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国:保护文化是在保护民族的DNA

2010-11-05 04:32
市场周刊 2010年9期
关键词:楚文化湖北文化产业

夏 明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荆楚文化已经有2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您能否先简要介绍一下荆楚文化在今天荆楚文化的发展状况怎么样?文化厅在推广和保护荆楚文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杜建国我认为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而言,荆楚文化有四大特点,六个支柱。

比如说创新精神,“筚路蓝缕”的创新精神,“止戈起武”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对文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灵魂,是核心动力,所以说这种精神延续下来对整个文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还有6大支柱,比如说在物质文化层面,青铜冶炼,丝绸编织修葺记忆这些物质层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层面,以屈原为代表的文学,老庄哲学为代表的思想哲学,还有乐舞,这都是荆楚文化非常深厚的底蕴。荆楚文化几千年来对整个中华文明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从继承和发展精神文化的精髓这方面,湖北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地下墓葬,历史发展生存发展的一些物证,我们进行了很大的挖掘和保护。再如,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整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心理、审美状态等等,这种文化是民族的DNA,这种文化可以发现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样走过来的,是和祖先进行对话和交流很重要的渠道,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湖北做了大量的保护和抢救的工作。另外,今天的文艺创作怎么挖掘荆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湖北最近创作了一些重点的剧目,《家住长江边》就是对土家族的文化和长江的文化进行挖掘和演绎。巴蜀文化的开幕式也有很浓厚的荆楚文化的风采。

又比如我们最近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王昭君》,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作为一个古代的年轻女子,她到宫廷以后,毅然出塞和亲,为民族团结谱写一段佳话。至今内蒙古的人民都对昭君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他们提出来打造昭君文化。一个弱女子在民族团结历史上写下了很光彩的一笔,对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感召和启迪。

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今天的文化建设既是重要的思想深渊和养料,又对今天人民建设新的生活,体现时代精神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普通民众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您刚才介绍了很多湖北打造的文化产品,我们也知道,文化资源能够传承到今天,其实很大的一部分可能是在人身上传播更重要可能是如何让普通人,我们的市民也好,能够享受到这种文化,能够不断的传承这种文化资源,省文化厅在如何促进让普通的民众来传承这个文化,在发展群众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杜建国我们始终认为,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有一个理念,文化发展基层是根,人民是本。我们的文化始终为人民群众服务。

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在湖北文化发展史上是标志性的事件,具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湖北整个的文化,全面的向人民群众敞开,让人民群众没有阻挡的没有门槛的来欣赏到祖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免费开放以后,就出现了爆棚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民群众有这种需求,至今这种需求丝毫不减。以前收费的时候,博物馆是每年20万人参观,现在达到130万人,翻了6倍多。而且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青少年、学生来看,湖北博物馆的文化特色是人类起源,郧县人头盖骨,信息技术,丝绸是博物馆四大特色。通过这种参观,近距离看到文物品,使青年人感知到中华民族的祖先非常了不起,在2千多年前就创造出了领先于世界非常优秀的文化。例如编钟,你不可想象那个时候就出现这么完美的乐器,今天还可以演一些现代的乐曲。这能激发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人民群众欣赏了以后,教育是非常深的。

免费开放以后,带动了全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湖北有64个博物馆都免费开放了,具备免费开放条件的博物馆都开放了。现在要做的是免费开放后,工作做的要比以前收费时做的还要好。客观上,人多了,环境就有影响,对文物的保护都有影响,这种情况下怎么来加强设施建设,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措施。比如,增加和引进一些展览,增加文物品的交替性展览。这样,博物馆展览更加丰富,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

湖北有几大文化工程直接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是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国家提出来建立6级服务体系,公众文化服务体系分为6级:中央、省、市、县、乡镇、村。乡镇这一级是公众服务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基层是根,把乡镇文化馆建设好,成为农村文化的主阵地,对整个农村文化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文化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每年100个乡镇文化站,5年一共是500个,一个文化站补助20万,就是1亿,国家发改委为湖北解决460个,整个资金是6900万,整个十一五期间,我们就有1亿6千9百万的经费用于乡镇文化建设。乡镇文化站就是三室一厅,外界评价是起点高、体制新。伴随着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湖北改革了乡镇文化站的体制和机制,退出事业编制,实行人员竞聘,目标责任、合同管理。这是把整个机制搞活,签订合同,让以前是政府给你明确工作任务,变为经费随着工作任务而下达,不仅仅是养人,而是养事,使整个文化站处于新的体制,非常有活力,同时解决了配套经费,以农村人口,每个人口不少于5毛,转移支付里面给予10%,转移支付每个人是1 5块,1096是1.5元,乡镇农民的文化经费是差不多2块钱,如果一个乡镇是5万人,就是10万块钱的文化经费,乡镇文化的经费比过去翻了几番,经费落实,人员更加优化,活动更加经常,文化站在整个农村文化建设当中发挥了很大的活力。所以人们说占址虽小,但是影响不小。活动搞得很热乎,受到群众的欢迎,这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个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共享工程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输手段对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整合,解决一些公众文化的版权问题。使人民群众就近,便捷的享受到文化服务。湖北是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效果比较好,目前投资了1.3个亿,有690个,资源数量达到1 50GB了。

第三个是送戏下乡工程。对农民群众来讲,看戏是过节。民族文化中的教化、感恩。孝道就通过传统戏剧传达下去。加上现实题材的创作,对农民有很好的娱乐作用、教化作用。送戏下乡的工作过去有很大的瓶颈,演出难、措台难,转场难。现在国家实行了流动舞台车的工程,给具备演出条件的剧团配备演出车,30多万一辆,湖北省配了75辆,基本上覆盖了全省,车子在8—10分钟内把墙板倒下来进行支撑,就可以形成64平方的舞台,包括音箱设备,灯光。搭台难。转场难,演出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第四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华,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承,传承人在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这是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比如屈原的龙舟,既是千百年相传的文艺形式,同时又纪念屈原爱国是一种为中华民族

发展做出贡献的志士仁人的纪念。尽管是民间的形式,但是包含很多丰富的内容,起到凝聚人心,激励爱国情怀,追求美好生活的作用。

还有电影放映工程,当然从责任讲,2009年4、5月份湖北省文化厅责任转给广电局了。此前电影是为人民服务很重要的一项工具。包括配备流动电影放映车,组建农村电影院线搞电影放映队,按照区域推动的方式按照中央下达的任务,2010年实现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现在不到这个时间湖北省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市县就会实现这个目标了,也是很受群众欢迎的。

通过这样一些工程的实施,使基层的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方面。另外一方面,在城市建设标志性的文化工程,彰显城市的魅力,从2006年开始湖北省相继建设了武汉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湖北省艺术馆,是在全国都享有盛誉的文化建筑,体现了城市的风貌和文化的底蕴。

2008年10月动工投资6.4个亿,建设面积10万平方,占地100.5亩的湖北省图书馆,建成之后,将是中西部一流的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1千万册,坐席6千个,日均接待量达到1万人次。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湖北省图书馆一决定建设以后,周边的房价都上涨了,说明什么?建设一个很好的文化环境就近可以享受到一些文化服务,这是老百姓很需要的一个工作,也是大家的一个愿望。

我们现在感觉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非常的强烈,做文化工作的怎么通过工作更好为人民服务就是把文化也当作一种民生。文化厅提出一个文化民生的概念,在工作中自觉的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作为我们追求的一种目标。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机制创新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全国很多省都在提建设文化产业大省的战略,湖北省如何体现自己的特色?

杜建国:建设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在武汉视察工作也提到,通过文化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文化产业角度讲湖北是有非常好的文化底蕴和非常好的资源的。有人说文化产业就是文化资源的高效率使用,因为文化产业通过工业的方式来做一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些方面,湖北是有很好的潜力。

从文化厅联系公众的层面来讲,我感觉有以下一些是湖北有能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因素:

一个是湖北有好的科技基础。全国有多所重点高校在湖北,文化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同时也是科技密集型。文化产业和科技结合,会使文化产业如虎添翼,湖北有非常好的科技人才优势。

第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湖北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有几千年了,是有影响有地位的文化。同时这个文化在和中原文化融合的时候,又吸收了很多中原文化的精髓。这块热土可歌可泣,比如说革命战争年代,这个地方有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有教授县有将军县。历史文化资源很丰富,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资源。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省委省政府高度的重视,从文化厅来改,可以在某一个方面着力动漫产业。在这个方面,以上的因素就得到很集中的体现。省府省政府的领导高度重视和多次的批示,省长,副省长,书记,包括政协人大领导都进行了动漫产业调研,现在正在积极推动出台湖北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就是指导思想,目标,对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氛围,奖励这方面都有着具体方针,湖北的目标是别的省有的政策,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湖北是不是也可以有。希望通过在产业的先期,能够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来帮助这个产业的发展,而且这个产业在湖北来讲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整个动漫产业链湖北已经有了。你知道《知音》是很有影响的杂志,它已经跻身到动漫产业发展,办了一个杂志叫《知音漫客》,发行量非常大。湖北有70多家动漫产业的生产企业。还有一批围绕动漫产业生产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商,形成了很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只要政策扶持到位,企业经营和市场对接良好,那么就能营造一些好的氛围。我相信,湖北动漫产业可以异军突起。例如,江通动画有大量的原创作品。它被文化部,广电部、商务部都评为重点出口企业,也是国家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也是广电局的示范基地。加上湖北各方面的扶持,我们期待动漫产业能有大的发展。其他方面的产业发展宣传部以及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报业集团都有一些很具体的规划。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您提到动漫产业可能会异军突起,我了解湖北的文学,文学已经是异军突起了,在各种文学大奖中都摘走了桂冠,凸现了很多像方方、池莉这样知名的作家,湖北省文学突起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良好的土壤?

杜建国:湖北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现象,新世纪以来,湖北的文学持续的繁荣。从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之为报告文学第三座里程碑。姚雪埙历史文学《李自成》堪称历史文学创作的新时期的扛鼎之作,从那个时候开始湖北文学上一直是很繁荣的。有一个创作群体,如你刚才提到的方方,池莉,刘醒龙等等。这个群体一直在创作,现在又出现新的一些作家,包括网络作家。某种程度来讲,这是和历史传统,地域人文底蕴是有关系的。过去一些作家,张光年,胡风很多作家都是湖北出来的,新时期作家也有很多,现在成长了一些年轻作家。这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现象,在湖北工作我们也感到很自豪。因为湖北有一个很好的创作环境,这也是一个传统。

第二,在机制上进行创新,作协是实行了作家体制改革,签约式作家、项目式作家,就是作家体制很活,还有作协的翻译作家他们主动进行了作家体制改革,激发了创作的活力,解放了作家创作的生产力,给一些作家很好的帮助。改革是一个动力。

第三,各级领导、党委政府提供一个创作的环境,给他们激励,在湖北取得到一些创作的成就的时候,各个方面都给一些鼓励、支持和帮助,从经费上,生活方面都给了很多支持。

第四,湖北作家和评论家们有很好的良性的互动。常常作品出来的时候,评论家很早就介入了作品的评价,评价对作品的创作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讲湖北的文学作品很繁荣,评论家和作家的良性互动,我觉得是很好的模式。甚至也可以讲是一种经验。当然我还要讲到,湖北作家之间还是比较团结的,大家会在创作上进行交流,切磋、鼓励,帮助。有一个好的传统,能够持续的发展,是有它的原因的,这是一件很可喜的事情,值得很好的研究和总结。这是我的感觉,这个感觉我一直都有,可能工作的时候,接触比较多一些。湖北有一些专门的创作奖项尤其是现实题材的创作,会开一个研讨会。一个青年作家刚刚成长的时候,给一些辅助和培植,见苗浇水,让他在一个很宽容的创作环境。真正实现中央讲的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打造一个很和谐的创作环境。但是在这么和谐的环境中,我们还是注意引导,怎么使作家更好的关注现实生活,把创作和时代发展融合在一起,和人民群众追求新的生活,人们的创造、奋斗结合在一起。湖北的作品和现实题材靠的很紧,这也是湖北作家的特色,始终关注现实,同时也有一些历史性的创作。创作的门类比较丰富,题材比较广泛,我觉得是应该很好的总结。

猜你喜欢
楚文化湖北文化产业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浅析楚文化中的丝绸植物纹样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