它是以较长的走廊联系各个寝室,在能够满足消防疏散要求距离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布置寝室,同时集中设置公共卫生间和楼梯间。

这种形式的优点有:1)占地面积少,平面紧凑;2)走廊利用率高;3)工程造价较低,便于学校统一管理。

此形式在相同面积下出房率最高,能够在当时最大限度的满足高校对宿舍量的需求,但其自身也存在许多不足:1)各寝室与楼梯间、卫生间的距离远近不一;2)走廊内人员来往较嘈杂,对寝室的干扰较大;3)朝北的寝室日照少,通风条件差;4)宿舍走廊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较差;5)封闭的走廊空间单调,缺少对使用者心理需求方面的考虑。

3.3 宿舍空间与家具使用

普通公寓单元,长7 200 mm,宽3 600 mm,高3 140 mm。

学生宿舍作为学生在校期间长期使用的生活空间,在功能上应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中睡觉、学习、交流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宿舍除了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睡觉和学习空间之外,还应该有必要的储藏空间、交往空间和辅助空间。由于这些活动都在一个大空间中展开,就使得宿舍中各功能空间只能是相对独立,使用中也存在功能空间的重叠。

1)空间分析。25 m2的空间住4个人,学生基本不感觉拥挤,每个人有了相对独立安静的个人空间。学生公寓内部空间采用不完全分区,基本采用如“架高上铺”(书桌位于床下)的布局,但只有22%的人表示喜欢,这一比例远低于研究者的预计,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通过对话了解到:虽然这个布局能为个人提供各自独立的使用空间,空间的领域感强,相互干扰小,但其布局首先缺少过渡空间和公共空间,有可能造成“压抑感”(架高的床铺与顶棚间距缩小,在床下学习,头顶就是床板);且会影响自然光线和日光灯照明,另外家具完全固定,无法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灵活性较差,难以形成交往的空间。2)门窗。除配电室外的房间都有两扇门(过道门与阳台门),过道门上是固定玻璃窗,阳台门为玻璃门,窗为塑钢推拉窗。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玻璃门上贴了东西,原因是通过透明的玻璃门很难辨别其开关的状况,若采用透光即时贴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问题。许多学生觉得推拉窗在夏季通风面积受到限制,而他们会采取把窗户拆下来的方法。90%的门开关时会发出声响,且40%~50%关不严,约有21%的学生在学习和睡觉时会受到来自家具和门窗响动的干扰。3)家具。公寓为每个人提供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和一个衣柜。衣柜空间(1 550 mm×600 mm×550 mm)显然太小。桌子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使用电脑的需要,桌下专门开辟了可以搁放主机的空间,学生在使用中基本满意。4)阳台。学生对房间带有阳台比较满意,但调查发现,阳台的使用率不高。晾衣杆都是固定的,在晾晒大件东西(如晒被子)时搭放很不方便,建议最好加设一个活动晾衣杆。另外,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阳台窗与墙闭合不严实,下雨天经常渗水进来。

3.4 公用设施

1)大厅。公寓两个大厅面积合约155 m2,宽敞的空间明显利用不足。为方便公寓管理,一年内大部分时间都只开西半楼的大厅,对于住在东半楼的学生非常不方便。2)电梯。该公寓拥有4部电梯,东西半楼各有2部。由于长期关闭东门,4部电梯的使用率明显有差异,高峰期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且电梯容量有限,使用中经常出现故障。3)水房。最典型的问题是水龙头太少。拿女生宿舍(西半楼)来说,18个房间仅有9个水龙头,早晨与晚上洗漱高峰都需要排队。要缓解这个问题至少应增加一倍的水龙头。4)洗衣房。目前只有在东半楼一层水房有一台投币式全自动洗衣机供学生使用。女生宿舍有227间,男生宿舍有253间,用一台洗衣机来满足近500名同学的使用显然严重不够。若每两层楼能有一台洗衣机,则可以基本满足需要。5)厕所。公寓目前还是采用公共卫浴。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同学倾向于使用独立卫生间,而27%的希望公用,但要保证有足够的水龙头。

3.5 收费评价

目前公寓住宿收费的标准是一年1 200元(是普通宿舍的2倍),学生普遍(78.4%)认为收费偏高,仅有3.7%的人认为从公寓提供的条件来看收费还是较合理的。

关于学生在寒假期间不能随意使用宿舍,部分同学认为在假期只要申请就应该可以使用宿舍,而且建议收费应区别房间朝向等条件,据具体情况而定(目前公寓各房间的收费是统一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明确公寓定位

旧的学生宿舍由于人多条件差,基本上只能满足休息(主要是睡觉)的功能。而改善了环境的学生公寓,则不仅是休息的场所,也是学习的场所,生活的场所。公寓设计必须考虑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4.2 完善配套设施

对公共活动室进行需求调查,分析学生对各项的需求,得出排序为:阅览室、公用自习间、健身房、电视间、接待室。学生公寓建设要综合考虑配套设施,突破传统宿舍只提供休息空间的设计。热水站、小卖部、停车棚应就近设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寓内应布置适量的公共活动室,提供更多服务。

4.3 保证工程质量

学校应本着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优质环境的原则,保证公寓建设的工程质量。在使用中公寓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并不只是设计方面的原因,往往是工程质量不能让人满意。

学生公寓的管理将日趋社会化,但由于学生具有其特殊性,该社会化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化。例如男、女生同住一幢楼,有相当多的人对此感到不方便,管理人员对此也颇费脑筋。因此,高校公寓在走社会化道路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更好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1] 石谦飞,王中锋.建成环境使用行为评估的理论及方法[J].山西建筑,2007,33(9):6-7.

[2] 王丽娜,高冀生.大学生公寓的研究与认识[J].世界建筑,2003(10):55-56.

[3] 张 雷.学生宿舍的类型与形式初探[J].世界建筑,2003(10):228-230.

[4] 董 华,宗 轩.上海高校某学生公寓使用评估分析[J].新建筑,2000(1):15-17.

[5] 曲力明.用使用后评估方法对高校学生宿舍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学生宿舍学生公寓走廊
莫里永学生宿舍
——贯穿建筑的连续上升走廊
神奇的走廊
走廊上的时光
吉田寮:亚洲最破的学生宿舍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走廊上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学生宿舍安防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高职学院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走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